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中轴线文化价值创新打造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中轴线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关注,现将有关事项汇报如下:
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形成的城市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在这条中轴线上包含了永定门城楼、正阳门、天安门及广场建筑群、故宫、万宁桥、钟鼓楼等众多文化遗产,是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更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设计范例之一。因此保护好、宣传好北京中轴线是我们重要的历史责任。为此东城区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中轴线相关保护与发展事宜:
一、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中轴线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东城区结合中轴线申遗工作任务,对中轴线沿线文化遗产陆续开展了修缮维护、环境整治、考古发掘和价值阐释等工作:一是开展了对永定门城楼的保养维护工作;二是配合市级部门完成了对正阳桥遗址和南中轴路的考古发掘工作;三是开展了对南中轴路的道路环境和两侧风貌的整治工作;四是完成了正阳桥疏渠记方碑的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使方碑得以向公众展示;五是完成了鼓楼展陈提升工作,推出 “时间的故事”主题展陈,引入VR视觉、大范围投影等技术,深刻展示了钟鼓楼的报时文化;六是完成了钟楼修缮和环境整治工作;七是完成了宏恩观主路的腾退和修缮工作,并以“观中——中轴线上的在地文化博物馆”身份重新向公众开放。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挖掘中轴线历史文化资源,东城区一是根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确定的11类保护对象,开展了历史文化名称保护对象统一登录的研究;二是围绕中轴线整理了《前门传说》《天坛传说》等民间传说故事;三是探索建立中轴线学院,研究设计相应教学课程、开发现场实践教学点位。目前已确定采取“党校挂牌并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模式,明确了一个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三个维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人民群众共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和多个教学模块的“1+3+N”的课程体系,组建了涵盖200余位专家学者的“专家师资库”。预计8月31日前可完成学院办公场地改造升级工作,具备投入运营条件。
二、加强主题活动策划,打造代表性文化品牌
围绕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东城区策划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着力打造代表性文化品牌。例如:选取了中轴线上的代表性点位,纳入了东城文博数字“活历”地图,采用H5、二维码、动画、手绘等技术手段和艺术效果,借助“故宫以东”动漫形象IP“麒东东”替文物向游客讲述背后故事,生动解读文物历史文化内涵;推出精品力作网络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文化探访微纪实专题片《老单走东城》,通过新媒介、新技术的创新融合,创新影像表达方式,共同讲好中轴线文化故事;制作推出《中轴线上》《行走中轴》《李欣:用影像讲述中轴故事》等融媒体节目,通过镜头记录中轴变化,讲述文物的活化利用与老城复兴、街区更新相结合的故事;通过举办纸艺展、书画展、摄影展和“中轴线创作分享会”“‘我与北京中轴线’港澳青年游学采风”等活动,展示既古老又崭新、蓬勃发展的城市风貌,多渠道、多途径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北京故事、东城故事、中轴故事。
同时,东城区还围绕中轴线打造了“唱响中轴”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古建音乐季”文化艺术品牌。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和专业的文化艺术演出力量,进一步扩大北京中轴线的影响力。
三、做好宣传推广,讲好中轴线故事
在完成以上中轴线点位保护整治与价值发掘的同时,为更好地讲述中轴线故事、进一步整合中轴线各点位资源,东城区打造了一条以中轴线为主题,串联了永定门、正阳门、前门、故宫、钟鼓楼等中轴线点位的文化探访路线。通过Citywalk、骑行、慢跑等形式,在秉承健康与快乐精神的同时,让公众了解了北京的城市变迁与历史更替,解锁城市文化旅行新体验。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中轴线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关心,在未来工作中,也希望得到您的进一步关注支持。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