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部门、医疗机构:
为加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规范管理,促进我区特医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区域实际,七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促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东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东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
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东城区医疗保障局
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管理委员会
2025年10月13日
关于促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对健康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医疗、医保、医药的协同发展与共同治理,进一步打通特医食品在医疗机构落地渠道,加强医疗机构特医食品规范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和营养管理质量,探索拓宽产品新应用场景,现就促进东城区特医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完善特医食品使用管理制度
(一)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健全特医食品相关工作沟通和协调机制,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协同指导医疗机构特医食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探索创新跨部门联合监管的运作模式和制度设计,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经营管理水平,维护特医食品经营市场秩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持续推进特医食品产业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临床营养工作。强化临床营养科建设和临床营养工作。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应按照《营养筛查及评估工作规范(试行)》,组织开展营养筛查及评估,规范特医食品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特医食品在提高诊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临床营养管理制度体系。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建立和完善特医食品供应商评价、进货查验、贮存、销售使用档案、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自查、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鼓励医疗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营养管理组织,由临床营养科负责本机构临床营养日常管理工作,制定本机构特医食品遴选、采购、贮存、临床应用等管理制度,并围绕临床营养专业年度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提升临床营养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四)完善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鼓励设立临床营养科的医疗机构将特医食品纳入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实现使用全过程规范管理。
(五)推进医疗机构特医食品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选取 1-2 家医疗机构作为开展特医食品规范化管理的试点,联合指导医疗机构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推进试点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的规范化管理,通过试点树立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总结经验并适时推广,加快全区医疗机构特医食品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进度。
二、健全特医食品价费形成机制
(六)做好信息业务编码相关工作。医疗机构使用特医食品临时编码进行费用结算的,提前向医保部门报备,并做好信息业务编码维护。医疗机构应当对经过注册批准的特医食品进行编码收费,方便特医食品的采购、入库、开具和出库销售等收费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公司将特医食品相关费用纳入补充商业医疗保险。
(七)建立特医食品价格机制。医疗机构应当结合临床需求种类及使用数量,与特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议价采购以选择质优价适的产品,同时规范特医食品收费管理与价格公示,并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价格形成机制,增强产品顺畅流通和使用的内生动力;特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理顺价格机制,科学统筹制定产品销售价格方案,在采购平台、医疗机构、线下门店及线上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价格体系,为产品多渠道顺畅销售打好基础。
三、强化特医食品经营监管体系
(八)推动医疗机构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积极宣贯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提高医疗机构对依法合规经营食品重要性的法律认识和意识,加快推动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加强对具体负责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工作的相关部门经办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畅通医疗机构申请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的途径,探索建立行政许可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或备案速度。对重点医疗机构提供政策指导和点对点定向帮扶,为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经营资质的申请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辅导。
(九)加强医疗机构经营行为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经营特医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加强行业管理,加强医疗机构特医食品的使用指导,积极开展信用监管,健全对特医食品质量安全领域和使用环节违法行为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四、促进特医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推动特医食品标准化建设。严格特医食品质量认证,鼓励头部企业制定更高水平的团体标准;强化标准宣贯与实施监督,引导企业严格按标生产经营,规范产品标签标识;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监管,严厉打击无标、低标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特医食品产业整体质量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十一)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以国家级特医食品实验室落地为抓手,提升集约化建设水平,打造医疗健康产业环状带,建设能够满足未来特医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环境。深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资源优势,搭建院企合作平台,支持落户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研发、项目落地及成果转化等,依法依规给予政策支持,加快形成集群效应。创新引进内外资研发、经营主体“绿色通道”,提供全流程服务和集成政策支持。
(十二)探索拓宽产品应用场景。除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等特医食品销售渠道外,积极探索特医食品在受众人群中的推广和使用。推进特医食品在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医疗机构等新的应用场所的宣传,普及特医食品在配方注册、生产条件和监管要求等方面的科学性、安全性和严格性,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营养支持协作,提升和满足老年群体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和需求。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提高特医食品科学认知水平,提升和满足重点人群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增强特医食品营养支持对群众和重点群体的可及性,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