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居民集中供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市热力集团采用市政管网供热,居民供热面积约967.78万平米。二是由锅炉集中供热,居民供热面积为696.44万平米,在东城区备案的供热单位100家、锅炉房247个。近期已召开全区供热工作部署会,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接诉即办、服务保障等方面全面部署2022-2023年采暖季工作,11月7日启动试供热。
第一,提早准备,周密部署供热服务保障。一是组织供热单位开展“冬病夏治”,紧扣既往“接诉即办”中的供热诉求,综合分析筛查出体育馆路街道营房西街、和平里街道雍和家园等诉求易发点位,梳理形成了37个“冬病夏治”改造项目,组织供热单位维修更换老旧供热管线4000余米,更换燃烧器以及锅炉设备10余个(台),有效降低供热高发风险。二是加强供热安全监管,组织第三方供热安全检查机构对全区供热单位和锅炉房开展安全检查,检查出一般供热隐患990项,较上采暖季供热隐患1141项减少了151项,降幅13.23%,下发问题整改通知单246份,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问题。三是完善供热应急保障机制,依托热力集团专业技术力量,组建4支供热应急抢险队伍,划定责任区域,加强队伍管理,配备各类抢险器材及设备设施,确保及时、高效处理全区供热突发事件。
第二,高位统筹,燃油锅炉改造取得突破。东城区将“核心区燃油锅炉清洁改造”作为“十四五”期间重要工作。全区大部分燃油锅炉房位于老旧居民区内,数量多且基础薄弱,改造难度较大。在2021年完成12座燃油锅炉改造基础上,2021-2022年供热季结束后,主管区领导多次以专题会、推进会、批示督办等形式,密集调度,积极推动设施改造、管网接驳,亲自协调解决了黑芝麻小学(织染局校区)外线文保施工、武警二支队掘路施工等改造工程难点问题,督促落实任务;区属部门和专业公司高度重视,密切协作,全面提速发力,截至目前今年全区44处待改造燃油锅炉,已改造完成30处,停用2处,正在推进12处;对于改造中的燃油锅炉,城管委已督促各单位制定应对方案,协调燃气、电力等部门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冬季供热。
第三、优化流程,提高“接诉即办”处理效能。区城管委与区城指中心经过研究,进一步调整优化东城区12345市民集中供热诉求派发流程和方式。自本采暖起,区城指中心依据反映问题的具体点位,将12345居民集中供热案件派发至所属街道办事处核实处理。属地街道办事处收到区城指中心派单后,根据反映问题点位以及区城管委下发的供热单位台账,确定案件办理主体:属于供热单位供热的案件,督促供热单位处理;属于学校、医院、天街集团、东方置地等区属单位的,退回区城指中心修改派单;属于市热力集团、首开集团等市属国企供热的案件,退回区城指中心,转市城指中心重新派单。
此次调整,一是切实履行《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中市、区、街道三级供热管理机制的工作原则。二是发挥属地街道和社区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便于调动基层力量形成合力,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实现“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三是供热企业按照区城管委要求,提前到属地街道报到,街道和供热单位建立“手拉手”工作机制,双方相互配合沟通,同时街道对供热单位的服务质量有权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与供热补贴挂钩,奖优罚劣、双向激励,督促做好居民供热服务保障工作。
下一步将根据全市统一安排,按时启动供热试运行和正式供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督促供热单位提高供热质量,定期开展入户测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调节供热系统,确保居民室内温度达标。二是各街道、各供热单位切实落实“接诉即办”,及时处理反馈供热问题,提高居民满意度。三是强化供热安全生产,开展管线设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问题隐患,确保安全运行。四是落实应急值守,及时处理供热突发事件,做好元旦、春节和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供热保障工作。五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强化中高风险区供热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