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引号]1101010020/2022-2950059254
  2. [主题分类] 教育培训
  3. [发文机构] 东城区教委办公室
  4. [联合发文单位]
  5. [实施日期] 2022-03-01
  6. [成文日期] 2022-03-01
  7. [发文字号] 东教发〔2022〕3号
  8. [废止日期]
  9. [发布日期] 2022-03-01
  10. [有效性] 有效

东城区“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东教发〔20223

东城区“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东城区在国务院批复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新的起点上,在“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发展目标统领下,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又一个五年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也是实施东城区教育大会举措、举全区之力推进东城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五年发展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编制背景

   

东城区教育文化源远流长,以国子监为代表的国学文化,以孔庙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都在东城有表现。区域内百年老校众多,在全市三次认定的71所百年老校中,东城区占近1/3。至今已700多年历史的孔庙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引领者;新文化运动发源地的北大红楼,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启蒙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公办学校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建立的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是北京市学前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新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型社区——和平里,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例;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风向标,具有里程碑意义;2014年,东城区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率先实行“学区制”,成为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领跑者。绵延不断的教育文化,底蕴深厚的教育品格,孕育了东城区一大批享有盛誉、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党爱国、理想坚定、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    

(一)“十三五”时期东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东城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设“理念偕时、动力持续、治理和谐、优质普惠、开放有序”的东城教育新生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是携手组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突破。自2014年起,东城区先后制定“深度联盟、新九年一贯制、优质教育资源带、教育集团”的管理办法,编写工作经验集,形成了东城模式。45对深度联盟、13所新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建设、8条优质教育资源带、7个教育集团,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2017年,在北京市教育扩优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2018年,承办北京市教育集团化办学东城现场会,“优质跃动·悦享均衡”的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全市产生深远影响。近五年来,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均通过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达标验收,优质均衡程度居全市领先地位,基本满足了老百姓对优质品牌学校的入学需求,有效破解了择校难题;高中多样化建设成效显著,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二是学区建设,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的新突破。建立由基于改变学校面貌转向提升办学品质的保障机制,由重点项目驱动式的保障向均等化、标准化、常态化保障转变。通过资源调整和重组,形成符合区域实际的、规模适度的结构和布局。成立8个学区工作委员会,下设学区党建工作组、学区管理委员会、学区学术委员会、学区评价委员会和学区办公室,每个学区均配备法律顾问、心理顾问、卫生监督巡视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分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切实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学区制教育治理新结构。2017年,率先在全市召开学区制工作大会,多次在全国、北京市做经验介绍,接受教育部2018年度教育改革重点督察,东城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模式得到广泛赞誉。    

三是贯通培养,实现“学院制”育人体系建设的新突破。稳步推进青少年教育学院建设(1个青少年教育学院总院、7个专业学院、8个学区分院、x个校级学科基地),联合区域资源研发的368门“学院制”课程,覆盖100%小学、98%中学,服务学生36万余人次。在积极探索贯通学段,破除人为割裂的育人模式的同时,实现从“计较分”到“在意人”的转变。《创新机制探索“学院制”课程供给模式》获得了2018年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被认为是从“以学生为本”真正发展到“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    

四是区管校聘,实现教育人才培养使用模式的新突破。坚持通过跨校轮岗交流促进“教育智慧”共享,合理配置区域人力资源,实现目标导向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2014年率先实施区域干部教师轮岗交流新模式探索;2015年被评为全国区管校聘示范区,至今优秀干部教师跨校轮岗交流人数已突破20000人次。构建培养东城教育优秀人才、集聚基础教育实践经验的“四名工程”。在原有五期共144个“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新建“名教研员工作站”和“名学科基地”,将“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纳入“名教师工作室”管理体系;自2012年开展“杰出校长(书记)”“杰出教师”等称号评选,历经五届,产生“杰出校长(书记)”20名,“杰出教师”26名。首次入轨推行校长职级制,6人被评为特级校长,53人被评为高级校长,70人被评为中级校长,1人被认定为初级校长。坚持“压茬”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干部梯队,2014年以来共调整干部333人次,有效促进了干部交流轮岗。坚持分层分类培养干部,启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实施青年成长营培养计划,首次拟培养青年人才800余人。    

