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疏解整治做“减法”。在“疏”和“舍”上下功夫,协调联合执法行动90余次,拆除违法建设1.9万余平米,封堵违规“开墙打洞”200余处,清理占道经营51处,整治无证无照42家,实施绿化800余平方米,整治群租房和地下空间78处。2.服务民生做“加法”。在“优”字上做文章,及早谋划腾退空间后续利用,补齐环境短板和服务短板。拆除东大地1600平方米建设便民停车场;拆除崇外大街西侧连片违建2700余平方米建设5个休闲健身乐园。3.多方参与做“乘法”。建立一纵三横工作体系:一纵即疏解整治工作指挥部,由上而下纵向领导;三横即十大“战区”、6个“十无示范街”创建指挥部、4支街巷军团,形成三个横向作战工作板块,组织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建协调会成员单位参与,并征求意见建议。4.争取民意做“除法”。街道率先自拆,并邀请居民参观拆违现场;根据各街巷路段实际情况,分类施策,责任到人,耐心讲解相关政策,认真倾听居民需求,积极帮助困难家庭。
图1 建立一纵三横的有力工作体系 图2 敢于碰硬做好疏解整治减法
图3 多方参与深入战区一线指挥 图4 倾听民声、讲解政策主动做好群众工作
组图5 疏解整治腾退空间建车位、建乐园补齐民生短板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