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医疗机构:
为深化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传统技艺和思想精髓的挖掘、保护、传承、转化一体化发展,现启动2025年东城区中医药研发、转化和推广案例评选工作,助力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应用相结合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东城区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设立(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有效主体资质),且具备中医药研发、转化或推广能力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二、申报条件
申报案例需聚焦中医药领域,符合国家及北京市中医药发展政策导向,分为 “研发类”“转化类”“推广类” 三类,条件如下:
(一)研发类案例
围绕中医药理论创新、临床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开展的实践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经典名方、验方的二次开发(如中药新药、院内制剂研发);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创新(如针灸、推拿、外治技术改良);中医药相关器械/设备研发(如中医理疗仪器、中药炮制辅助设备);中医药基础研究成果(如证候机制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合规性要求:研发流程符合国家药品、医疗器械研发规范,涉及人体临床试验的需取得伦理审查批准文件,无科研诚信违规记录。
创新性要求:在理论、技术、方法或材料上具备显著创新,需结合东城区中医药特色(如燕京医学、宫廷医学、京城四大名医经验、非遗中医药技艺),且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如实验数据、临床验证报告)。
(二)转化类案例
将中医药研发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市场化产品或服务的实践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中药新药、院内制剂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转化;中医药研发成果与企业合作的产业化转化(如与医药企业合作生产中药健康产品)。
合规性要求:转化成果需取得对应资质(如药品注册证、院内制剂备案凭证、产品生产许可),转化过程符合知识产权保护规定。
创新性要求:转化模式可复制、可推广,能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三)推广类案例
面向公众、基层医疗机构或行业内推广中医药知识、技术、服务的实践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中医药科普推广(如社区养生讲座、校园中医药文化课程、新媒体科普内容创作);中医药技术下沉(如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针灸、拔罐等适宜技术,开展培训指导);中医药服务拓展(如远程中医诊疗服务推广、中医康养服务进社区/养老院);中医药文化传播(如结合节气、传统节日开展体验活动,如端午制香囊、冬至熬膏方)。
合规性要求:推广内容准确、科学,无虚假宣传;活动场所具备合法资质;涉及医疗服务的需由持证医护人员操作。
创新性要求:推广形式新颖(如结合直播、VR 体验等新技术)、受众精准,需体现明确的覆盖范围。
三、支持政策
入选“东城区中医药研发转化推广案例”的医疗机构,将享受以下支持政策:给予最高5万元一次性奖励,颁发 “2025年东城区中医药研发转化推广案例”证书。优先入驻“紫金健康”东城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纳入东城区中医药成果库,享受产学研合作对接、政策咨询、办公场地支持等服务包政策。
四、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单位需提交“案例+佐证材料”,所有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电子版(扫描件,PDF格式)发送至指定邮箱。
(一)申报案例
案例包括不限于研究背景、目标成效、技术路线、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计划等内容。
(二)佐证材料
1.单位资质证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成果证明材料(如专利证书、论文全文及检索报告、伦理审查批件、阶段性研发数据报告;活动照片、培训签到表、科普内容截图)。
3.核心团队介绍(如成员资质证书复印件、分工表)。
4.成效证明材料(如临床数据报告、满意度问卷、产品销量清单;参与人次统计、媒体报道截图)。
五、评选流程
(一)申报阶段
申报单位按要求准备材料,请于2025年11月16日(周日)18:00前将电子版材料(压缩包命名格式:“申报类别-医疗机构名称-案例名称”)发送至邮箱:wjwzyglk@bjdch.gov.cn。逾期或材料不全的,视为无效申报。
(二)评审阶段
组建专项评审组,按得分排名确定 “拟入选案例名单”。
(三)公示阶段
对拟入选名单在官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异议反馈(需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及相关证明),逾期未反馈视为无异议。
(四)认定阶段
公布“2025年东城区中医药研发转化推广案例”名单。
六、有关要求
(一)申报单位对材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严禁弄虚作假。若发现材料虚假,立即取消入选资格,追回奖励资金及证书,并纳入东城区中医药行业信用黑名单,三年内不得参与本区医药卫生领域相关遴选活动。
(二)入选案例单位需配合东城区开展中医药相关宣传推广活动。
(三)同一医疗机构每个类别最多可申报1个。
(四)申报过程中如有疑问,可联系东城区卫生健康委中医管理科,联系电话:010-64023444、010-64023337。
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11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