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东城区举行“两区”建设新闻通气会,2024年东城区“两区”建设工作要点已发布,其中,明确2024年力争实际利用外资达5亿美元、“两区”招商引资新增入库项目不低于210个等重要目标。
5月31日,东城区举行“两区”建设新闻通气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明确四大重点领域,方案迭代升级
近日,东城区召开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会议审议通过《东城区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和《2024年东城区“两区”建设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方案》聚焦区域整体定位,明确围绕文化、金融、科技、医药健康等四大重点领域,突出资金、人才、数据、知识产权等四大关键要素,力争通过两到三年,基本形成具有东城区特色的高标准开放生态。
推动先行先试,构筑四大领域发展新优势。包括增强文化产业开放提升新动力,深化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拓展金融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加快落地一批标志性“金融+总部+科创”项目;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新生态,加快“硅巷”建设;构筑中医药健康产业新格局,创新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探索规则规范,释放四大要素供给新活力。进一步提升资金流动便利化和安全化水平;进一步落实境外人才全流程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安全利用;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及保护服务。对标国际水准,培育投资贸易合作新动能。
持续优化跨境投资合作环境,支持在东城设立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支持国内外商事仲裁机构、商事调解组织等在东城发展。提档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发展安全新生态。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落地,构建公平透明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东城样板,擦亮“紫金服务”品牌;健全重点环节监管机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完善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体系。
争取更多首创性突破性政策先行先试
《工作要点》通过明确具体目标、突出特色任务和强化任务落实,推动“两区”建设提质增效。《工作要点》明确了“两区”建设的具体目标。政策制度落地见效。抢抓2.0方案出台重大战略机遇,争取更多首创性突破性政策先行先试。重大项目加速集聚。明确2024年力争实际利用外资达5亿美元、“两区”招商引资新增入库项目不低于210个等重要目标。开放环境持续优化。加大服务业领域营商环境创新力度,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应用场景。
《工作要点》突出了“两区”建设的特色任务。按照“两区”建设“跑出加速度、增加显示度、见实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任务。持续扩大文化领域开放改革,推动落实打造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展示中心的若干措施;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加速打造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优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生态,推进实施科技创新开放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入驻为契机,吸引法律、会计、商务等企业集聚发展。
加快实施《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速推进园区二期招商;持续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积厚成势,加快要素协同,建设外资集聚新高地。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一流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打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打造精准务实的招商引资环境。
《工作要点》强化了“两区”建设的任务落实。制定《2024年东城区“两区”建设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明确任务完成时限、牵头单位及配合单位,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抓紧落地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