五是统筹协同,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同育人发展的新突破。在“可持续发展·2050”理念的引领下,立足教育本质,持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全区中小学“一校一章”和“依法治校创建”工作。完成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增加学位1.1万余个。注重发展素质教育,聚焦育人质量,提出“教育+”理念,启动并圆满完成“健康·成长2020”工程,学生整体视力不良检出率实现连续四年下降,整体下降7.25个百分点,体质健康抽测小学组名列北京市第一,肥胖检出率整体下降1.17个百分点。启动“文化·传承2030”工程,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在全国首次编制出台《汉字书写标准》,2个单位获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9年5月,东城区成为教育部首批8个全国教育智慧示范区之一;2019年12月,召开“北京市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暨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协同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2020年9月,承办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第二次工作会。在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下,把新媒体新技术作为东城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有效手段,以大数据为驱动,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生态,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布局教育未来,全面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东城教育现代化,形成具有北京特色、引领示范、健康发展的市区联动、共建共享智慧教育现代化生态。启动“家校社·共育2035”工程,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上更进一步,形成扎实有效的育人合力;全方位搭建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不断深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精品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品牌项目,提升东城教育国际化水平。    

六是党建引领,实现基层党建创新的新突破。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党建”工作格局日趋完善。成立东城区教育系统“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东城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东城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深化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制定《东城区教育系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创新发展“四个一”党建工作模式,党建工作效能全面提升。一是强队伍:通过一长多校、轮岗交流、重点提拔等方式,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加强“双培养”工作力度,骨干教师中的党员比例提升至75%。二是树品牌:创设名书记工作室,开展教育系统党建示范点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举办东城区教育系统“身边党员榜样”评选,打造东城区教育系统“信仰·榜样·传承”主题党日品牌。三是创机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三巡”机制、“学区党建工作组”机制、系统内部“纪检组长派驻”机制、强化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全员述职机制等。四是课题带:借助本系统科研引领的学术研究氛围优势,以市级重点科研课题为带动,有效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区委教育工委获评中宣部颁发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自2017年起连续四年被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评为“五好党工委”。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党政同责、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区防控要求,科学应对疫情引发的教育新问题,因势借势探索非常态下的教育治理方式,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教育教学不落空、党建引领凝人心、舆论宣传赋正能,形成非常时期进行“非常治理”的区域教育治理新范式。区委教育工委在北京市抗击疫情工作表彰会上成为唯一一家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双先进”的基层单位。    

“十三五”时期,东城区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摆在工作首位,努力解决好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为社会提供优质、均等、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教育综合改革成果让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先后获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北京市教育先进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试验区、教育部首批教师队伍建设“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全国“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单位、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    

(二)当前东城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首都功能核心区教育职能面临新挑战    

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带来教育类型和结构层次的变化,行政副中心建立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十四五”时期东城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人口疏解的“流出”及对疏解地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给区域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责职能,特别是优秀师资队伍的输出以及异地办学管理等带来新的挑战;区域内部教育资源特别是软实力与城市功能定位,与核心区相匹配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举全区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体制机制的建设和社会氛围的营造还不完善;纵横贯通的人才立交桥及配套实施机制尚未建立。    

2.“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面临新挑战    

从当前教育发展来看,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更多表现为对优质、公平、多元教育需求,东城区教育领域的部分指标目前还落后于教育发达地区,教育优势的持续性不强,齐而不尖、优而不先,教育品牌发展不均衡问题还很突出;教育优秀人才、领军人物的规模、结构和综合素养上,与新时代东城教育发展的需要还不完全适应。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加大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力度,使东城教育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继续居于“领跑”地位,为北京乃至全国教育带来新的教育创新点,任重道远。    

(三)未来东城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使命    

“十四五”时期,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2035)》,东城的发展与首都北京的发展、党和国家赋予的教育使命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首都核心区的教育,关注度高、政治敏感度高、社会期望值高、引领示范性强,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全市、全国的目光,都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未来五年是东城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教育系统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紧紧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更新改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民生改善、文化强区”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东城品格、首都标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使教育成为首都政治中心的坚强保障,首都文化中心重要的具体体现,世界城市窗口展示的鲜明亮点,成为现代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典型示范。    

——东城品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核心区特殊使命的政治要求;以勇立潮头、敢创一流的精神气质,彰显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的底蕴,创新发展东城教育的文化格局。    

——首都标准:高政治标准、高质量标准、高首创标准,办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成为引领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首善之区。    

——中国特色: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世界水平:大力提升教育质量、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全面构建开放型的东城教育现代化格局,让东城教育走向世界。    

二、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落实全国、全市和东城区教育大会各项举措。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以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新时代东城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基本理念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坚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更加注重面向人人、终身学习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增强教育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实现更高水平、更广领域的教育普及与公平。    

——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知行合一    

遵循学生的发展差异和成长规律,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探究、合作、深度学习,发挥社会场所、资源、实践活动对育人的作用,关注师生生命发展。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共建共享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治,深化城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紧密结合,在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中发挥教育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作用。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突出教育发展的政治自觉,彰显东城教育的人民立场和政治属性;发挥教育在世界一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中的“平衡器”和“稳定器”作用。    

