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继续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为出发点,紧紧围绕预算管理主要环节,加快“三全”体系的建立,通过部门整体评价、预算单位自评、绩效过程跟踪等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形式,不断扩大纳入绩效管理的资金规模,加快实现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步伐,2020年评价资金规模约138亿元。
一是积极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全面核算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成本和预期效益,建立目标质量导向的新型预算资金分配与管理模式,是目前政府投资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改革方向。2020年我们重点选取政策性强、财政投入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厕运维、垃圾分类等民生领域作为改革试点,通过成本绩效分析,进一步合理化项目支出成本,调整完善支出标准。
二是继续完善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绩效评价工作从一般公共预算扩充到财政的“四本账”,2020年对“通州‘两站一街’定向安置房配套养老院建设”等2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冰雪项目普及与推广”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进行了重点项目评价。并通过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跟踪、部门自评价等方式,做到预算绩效管理覆盖到所有预算资金项目每一个预算部门。
三是加大部门自评突出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预算管理制度决定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性地位,为充分调动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突出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我们强调各单位编制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和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安排下一年度的预算。2020年要求所有进入项目库的预算单位按照规定项目和金额开展项目自评,自评规模总额近120亿元。
四是合理调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构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特别是一般公共预算项目评价,多年来一直是推行绩效管理的开路先锋,为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2020年,加大了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温馨家园托管服务、垃圾分类等项目的评价力度,开展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的事后评价工作,项目支出评价资金规模约3.1亿元。严把评价会各个工作环节和工作质量,努力提高评价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用性,以促进预算单位管好项目,用好资金,深化绩效意识。
五是关注民生,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市、区重点工作有机结合。重大政策、投资和项目反映政府的施政方向,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具有跨部门、跨层次、跨年度的特点,需要以项目终身责任制为抓手,通过权责清单确保各主体的协同一致,2020年我区绩效评价对象继续以重大项目、重要决策、重要部门为工作重点,通过立项、监控、评价和结果运用等环节加强全流程的绩效评价管理。今年,开展“道路集约化作业”等大额资金绩效评价4.5亿元,同时,将重点部门作为整体评价工作的对象,对东城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9家单位开展整体绩效评价,资金规模为8.8亿元。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东城区财政局及各预算单位相关同志以绝对的政治忠诚、高度的政治担当,务实笃行,踏实工作,全区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了新进步。下一步,东城区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部署,切实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明确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提高部门绩效监控和自评工作质量,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人民满意度。
附件:
1.北京市东城区人力社保局政务大厅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3.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息采集外包专项经费绩效评价报告
4.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路侧停车管理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