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37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3-06-10 18:00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柳学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原状展现永定门城楼原貌,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永定门城楼、公园区域文物保护及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关心与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永外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永定门城楼等不可移动文物。目前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成为了目前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

一、永定门城楼历史沿革

位于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最南端,是北京外城七座城楼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北京城传统中轴线(永定门至钟鼓楼)的起点。永定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但当时只修建了城楼。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补建了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再次增建了箭楼,并重修了瓮城,至此永定门才算完整建成。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为修建铁路拆除了永定门瓮城东西部分城墙。1951年为改善永定门一带的交通状况,永定门的瓮城被彻底拆除。1957年永定门的箭楼和城楼被拆除,护城河的河道也由原来的“几”字形变为现在的“一”字形。2004年在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永定门城楼得以复建。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保持了历史原貌,总高26米,城台东西长31.4米,南北宽16.96米,重檐歇山阁楼式建筑。楼阁二层七开间,灰筒瓦三重檐。永定门城楼目前文物等级为未核定等级不可移动文物。

二、目前永定门城楼开发利用及申遗工作准备情况介绍

永定门城楼作为永外地区的地标性建筑和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性的接待大型直播活动以及大型文化活动、演出活动以及中小学参观教育活动,如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组织的环球云赏北京中轴之美大型全球直播活动,北京电台的北京中轴线的智慧项目,团中央、市委、区委组织的永定门城楼南广场首都少先队员集中入队仪式等。

近期,我们落实“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上位规划,启动了永定门城楼活化利用项目,该项目将立足以用促保,结合中轴线申遗相关规划,在整体定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探索运营模式,创新思考市场化运作模式,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现状评估,合理确定文物活化利用方向,拓展文物活化利用途径,制定具体利用方案,支撑实施工程。明确空间规划和功能、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等,为编制对应的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依据。项目旨在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传统文化平台,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为我区制定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指导意见提供范例。

截至目前,永定门城楼申遗准备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2023年1月10日,市文物局(市申遗办)组织永定门现场调研,提出编制永定门城楼保养维护整治提升方案。区文旅局为确保国际遗产专家实地考察工作(预计2023年6月至8月)的顺利进行,实施了永定门城楼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工程(现已完成)、临时性展陈提升两项目。

在永定门城楼具备较好申遗考察迎检状态的基础上,永定门城楼修缮保护等项目工作同步推进,目前已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待申遗专家接待工作结束后,修缮、安消一体化、古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施工正式进场施工。同期,依据文物展示利用工作需要,永定门城楼展示利用项目交叉进场,各项目统筹协调配合推进,工期将与工程实际情况相适应。结合以上情况,预计2024年完成永定门城楼修缮保护及展示利用项目工作。

三、关于永定门南中轴广场桥梁工程情况简介

现永定门城楼于2004年依原貌复建竣工后,2009年永定门南中轴广场桥梁工程启动,工程由原崇文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规划、立项、设计及建设,提案中提及的永定门南广场桥上一对石狮子在此项工程中建成。

经查阅2010年原崇文区住建委移交原崇文区园林绿化局的永定门广场工程竣工移交清单中,包含石狮子一对,由区园林绿化局所属永定门地区公园对此管理使用。截至目前,不适宜移位或撤销此对石狮子。

未来东城区将继续加大对北京老城的保护力度,结合中轴线申遗工作,努力做好我区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升东城文化品位,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打造属于东城区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衷心感谢您对东城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6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