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个性化开放方案保障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东城区博物馆发展工作的关注,现将有关事项汇报如下:
东城区博物馆资源丰富,有正式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博物馆37家、类博物馆1家,还有不少承担博物馆收藏、展示等职能的特色收藏展示空间;从类型上看,既有国家博物馆这种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也有警察博物馆、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法院博物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海关博物馆、老舍故居等主题特色鲜明专题博物馆,还有史家胡同博物馆、东四胡同博物馆、法原木构建筑博物馆等深藏于胡同之中、“小而精”的特色收藏展示空间。这些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为教育、研究、欣赏各种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展示华夏大地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神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推动博物馆个性化发展问题,目前各级各类博物馆在开放预约、开放时间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例如:在解决预约难的问题上,有的博物馆通过与合作方举办临时展览的方式,在预约门票之外增加现场售卖的临时展陈门票,为无法预约到门票的观众增加进馆参观的机会;还有的博物馆通过尝试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观众接待能力。
为了更好促进博物馆、类博物馆和各类特色收藏展示空间的协同发展,整体性增强观众接待能力,东城区从宏观政策角度发力,一是制定全区博物馆的规划发展纲要,明确博物馆发展方向;二是大力促进博物馆和类博物馆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特色收藏展示空间向类博物馆、博物馆方向发展,培育类博物馆向博物馆方向发展,形成特色收藏展示空间;三是加强对辖区内博物馆的宣传推广,举办“一年一度文博风采交流会”,搭建各级博物馆交流平台,加强博物馆整体形象宣传,促进博物馆的跨界融合。
通过在政策端和馆端的相互发力,目前东城区内热门博物馆接待资源紧张的情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提升博物馆的办馆质量,增强博物馆吸引力,加强博物馆的宣传推广,使更多有水平、有特色的博物馆走入大众视野,在减轻热门博物馆接待压力的同时,更多地宣传好东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东城故事。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东城区博物馆发展工作的关心,在未来工作中,也希望得到您的进一步关注支持。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5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