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白桥大街、工体西门停车场“平改立”工程启动,新增442个车位

日期:2021-04-01 00:00    来源:区城管委

字号:        

 

今年东城区着眼于提升区域交通环境,缓解居民停车供需矛盾,梳理辖区空间资源,以“空间换空间”的方式,适度建设停车设施,治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目前已在东花市白桥大街、工体西门腾挪、改造2处项目边角地,提升改建为自走式立体停车场,将为周边共增加442个车位。两处项目采取“政府出地、企业出资、使用者付费”的方式实施,满足居民停车刚性需求,这也是东城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生动实践。目前2处停车场正在紧张的结构施工当中,预计6月底竣工。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摸清车位缺口。白桥大街停车场和工体西门停车场毗邻人口稠密的小区,居民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紧张。城管委通过实地踏勘、卡口交通量统计、居民需求统计、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车辆数、周边停车数量、居民停放时间和停放位置等详细情况,测算两处区域居住停车缺口约970个。同时,附近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资源有限、车位占用率较高,难以通过有偿错时共享方式弥补上述停车缺口,需要采用适度建设停车设施的方式予以解决。

二是腾挪空间“平改立”缓解停车。白桥大街停车场和工体西门停车场原均为项目边角地,分别用于专业部门存放作业车辆、设备工程物资和居民平面停车场使用。经与使用单位协商、迁移和整合,将两处场地腾空实施平改立建设,进一步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投入使用后,将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同时,改造后的白桥大街停车场内仍保留一部分空间用于存储市政工程的设备、物资,以供周边正常开展作业。

三是实施错层停车,增加车位数量。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空间利用率,保障工程顺利进行。每层均采用错层式设计结构,将坡道和行车道重叠,有利于降低坡道的高度和长度,提高车辆行驶便利性,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坡道占用的空间,比原来传统坡道立体停车场增加了20%的停车位。采取自走式停车,无需机械传动过程,极大缩短存取车辆时间。两处立体停车设备均为钢结构,坚固耐用,抗震性高,具有安全性强、使用年限长、维护成本低、运行成本低、消防设施简单、噪音低等优势。

四是实施居民停车优惠,真正便民惠民。两处停车场建成后,建设企业将通过运营停车场,逐步收回投资,其中居民停车价格将在参考周边月租收费标准基础上给予优惠。同时,由于白桥大街沿线居住停车与周边商务楼宇办公停车,在时间上存在潮汐互补的特征,将在满足居民停车的前提下,将空闲车位向社会车辆有偿开放,更大程度发挥停车资源效能。

2021年东城区将多措并举、深入挖掘停车资源,探索小型化、端口化、连锁化的停车设施建设,在白桥大街和工体西门停车场建成使用的基础上,还将推进有偿错时共享停车,年内计划新增错时共享停车位800个,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源。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