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为推动东城区企业信用建设,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其他部门积极开展信息共享、跨部门双随机工作,在行政许可、新户约见、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执法全链条的过程中,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诚信经营,为首都核心功能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作出信用承诺。自推行告知承诺制以来,申请人在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的申请时,便向行政审批机关作出了遵守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等承诺。
二、宣传信用知识。卫生监督员们在新户约见、监督检查等过程中,通过宣传政策、发放宣传页等形式,对公共场所经营者进行信用教育、开展信用宣传,告知经营者应尽的法律义务以及违约引起的法律责任,促使“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的观念深入经营者的理念之中。
三、核查信用承诺。自对新单位的首次监督开始,卫生监督员们在每一次日常监督、“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的过程中,详细的核查了现场情况是否与申请人作出承诺时提供的材料一致。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开展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等形式,对“黑名单”、存在无证经营风险的单位开展重点监督。对存在违法、违约行为的单位经营者进行约谈,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措施、行政处罚等,督促经营者诚信经营。
四、指导信用修复。在行政处罚作出后,会在企业信用信息上留有记录。为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鼓励失信主体重塑信誉,在作出行政处罚后,卫生监督员们对失信主体开展整改要求、现场复查、申请信用修复等方面的指导工作,督促行为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
所谓“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信用体系建设贯穿着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从新办到注销的“一生”,也伴随着卫生行政执法从行政审批到每一次监督检查的整个链条。市场主体的信用建设离不开引导和约束,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执法过程中,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兼顾执法温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同时积极推动着企业信用建设,持续为东城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