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凌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老旧厂房腾笼换鸟,为‘大戏看北京’打造戏剧创排中心”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2020年,东城区印发了《贯彻落实“崇文争先”理念进一步加强“文化东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20年—2025年)》,提出打造“戏剧之城”,形成一年四季狂欢不落幕的“大戏东望”演艺生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戏剧中心。2021年东城区文旅局经过走访调研,多轮研讨,牵头起草了《东城区进一步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2022年3月《东城区进一步推进“戏剧之城”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东文建[2022]5号)正式出台,并配套《东城文化艺术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对标对表国内外知名戏剧中心的发展模式,站在国际视野、戏剧艺术前沿,提出5+4+3的促进发展体系,将戏剧之城建设发展融入城市管理体系中,引导戏剧之城建设在全域范围内多元发展、均衡布局。
您提到利用老旧厂房改造成戏剧创作孵化空间,打造戏剧创排中心形成一个集群,加强戏剧创作孵化,为民营戏剧团队搭建平台,打造东城戏剧创排中心,以优惠的价格提供创作排练基地,提供低价高质的专业排练服务,切实减轻民营戏剧团队的经营压力。
东城区目前已经在空间布局上开始筹划,从创排到演出,不断拓展演出空间,提高空间使用效能,打通戏剧生态链,为本土内容发展提供土壤。
积极推进东城区剧场群升级,拓展戏剧演艺空间,吉祥戏院、中央歌剧院、大华城市艺术表演中心等剧场空间全新亮相。从2022年年初,区文化和旅游局开始酝酿,研究对比各地演艺新空间出台的发展政策和实施措施,为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与区域内戏剧院团进行了多次交流讨论,邀请演艺新空间运营负责人、行业专家、相关委办局负责人召开了多轮专题会进行研究。经过多轮研讨,反复修改调整了10余稿。2023年3月7日,北京市文旅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北京市演艺新空间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东城区、朝阳区作为试点在北京开展演艺新空间的认定工作。东城区成立演艺新空间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组长由主管区领导担任,办公室设在区文旅局,成员单位包括区公安分局、区消防支队、区住建委、规自分局、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委和属地街道等,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加强管理。4月19日下午,东城区率先在北京市授牌首批演艺新空间,活动仪式在隆福文化大厦9层成功举办。大麦新空间当然有戏沉浸式剧场、颜料会馆等5个场地作为东城区首批演艺新空间获得授牌。
积极利用产业园区、老旧厂房、地下腾退空间、文化馆和文化中心,盘活存量,建立台账,综合使用,由专业组织进行整体运维。利用演出行业协会的力量,推动组建东城区剧场联盟,形成资源联动,促进区域戏剧团体、经纪机构、演出场馆等相关演艺资源交流对接,吸引更多的戏剧制作团队在此创作、排练,推出一批集戏剧孵化、排练、演出、体验、消费功能为一体的“戏剧工场”。
下一步,东城区文旅局积极促进把演出空间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促进剧场融入重点商圈、文化街区、产业园区,鼓励引入创新戏剧文化业态,促进戏剧之城的空间扩展。探索文化商业街区“沉浸式演艺新空间”的建设发展,从剧场延展到整个街区,形成全区域内的“戏剧大舞台”。广泛联合辖区内国家级、市级文艺院团,国家级、市级协会组织等优势资源,引导各种戏剧要素集聚东城,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领域合作,促进互动交流、联动发展,形成资源互换、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