——坚持优先发展    

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在经费、人事编制上保证教育高水平发展;发挥教育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作用,吸引区域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    

——坚持优质均衡    

进一步均衡优质资源的配给,以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从基本均衡到特色均衡、从资源均衡到质量均衡、从结构均衡到内涵均衡转变。    

——坚持开放创新    

进一步发挥首都功能核心区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两翼”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注重开放、辐射、合作,提升东城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积极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增强教育活力。    

——坚持统筹协调    

贯彻“举全区之力”办教育的东城区教育大会精神,建立区域内统筹发展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合理配置区域内外教育资源,促进区内各级各类教育的和谐发展。    

——坚持依法治教    

进一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四)战略目标    

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高标准实施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举全区之力,办好具有“东城品格、首都标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首都功能核心区教育。在促进首都和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在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中、在首都教育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重要的作用。    

——教育供给持续优化。加强全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学段学位供需研究,充分考虑、科学研判城市发展、人口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招生入学政策,分学段、分学区进行学位合理配置,满足人民群众的入学需求。    

——优质均衡高位提升。基于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新模式探索,构建普惠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结构布局。加强对各类型幼儿园的分类分层指导,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开展基础教育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促进学校内部优质均衡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的社会满意度。    

——人力资源高效集聚。加强干部教师队伍整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干部依法治校、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个人素养与发展工作机制。教育人才梯队更加合理,培养使用教育体系更加优化,教育工作者地位待遇不断提高。    

——智慧教育导向引领。开展未来学校探索,兴建智慧校园学校,建设人工智能专业教室,实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智能管理、教育评价、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作用,突出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功能地位,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与文化环境。    

——城教融合多元发展。突出城教融合理念,建设多元化教育服务平台,打造特色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化水平全面提升,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终身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格局。    

——教育治理体系完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构建多主体参与的教育治理结构。学校依章办学,学校内部督导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明显改进。教育督导专业性、权威性明显增强,逐步建立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影响力与日俱增。拓展教育国际视野,寻求合作机遇。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育交流方式,深化友好校交流、境外学习实践活动。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区域优质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对外合作交流管理与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教育国际化研究成效显著,教育国际化水平与国际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教育效能精准到位。注重教育投入的可持续,在教育投入结构上向“补齐短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适当倾斜,不断缩小校际间教育投入不均衡差距。进一步促进教育投入使用的精准、精细程度,提升教育投入的使用效能。    

三、重点任务    

(一)聚焦教育现代化2035,构建“东城品格”教育新格局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多层次、全方位”的基层党建工作运行体系和工作格局。建立规范“区域、学区、学校”三级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严把“选拔、任用、教育、管理”标准,努力培养一支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相适应、与东城地位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为教育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2.立足首都文化中心区,打造区域教育文化高地    

尊重每所学校的历史文脉,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凝练提升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重视学校人文历史的保护和传承,以教育教学改革为载体,以特色主题活动开展为动力,深入探究教育文化的内涵;加强教育创意文化建设与教育历史文化的融合拓展,建设东城区教育文化资源库;用教育改革的成果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用区域文化功能建设促进教育文化创新与创造能力的提升,促进教育文化与社会建设互为借鉴,互为支撑,互为引领。    

3.注重改革实践创新,构建东城教育现代化新体系    

深化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学院制育人机制,探索优质资源的规范输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准入与使用的标准与流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容量,为东城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体系,保持“教育高原”群体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七有”“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巩固深化现有教育优势的基础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彰显优质教育的新品牌、新特色、新亮点,高起点、高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上,使区域教育发展更充分、更合理、更高效、更灵活、更多样。    

4.落实国家“双减”部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精神,持续压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提供多元服务供给。落实校外“治乱、减负、防风险”、实现校内“改革、发展、促提升”的总体目标。严格限制机构数量、限制培训时间、限制收费价格;严管内容行为、严禁随意资本化、严控广告宣传;切实落实校内主责,着力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切实管好教育教学秩序、管好考试评价、管住教师违规补课。整体规划、多措并举,盘活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程师资等多种资源,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综合质量。加强督导评价,固化治理成效,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5.坚持教科研为先导,打造优质教育品牌高地    

