关于东城区2019年度预算绩效管理有关情况的说明

日期:2020-10-30 16:25    来源:

字号:        

 

2019年,东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继续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出发点,紧紧围绕预算管理主要环节,加快“三全”体系的建立,通过部门整体评价、预算单位自评、绩效过程跟踪等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形式,不断扩大纳入绩效管理的资金规模,推动开展对我区地方债务和政府购买服务等项目的绩效评价,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加快实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步伐,努力开创预算绩效管理的新时代。2019年绩效评价资金规模超过140亿元。

一是积极构建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绩效评价工作从一般公共预算扩充到财政的“四本账”,2019年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重点项目进行了评价,将使用社保基金预算的唯一单位社保中心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评价,力争做到预算绩效管理无盲区。同时尝试开展了地方债资金1个项目——“西忠实里环境整治”项目的绩效评价,评价资金规模为5个亿。

二是继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全过程。首先,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要求各预算单位2019年部门预算入库项目均需编制绩效目标,并对追加项目提出根据绩效目标批复预算的总要求;其次,推进部门整体绩效跟踪,要求所有一级预算单位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跟踪,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纠偏;最后,加大评价力度和评价规模,评价工作中坚持以项目支出为基础,提升预算单位财务、业务、资产和政务运行状况的部门整体绩效观,以财政评价和绩效自评为切入点,以评促管。

三是不断加大绩效信息的公开力度。随政府决算公开财政绩效评价报告,选取了4个重点民生领域的财政评价报告予以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大部门预算中绩效目标公开的力度,200万以上重点项目(除涉密外)绩效目标随部门预算公开。此外,各预算部门随决算公开一并公开了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和自评报告。

四是加大部门自评突出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预算管理制度决定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性地位,为充分调动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突出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我们强调各单位编制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和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安排下一年度的预算。此外,2019年扩大了自评价规模,在原来10家医疗机构开展整体自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教委系统30家学校的整体自评,同时要求所有进入项目库的预算单位按照规定项目和金额开展项目自评,自评规模总额将达到106.66亿元。

五是合理调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构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特别是一般公共预算项目评价,多年来一直是推行绩效管理的开路先锋,为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2019,我们有重点的选择21个项目,加大了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平房区物业、垃圾分类等项目的评价力度,开展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的事后评价工作,项目支出评价资金规模约2.58亿元。严把评价会各个工作环节和工作质量,努力提高评价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用性,以促进预算单位管好项目,用好资金,深化绩效意识。

六是大力推进有特色、有重点的东城绩效评价工作。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发展,与市、区重点工作有机结合,2019年我区绩效评价对象突出三个“重”:重大项目、重要决策、重要部门。重大政策、投资和项目反映政府的施政方向,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具有跨部门、跨层次、跨年度的特点,需要以项目终身责任制为抓手,通过权责清单确保各主体的协同一致,通过立项、监控、评价和结果运用等环节加强全流程的绩效评价管理。2019年,开展了“厕所革命”、“学前教育”等规模4.94亿元的大额资金绩效评价,对“生活垃圾和粪便清运收费标准”开展了政策评价,尝试开展了对北新桥街道“‘疏整促’专项资金”等项目的绩效成本效益分析,为市、区重点工作把好绩效关。同时,将重点部门作为整体评价工作的对象,对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街道办事处等19家单位开展整体绩效评价,资金规模为23.3亿元。

2019年,东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区各预算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中央、市、区的要求,与我区人民群众的高度期望,还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财政资金保驾护航。

附:北京市东城区财政局对4个预算项目的绩效评价报告

2019年东城区戏剧发展资金

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路侧停车绩效评价报告

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绿化局2019年全区园林绿化裸露地生态治理工程

东城区道路集约化作业(含地下通道作业)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