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三次会议 第14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4-06-24 13:25    来源:

字号:        

  杨晓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12345服务热线”工作机制的提案(第149号)”已收悉,感谢您多年来对东城区工作的支持,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东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区城指中心”)领导对提案非常重视,组织区民政局、区住建委、区房管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实地进行调研,并将在东城区“接诉即办”工作中适时借鉴参考。现将我单位办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委员提出问题和建议的答复

  针对委员提出的:①“‘12345服务热线’的受理标准过于宽泛,受理权限缺乏界定。建议积极推进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协商共治,多元治理,完善‘12345服务热线’受理标准”②“‘12345服务热线’诉求转交对象存在处理权限不足的问题。建议优化居民诉求的分配模式,明晰职责,精准交办”③“‘12345服务热线’依法终结机制缺失。建议建立健全诉求终结机制,避免行政资源的浪费,提高诉求解决的效率和水平”等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针对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①,今年以来,东城区按照《东城区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专项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始终坚持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借鉴“低诉求社区、满分社区”创建经验,深化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接诉即办工作。在市中心对《北京市接诉即办考评实施办法》年度征求意见时,我中心也积极建言,建议规范、完善受理权限,大力倡导社会化多元参与。

  针对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②,区城指中心努力完善派单机制,提高首派精度。按照市中心工作要求,实时更新派单目录,明确各类诉求事项的承办单位,并根据职能变化和工作实际进行动态调整,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让各单位明晰职责,高效处置。

  针对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③,区城指中心严格把控、筛选符合市级《不计入考评或只考评响应率事项清单》的诉求类别,包括不稳定因素(扬言类、非法聚集、危害公共安全等相关诉求),特殊人(重点信访人、职业索赔人、无实质诉求且无法清晰表达的诉求人),恶意诉求(长期通过捏造事实、夸大描述等方式反映同一问题;长期针对某个特定点位或者区域反映各类问题,并在回访中进行失实评价;无正当事实和理由,使用多个手机号或指使、雇佣多人共同拨打热线反复反映同一问题或同一区域的问题,向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施压),恶意串联(为谋求个人或小部分群体的利益,以恶意组织、打击报复、诬告陷害、获取经济利益等不正当目的,串联煽动多人共同通过网络或热线等反映渠道向政府、企事业单位施压,或违背事实拒绝沟通、重复举报、恶意投诉),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诉求)等情形,依法申报剔除。并且在市中心对《北京市接诉即办考评实施办法》年度征求意见时,我区对恶意不合理诉求均提出属地兜底响应,直接不纳入考核和不计入诉求总量等反馈意见,既减少对属地行政资源的非必要投入、减轻基层压力,也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成效。

  二、东城区相关情况介绍

  近年来,为助力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不断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模式,东城区积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多元共治。做好做实各级议事协商平台。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阵地,组织辖区成员单位围绕辖区高频高发的重点问题共商共议,最大限度统筹属地服务资源和力量,用于集中解决辖区治理“瓶颈”问题和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用好“五民群众工作法”。“五民群众工作法”是我区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总结提炼的宝贵经验,是做好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的“传家宝”。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引导居民围绕公共事务、切身利益、矛盾纠纷开展平等对话和有序表达,在源头治理、息诉减量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打造奉献担当“东城社工”队伍,建立“选育管用”全链条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机制,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东城社工”队伍,为做好“接诉即办”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优化派单机制。紧盯市级派单规则,更新优化派单目录,制定《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诉求派单机制实施方案》,提升派单机准度。突出问题导向,传导压力到位,采用多途径,多形式,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做到职责有争议的,及时确责,强化对典型案例、疑难案例派单方向的总结,加强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通过牵头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会、督办推进会等方式,分析研究工单产生的原因过程、处理意见及答复口径,合力出谋划策,切实提高复杂疑难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诉求接得快、派得准、办得实。

  三是完善案件流转终结机制。健全工作流程,实行闭环管理。依据新的接诉即办考评实施办法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东城区接诉即办诉求申请回退暂行办法》等,健全不当退单和重点工单跟踪督办机制,坚持每日不当退单通报,推动责任落实落细。深化应急机制,狠抓办理实效。针对形势任务,快速对标对表制定完善相关措施机制,及时召开专项调度会,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相应的工作原则及办理流程,以积极、高效工作态度应对任务形势变化,全力做好疫情、供暖、防汛类等民生诉求的处置和应对,高效办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挖掘社会各类资源,助力多元共治局面。发挥东城区慈善协会各街道分会的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聚焦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教育助学、医疗救助等群众关切的领域,联动区域慈善组织和社会组织,通过慈善项目的形式,助力解决基层治理中重难点问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区草厂社区“小院议事厅”时“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的指示精神,继续发挥社区议事厅的常态化议事协商作用,在社区形成“人人会协商、遇事能协商”的共建共治氛围。

  二是积极探索科学派单机制,提升诉求办理效果。深化“派单”“吹哨”协同联动。坚持问题导向,对于街道无法解决的问题事项由区级相关部门牵头、部署和指导,由街道配合做好居民工作,从而提高在专项领域和重点地区系统性问题的解决力度和效率。开展业务培训。大力组织开展定向培训和普训,组织召开交流会,全面提升负责案件流转以及案件经办人员的工作能力,充分调动各个单位、各个岗位人员积极性,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的方法、营造用心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是努力创新工作方法,破解案件“终结”难题。在努力探索健全诉求终结机制,避免行政资源的浪费的同时,深入领会《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精神,分析研判“恶意诉求人”的形成原因,紧扣“七有”“五性”要求,积极推进反映高频次、持续时间长、解决难度大及久诉未决的问题缓解,启动“东城区接诉即办攻坚克难专业辅助服务”,聚焦居民的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历史遗留、干群关系、情感缺失、心理行为异常、物业服务、品行障碍、精神异常等9个类型的问题案例,集中优势专业团队开展专业辅助服务,化解群众“心结”。

  东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2024年6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