充分发挥教育学术机构的作用,统筹规划,课题引领,积极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加强区、校两级研修体系建设,建立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科)研工作机制,构建教研员、高校专家、科研人员、骨干校长、优秀教师等多种力量介入的研修共同体;实施区域统筹的科研课题引领带动研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研模式改革;严格教(科)研人员准入制度,完善人员遴选配备办法,畅通教(科)研人员流动渠道,增强教(科)研人员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行政的五个意识。发挥研修部门人才高地、改革高地、创新高地、质量高地的作用,促进研修员专业发展。保持定力,保护传承,激发活力,实现区域教育全面优质品牌化。    

6.加强开放协同,举全区之力办好教育    

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坚持“校校不同、校校精彩”的发展思路,明晰每一所学校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目标与空间。通过育特色、造品牌、促发展等举措,为每一所学校赋能。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体系,解放和激发内在活力,增强教育发展动力,系统推进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育人方式、保障机制改革。依托地域优势,统筹各方资源为教育服务,激发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情,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等方面,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形成举全区之力为教育办实事的协同机制,形成举全区之力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政治生态、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东城区德育工作新提升    

1.打牢红色主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利用东城区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讲坛、红色网络、红色故事、红色榜样作用,依托两个百年交汇点的历史契机,利用红色基地开设思政课堂,挖掘《东城区红色文化教育地图》的引领作用,寻觅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引导中小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激发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精神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强化立德树人实效    

立足东城区位优势,整体优化全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目标、内容、方法、队伍、评价体系,完善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建立德育要素融通一体、学段衔接一体、家校社协同一体的东城德育工作新格局,加强组织保障、师资保障、课程保障、网络保障、科研保障、经费保障,确保东城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有效实施。    

3.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构筑劳动育人立体场域    

按照劳动教育重实践的工作理念,推动全国劳动教育示范区建设,拓展区、校两级劳动教育基地建设,搭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锻炼学生动手劳动能力、动脑创新能力,开展校内外志愿服务劳动实践活动,制定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培养学生主动劳动意识,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评价研究,推动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理念,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学生打造终身劳动的基础和底蕴。    

4.落实家校社共育理念,形成合力育人氛围    

积极推进“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探索,不断深化“1+8+X”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打造千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队伍,拓展协同育人宣传平台和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构建政府推动、专业带动、多方联动、评价促动的“四轮驱动”协同育人体系,提升全区家庭教育水平。    

(三)优化布局注重内涵,全面普及普惠优质学前教育    

1.合理规划布局,大力发展优质普惠幼儿园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区域发展趋势,对于学位不足的部分地区,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学前学位供给,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推进各类型幼儿园的建设。    

2.加强管理指导,整体提升办园质量    

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学前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实施保育与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确保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强化对各类园的管理与指导,促进其规范科学办园。    

(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注重精准研判,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加强政府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教育布局间关系的力度,推进公共服务用地优先保障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加强核心区教育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校园更新改造,提升教育资源空间品质。合理规划设计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融通使用的路径,多措并举保障学位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    

2.深化创新实践,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加强“学区制”“学院制”建设,进一步发展“深度联盟—九年一贯制—优质资源带—教育集团”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形态,统筹整合,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着力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规则,严格规范入学程序,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变化动态监测机制,积极推进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巩固改革成果。提高就近入学率,满足适龄儿童少年方便、就近、公平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3.全面聚焦“双减”,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落实落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要求,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围绕“双减”,落实“双升”,站好“双岗”,促进“双增”,切实增强素质教育成效。    

4.坚持五育并举,践行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学习。创造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基于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深化评价改革研究,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推动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立体和多元,构建个性化的综合评价体系。    

(五)创新育人模式,推进高中阶段优质多样化发展    

1.彰显办学特色,持续推动全面优质均衡发展    

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方式基本确立,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质量水平上乘、辐射带动力强的高品质学校。到2025年,全区85%左右的普通高中成为特色学校,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教育生态全面形成。    

2.促进内涵发展,推进高中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传承学校优良传统,注重创新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扎实推进市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建设,深化名学科基地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及学科品牌影响力。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持续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强化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完善选科走班教学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3.推进分类发展,形成高品质多样化高中发展新格局    

坚持“一校一案”,分类支持各高中学校以课程为核心,立足自身传统、历史积淀、办学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一体化培养、协同培养、特色培育等途径开展特色创建,形成全区普通高中活力迸发、百花齐放、全面提升质量的发展格局。    

4.创新育人模式,探索长链条一体化协同培养新途径    

支持集团化学校、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等一批有基础的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打通初高中课程体系,突破学段界限,实现一体化培养。深入推进高校战略合作工程,探索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和长链条人才培养模式,贯通培养渠道。    

5.加强职普融通,促进职业高中优质特色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岗课赛证”育人机制。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实施职业启蒙教育,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特色职教品牌。    

