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老年人群专门就诊通道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智能化服务与传统服务方式并行,着力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优化预约挂号工作流程。通过114平台、医院微信公众平台和自助机提供线上预约智能化服务方式的同时,提供电话预约、诊间预约、诊间转诊以及现场预约等方式,解决老年人无法通过智能化手段预约挂号的问题。优化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医院预检分诊提供绿色健康码扫码登记智能化服务的同时,建立“绿色无码通道”,以保证无法使用手机提供绿色健康码的老年患者能够完成预检分诊登记,进入医院就诊。优化老年患者档案建立和门诊挂号、预约取号、收费工作流程。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自助机等智能服务手段,提供建档、挂号和预约取号等服务;同时设立人工服务窗口,解决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提供老年患者优先服务。多途径提供患者检验、检查报告的查询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患者检验检查结果的医生工作站本地查询、微信公众平台线上查询和医院自助机线下打印服务,同时设立患者门诊咨询服务台,辅助患者进行检验检查报告结果的现场打印服务。提供志愿者服务,协助老年患者就医,使他们获得轻松、温情、贴心的就医服务体验。
(二)依托家庭医生签约,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积极引导辖区老年人签约并享受家庭医生服务,居民签约后,可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优化老年人预约就医、畅通老年人挂号渠道,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预约,提供预约区内二、三级医院号源、双向转诊、代开三级医院检验检查、代开三级医院处方等服务。同时还可获取东城区特色的远程健康监测(云医疗服务)、佳医东城微信服务等。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插胃管、尿管等出诊服务。
(三)开展北京市安宁疗护中心建设工作。组织落实安宁疗护人员师资培训,提升安宁疗护人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在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和示范基地的带动下,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加大生命观教育和安宁疗护服务宣传力度。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南院区)经市级专家组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和现场实地评估,被确定为北京市安宁疗护中心。
(四)开展北京市老年护理中心建设工作。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关于开展老年护理中心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东城区卫健委积极提高对老年护理工作的重视,加强工作统筹协同和资源布局,做好宣传动员,积极组织辖区内医疗机构申报,遴选出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参与意愿强的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中心建设。北京市隆福医院、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市级专家组评估,被确定为北京市老年护理中心。
(五)持续推动老年医养结合入户医疗服务项目。面向享受民政失能、困难及高龄补津贴政策的老年人,按需组织开展入户医疗服务,委属6家医院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协同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开展老年家庭健康指导、用药辅导,为签约老年人提供抽血、换药、更换胃管、尿管等医疗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入户医疗服务。2022年,全区入户评估服务达8786人次。区内享受民政家庭养老床位的签约老年人,医疗入户服务率100%。
(六)医疗资源延伸至养老驿站。在北京市率先建成两家开通医保的特色养老驿站,通过二级医院在养老驿站增址,打造“一中一西、一南一北”即白桥和新中街两个精品特色养老驿站,白桥驿站与普仁医院对接,新中街驿站与鼓楼中医院对接,实现医保实时结算,为辖区老人提供便捷优质可及的康复、慢病管理等服务,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健康港湾。
(七)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和复评。在全市率先完成辖区公立医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全覆盖,积极引导民营机构参与建设,多次组织召开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推进和培训会,各参建医疗机构以此为契机,积极改善为老医疗服务,普及老年友善文化、优化老年友善管理,完善友善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绿色通道,为辖区老年患者营造了安全、友善、适宜的就医环境。
(八)与民政部门建立医养结合服务会商机制。东城区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指导中心(卫健委)与东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民政局)建立了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医养结合服务会商工作机制,与东城户籍托底、扶助老年人的入户医疗服务相结合,强化了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衔接,确保了东城区54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100%对接。在社区养老驿站为老人开展免费讲座,进行健康指导,开展慢性病的咨询、常见病的护理、用药指导、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临终护理等健康指导等。定期对健康体检的结果提供医疗咨询、用药指导等技术支持。
(九)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对接机制。根据北京市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专班部署安排,按照就近原则,全区18家养老机构与辖区6家委属医院建立“一对一”机制,开通医疗保障绿色通道。各医疗机构成立工作专班,组建医护团队,建立每日督导机制。做好重点人员的摸排,专业培训养老机构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指导,提供慢性病讲座和健康咨询服务。为机构内老年人做好上门巡诊和健康评估、健康监测,根据老人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急诊门诊服务、入院治疗、用药指导等服务,确保机构内老人能够及时获得救治。
(十)推进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工作。根据北京市卫健委下发的《关于推进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做好辖区医养结合机构遴选申报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确保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东城区汇晨老年公寓(北京市隆福医院嵌入式)和银杏舍养老服务中心被推荐为北京市首批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机构,促使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也可获得远程诊疗指导、在线复诊等医疗服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医院同质化的护理服务,提升了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3年5月24日
主要领导签发:曾文军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曾敏 64078758
委员意见:非常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