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十四五”时期财政工作规划》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2-06-23 00:00    来源:东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东城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键五年。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北京市东城区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工作发展思路,明确十四五时期东城区财政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新时代首都核心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北京市东城区十四五时期财政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规划》出台背景及编制过程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东城区财政局通过“四个坚持”,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中来。一是坚持深入实际调研,先后深入各区各部门、重点企业等开展专题调研,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多规融合”。二是坚持开门编规划。加强与财政部的密切沟通,将财政部的有关部署要求及时落实到本区财政规划中。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十三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三五”时期,区财政发展经历了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受“营改增”收入划分改革、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的影响,在东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财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坚持弘扬理财为民、聚财兴政的财政精神,充分发挥财政在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财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二)、“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    

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北京“四个中心”“四个服务”的能量进一步释放,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我区第三产业发达,金融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态势强劲。    

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特别是疏解带走产业,疫情抑制消费。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区财政自给率维持在70%上下,远低于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财政增长基础还不稳固,同时刚性支出资金需求不断增大,保障重点任务的机动财力不足。三是预算一体化改革任务艰巨。预算统筹力度不足、预算约束不够有力、预算公开范围和内容仍需拓展、部分项目预算编制不实不细、预算执行不规范等问题。四是财政资金运行效率需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拓展,结果运用和问责机制需要健全。    

(三)“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理财为民、聚财兴政、精筹高效、诚靖担当”的财政精神;坚持加速“崇文争先”,聚焦“六字文章”实施“六力提升”,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建设提供保障。    

“十四五”时期区公共财政发展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首都核心区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提供有力支撑。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成效、财政政策的引导调控功能不断增强。    

(四)、“十四五”时期公共财政的主要任务    

加强核心区财源建设,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财政资源配置能力;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围绕“七有”“五性”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管理创新,提升财政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障规划有序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分规划,九分落实”,为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增强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功能,区财政局目前正紧紧围绕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开展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年度分解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和项目化,确保规划有序实施。同时,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统计监测能力,系统开展规划年度、中期及总结评估工作,提高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相关解读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