(六)满足多元学习需求,建设融通便捷教育服务体系    

1.加强制度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持续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落实民办学校党的基层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并实施监督等举措。坚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公益性,构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参与的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指导学校依法规范办学。建立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利用信用信息公示等管理手段,形成政府管理、自我规范、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日常监管机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统筹教育资源,促进区域课(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质量提升,以科研带动教研,规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培养教师综合能力,开拓教师育人视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推进课外优质品牌项目建设,切实发挥课外项目育人、实践育人特色,促进区域课内外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在育人上的有机衔接,发挥好校外教育在促进学生美育、科技、体育等方面的作用。利用东城职业教育的转型优势,发挥职业教育在学生劳动教育、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统筹好各类教育与社会资源,形成促进学生“五育并举”优质资源网。    

3.深化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团结教育质量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持续推进区域品牌特色活动——“东城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周”,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内涵发展。    

4.加强特殊教育,满足特殊群体教育需求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特殊教育,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供给,推进特教学校达标工作,深入发展融合教育,加强自闭症基地和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课程资源建设,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实现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在公平、包容、尊重的环境中接受适宜而有质量的教育。    

5.推进专门教育,助力特需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按照“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机”的原则,不断健全专门教育体系,完善专门教育机制,明确专门学校定位。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联合区政法委、公安、司法行政、妇联等单位主管领导以及相关法律、心理专家、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成立东城区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专门学校针对未成人身心发展特点,完善专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未成年人罪错行为预防矫治机制,优化特需生评估标准和转送程序。定期对专门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和督导。立足转化、强化矫治、依法实施、保障合法,促进专门教育规范化发展。    

6.打造学习型强区,构建区域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依托统筹原有中小学校、校外教育单位、市民学校等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覆盖东城区全区的终身学习网络。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学习需求。建设面向全员的终身教育服务及学习平台,实现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相互之间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互融通,满足多元学习需求,为每一个有学习需求的人提供教育服务,推进东城区学习型强区的建设。依托东城区教育智慧示范区的建设,借助东城教育“数据大脑”,开展东城区终身教育个体学习行为大数据研究,提供多样化、精准化、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增强终身教育的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优化东城区全体成员终身学习的路径和进程。    

(七)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    

1.加强政治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构建中小幼一体化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高度重视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强化教师的法治、纪律和诚信教育,持续开展优秀教师选树宣传;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严格招聘引进、把好教师队伍入口,严格考核评价、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严格师德督导、建立多元监督体系,严格违规惩处、治理师德突出问题。    

2.加大培养力度,提升干部教师综合素质能力    

遵循教育规律和干部教师成长发展规律,聚焦需求,分层精准培养,持续提升干部教师政治素养、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开展新任教师培训,以“区教研员指导、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引领、校本教研、新任教师自我研修”四级联动培训体系,帮助新任教师站稳讲台、迅速成长;做精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深化与高校干部教师专业培训项目的合作,助力区级骨干拓宽学科视野、提升课程领导力;做深全员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教师培训学科研修课程,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加强“四名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造就学科专业水平高、学科优势突出的教师团队,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3.创新工作机制,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教师评价导向,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工作中,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切实扭转单纯以升学率和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倾向,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创新绩效考核管理,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创新奖励激励机制,完善教育综合改革奖励激励办法,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激励,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创设良好从教环境。创新编制管理方式,优化教育系统内部编制资源配置,盘活编制存量,挖掘内部潜力,合理调配使用编制,加强考核评估,提升编制使用效益。    

4.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优秀校长教师不断涌现新局面    

推动实施学校“双强型”干部培塑工程,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质量提升计划,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行优良、业务精通、锐意进取的干部队伍,实现优势互补、梯次配备、结构合理。优化优秀教师梯队建设,拓展新教师来源,健全优秀教师、特色教师引入机制,吸收更多高层次人才进入本区普通学校教师队伍任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关注教育科研,发挥专业支撑引领作用    

严格教科研人员准入制度,完善人员遴选配备办法,畅通教科研人员流动渠道,增进教科研人员“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的四个服务意识。加强区、校两级研修体系建设,建立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科研工作机制,构建教研员、高校专家、科研人员、骨干校长、优秀教师等多种力量介入的研修共同体;区域统筹的科研课题引领带动研究,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科研模式改革;发挥研修部门学术高地、研究高地、人才高地、战略高地的作用,促进研修员专业发展。    

