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东城区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以下简称“区临床麻醉质控中心”)工作例会在线上召开。东城区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麻醉科主任刘国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古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务处处长马洪明,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四级调研员张桂芹及来自区属各公立医院麻醉科主要负责人参会。
马洪明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麻醉科在医院提升综合救治能力中的突出作用,并对区临床麻醉质控中心长期以来的工作及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张桂芹对区临床麻醉质控中心的工作提出几点期望:一是要立足北京市2025年麻醉质控指标,结合实际,遴选区级提升重点,带动麻醉质量整体进步;二是要强化全链条学科引领,通过“检查—培训—整改—总结”闭环机制,推动各级医疗机构麻醉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同步提高;三是要依托我区优质医疗资源,借助质控中心平台,开展更具专业性与特色的质控活动,为学科发展增添新动力。
刘国凯在会上系统阐述了区临床麻醉质控中心的组织架构及辖区内设有麻醉科的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同时,对所开展的工作情况及阶段性成效进行了集中展示与总结复盘,为后续质控工作的持续深入奠定了基础。
王古岩作了题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思考》的专题分享。详细介绍了室性心律失常的定义、危险分层以及治疗原则,并以分享病例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区临床麻醉质控中心秘书刘阳对2025年度东城区社会办医疗机构麻醉质控巡查结果及公立医疗机构的下一步麻醉质控巡查计划进行了汇报。
刘国凯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并表示今后将组织区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专家,深入开展巡查等质控工作,旨在通过实践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我区麻醉学科的整体水平。会议围绕围术期心律失常的麻醉管理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内容兼具实用性与专业性,讲解详实细致,为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青年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借鉴与操作指导。
医政医管科、医管中心
2025年10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