(八)完善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智慧教育引领系统变革    

1.统筹数据信息,深入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    

深入推进区域“1+7+N”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建立1个东城区“数据大脑”;建成七项示范工程,为区域及各学校提供教学、资源、评价与管理等一体化、智能化的服务;打造N所未来学校。构建区域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以“数据驱动教与学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开放平台为载体,深入推进管理大数据、教学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创新互联网+基础教育的教与学体系,推进双师课堂、融合课堂,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形式,满足线上线下全方位教育场景使用。打造“互联网+”形态下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智慧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普及人工智能课程、开展创新展示活动,落实信息素养培养目标。    

2.拓展工作思路,加快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完善东城教育“1314”智能教育治理体系,建立一个“汇管用评”大数据新平台,打造“智能”服务新管理、统筹共治“双减”新机制、“数据”驱动新评价三个创新应用场景,构建一批“未来学校”示范基地;探索“理论指导、教师素养、评价改革、安全规范”四个保障体系创新,探索智能教育治理的经验规律和理论体系,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育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创新,研究智能对教育模式、教育对象等的影响,总结形成智能教育工作方案,完善适应智能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东城教育迈向智能治理新阶段。推进教育公平,形成智能教育治理的示范和样板,助力国家治理智能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九)拓宽开放格局,打造高水平教育国际化强区    

1.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国际化发展研究    

健全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管理、指导、服务、评估长效机制。通过课题研究、举办研讨会、国际论坛等形式,开展教育国际化发展理论、政策、实践和过程性研究;构建区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东城国际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    

2.拓展开放格局,打造国际化特色品牌    

大力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元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友好校、港澳姊妹校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学习实践活动等,进一步拓展与“一带一路”及周边国家的交流渠道。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境内外国际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探索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课程的有机融合,强化IB国际文凭课程、AP课程、小语种等课程的研究和统筹管理,打造具有东城品格、首都标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对外交流活动及国际教育课程品牌项目。    

3.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    

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国际竞争力、立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国际化人才。注重外事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具有国际素养、专业水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符合新时代党的教育外事工作要求的高素质外事工作团队。    

4.立足国家战略,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坚持首善标准,丰富东城国际资源建设,服务国家外交、服务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区建设,提升“四个服务”水平,为“两区”建设做好教育国际化服务保障。    

5.加强互联互通,构建“互联网+”国内外教育资源平台    

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服务体系,挖掘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功能,构建东城国内外教育资源平台,突破地域局限,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扩大东城教育对外开放,提升东城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跨区域合作。    

(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1.加强职能监督,注重教育治理体系顶层设计    

严格执行教育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要求,有效发挥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保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以完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为总体思路,以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法治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职能力、创新管理方式。    

2.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现代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加强中小学校法律风险防控和法律专业保障,持续推进区域联动,提高干部教师法治专业化;严格执行依法治校建设指标体系、考核标准,将依法治校成效列入综合评估考核内容;创新监督评价机制,实行学校依法治校年度报告制度;引入社会力量监督依法治校实际效果,不断完善学校监管机制。    

3.优化督导队伍,积极开展教育全域督导评价    

完善挂牌督导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的责任督学队伍,进一步强化督导结果的使用。探索建立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开展实施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东城区教育系统综合评价等评价工作,完善监测评价结果应用体系。    

4.坚持安全第一,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深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技防和设施配备;进行扎实到位的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创设安全健康的活动环境;持续推进“一校一策”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学校周边治安、交通综合治理,扎实开展教育系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隐患排查制,有效防范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切实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提升自防自救能力。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持续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将学校安全管理岗位设置纳入管理岗位系列,在学校绩效工资中向安全管理岗位倾斜。    

5.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社会参与营造法治环境    

落实“八五”普法实施意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与司法机关的沟通协作,推进青少年法治学院建设,联动政府相关部门,整合法治教育社会资源,不断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加强教育法律人才培养,提升干部教师学生法律素养,营造民主、和谐、公正、法治的校园环境。    

四、具体举措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成为坚持党领导的坚强阵地    

1.坚持政治引领,把牢办学方向    

坚定不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确保核心区教育领域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2.加强思政教育,落实根本任务    

突出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统一。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贯穿各类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联动高校构建长效交流合作机制,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内涵发展。抓牢意识形态工作,对照《东城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坚决守好“责任田”。    

3.夯实基础党建,提升基层组织力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优化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落实“支部建在连上”要求,将党支部建立在教育教学一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坚持强功能、抓基本、重创新,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有队伍、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有保障的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基层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支部成为凝聚发展的动力源,让党员成为教育改革的先锋,为建设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4.推进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充分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把准改革工作总体安排和节奏,推动改革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成熟一个、改革一个。在深入总结试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健全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提升教职工信仰,增强教职工政治认同和教书育人责任感,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立足育人实效,探索育人路径,创新学校党组织领导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形势,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把握德育正确方向,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5.加强统战工作,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落实区委基层统战工作意见,发挥教育系统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做好涉港澳台教育工作,加强教育系统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聚焦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着力构建党团队一体化政治培养的全链条,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扎实推进新时代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发挥特色优势,形成区级示范引领和特色带动,学校延伸创新的共青团、少先队实践活动体系。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以东城区总工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召开教育工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为契机,谋划未来五年教育系统工会发展蓝图。围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职工(代表)大会程序,夯实教代会内容,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履行工会维护职能,关心关爱职工会员。针对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探索工会工作学区制管理模式。    

6.坚持党管人才,全面提升队伍质量    

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东城品格、首都标准”,分层次做好领军人才、重点人才和基础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推动基础教育人才高地建设。结合东城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和成就人才,持续提升人才使用成效。务实推进人才评价改革,坚决破除“五唯”,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体系。    

(二)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推动东城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注重提质增效,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推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探索“双师”课堂,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发挥优秀师资、课程的辐射作用。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夯实作业管理,促进减负增效。    

2.注重丰富供给,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针对家长和学生需求,重点放在分层分类学科指导、学生培优补弱及作业辅导,同时兼顾体育、艺术等综合素质类课程,服务内容灵活多样。加大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力度,提升家长对课后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3.注重严格监管,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体布局,控制总体规模,匹配区域需求。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严格监管,严格限制机构数量、限制培训时间、限制收费价格;严管内容行为、严禁随意资本化、严控广告宣传。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规范、课程教材、师资队伍、收费管理等实行备案制,做好常态化监管。强化执法检查,严格查处非法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4.注重工作合力,强化督导检查和宣传引导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完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和舆论宣传引导,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高度关注防范风险、维护稳定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推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1.打造“数据大脑”,推进优质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积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融合应用,构建开放协同、精准感知、可选择、可持续的智慧教育生态。以智慧教育创新驱动优质教育,探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新模式。加快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健全多元化多层次的智慧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助力教育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2.更新数据平台,提升数据价值和工作效率    

根据东城区“双升”计划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指标,全面梳理整合教育工作数据;创新设计智能采集数据模式,实现增量数据多场景、多模式、自动化汇聚。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建立规范化、业务化的数据产品加工流程,将各应用系统数据共享纳入各部门业务工作体系。    

3.提高决策水平,创新智能教育治理新场景    

推进智能服务管理新场景,实现办公流程智能化,行政管理智能化,教师减负智能化,学位预测和教育资源供给智能化,体质健康分析决策智能化。统筹共治“双减”新场景,打造“云端”学科类培训治理,构建名师团队支持下的双师课堂和线上线下互联的融合课堂,实施分层作业和个性化学习诊断, 创新精准配置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开展数据驱动教育评价新场景,探索基于“加工能力”的教学质量增值评价,强化“伴随式”多维度过程评价,建立基于学生能力、知识、情感等综合水平的智能决策系统的途径。    

4.坚持试点先行,推进智慧教育“未来学校”建设    

建设10所智慧校园集团校、联盟校,引导学校创新智能时代办学条件,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孪生新校园,试点5G网络、物联感知在重点活动场所的全覆盖,构建形成泛在互联的下一代学习环境。    

5.加强理论研究,构建智能教育治理保障新体系    

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行动,推进教师素养提升;以新优质教育和高质量发展为重要评价维度,创新评价改革体系建立;加强与专业技术机构的合作,强化安全规范体系建设。    

(四)实施“健康·提升2025”工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强化学校工作,构建全方位体育育人环境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升体育育人水平。聚焦“教会、勤练、常赛”,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提质增效;落实“双减”工作,丰富学校体育供给;鼓励学生天天跑、天天跳、天天练,推进体育家庭作业、线上体育展示活动等;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区、校两级阳光体育赛事,形成班班有赛、人人参与的良好体育氛围;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共享体育场地设施或引入社会体育组织,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    

2.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体质健康管理精准度    

建设学生健康管理平台和学生电子健康档案,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抓手,结合学生体检数据,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水平和健康预警、干预能力。做好区级统测和市级监测,坚持每年全区学校监测数据情况通报、约谈和奖励制度;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引体向上和心肺耐力素质等短板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身体素质。    

3.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养    

以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和健康促进幼儿园为抓手,探索构建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借助“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优势,加强中小学生学生视力健康监测,通过近视防控特色学校评选,带动全区学校近视防控工作扎实开展。以近视防控工作为引领,深入推进学生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健康素养。    

4.关注特殊需求,培育学生阳光心理    

加强新生入学心理体检测评工作,推动建立“一生一册”心理成长档案;利用心理教育平台的预警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环节的有效联动;利用市级各类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及区级“一网四线”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满足学生的咨询与求助需求;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指导作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服务的受众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加大对特需学生的关怀力度,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理能力,发挥学生援助中心作用,探索建立医教绿色通道,将有严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危机的个案学生转介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避免和减少极端行为的发生。    

5.增强服务实效,创设家校社医协同发展教育机制    

进一步增强家校共育的范围及深度,按照要求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教研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指导家长科学关注、呵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识别应对子女心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提供方式,通过“校社合作”引入优质的社会工作服务或心理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五)推进“文化·传承2030”工程,建设教育文化强区    

1.坚持“以文化人”,注重“以美育人”实效    

围绕文化强区战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师生的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以书法、戏剧、革命历史文化等教育为抓手,积极开展美育课题研究,努力建立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美育工作体系、美育网络和实践活动平台。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继承中华优秀文化血脉和红色基因,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国底气。    

2.坚持“崇文争先”,加强文化东城建设    

以“文化东城”为引领,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持续推进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全面开齐开足开好美育课程,加强各学段美育教材一体化建设,建立看、进、演、赛相结合的、常态化学生全员参与的美育实践机制,面向人人建立班级、年级、校级、区级四级美育实践活动体系。以特色团队发展为点,以综合素质提升为面,点面结合,拓宽美育活动渠道,推动研学进校园,开展以艺术节为抓手的各类普及性艺术展示活动,充分利用优质丰富的课(校)外教育资源,服务“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3.坚持项目带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渠道,构建科技教育育人体系,在科技资源、科技师资、科技活动、科技项目上下功夫,形成全学段、多层次的科普教育网络。以科技节为抓手,以特色活动为引领,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精神、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发挥金鹏科技团、星光科技团、市区级科技示范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提升东城科技教育影响力。注重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探索协同育人模式,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搭建高端学习平台,培育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后备力量。    

4.坚持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服务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办学条件标准》,探索助力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管理机制,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丰富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拓展渠道,强化保障,推进校外教育职能转换,围绕“双减”站好课外、校外“双岗”,做好“双服务”,促进区域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立足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持续推进校外优质项目体系化建设,切实发挥校外项目育人、实践育人优势,形成校外特色品牌项目。突出校外教科研体系特点,进一步健全校外教科研工作机制和“3+2+N”教研运行体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以教研带动科研,促进校外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双提升”。    

(六)深化“家校社·共育2035”工程,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1.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制    

按照《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协调社会力量,依托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及东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多方支持,实现多部门联动,建立起区、学区和学校三方合力的家庭教育保障机制。    

2.开展学习交流,搭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    

健全区域家庭教育网络化平台,开发特色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持续推进家校共育咨询室建设,积极发挥家庭教育顾问进学区、进学校指导作用。开展特色家庭教育实践交流和研讨活动,扩大家庭教育服务受众群体,提升家庭教育影响力。    

3.注重工作实效,推动家校社共育系列研究    

围绕“双减”、课后服务等重点工作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积极推动家校社共育研究,借助调研宣讲“双减”政策,了解家长对课后服务等工作的需求,提升家校协同程度,助力家校同向同行。    

4.丰富工作案例,打造家校社共育特色品牌    

以家校共育学区行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家校共育展示交流,挖掘优秀家校共育经验,树立先进家校共育典型,打造特色家校共育品牌,形成校、区两个层面的家校社共育成果。    

5.加强资源建设,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    

借助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建设,依托市、区家教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训,提高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能力,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五、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提供教育政策支持    

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进一步健全完善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坚持不懈保障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发展。    

2.建立落实机制,壮大教育发展合力    

统筹推进目标任务落实,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合理设计和细化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推动教育现代化。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第一动力,集中力量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破解制约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难题,鼓励大胆探索,试点攻坚,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协同发展、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发展机制,及时总结基层经验和有效举措。    

3.实施督导评价,完善教育监测体系    

健全完善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将教育现代化推进作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对教育现代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跟踪分析和实时监测,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布督导检查报告,稳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    

4.坚持绩效管理,关注教育工作成果    

区委、区政府优先年度重点投入安排教育现代化发展任务,优先财政支出。坚持和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坚持和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健全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营造良好氛围,彰显教育发展活力    

多渠道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重要任务,解读相关内容和配套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多形式多途径参与支持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加强重要时期、重要媒体、重点时间的舆情监测,积极有效开展舆情引导,为区域教育现代化规划实施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