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一次会议第110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2-06-28 11:39    来源:东城区教委

字号:        

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一次会议

110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曹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早防、早筛、早治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东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心与关爱,对东城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早防、早筛、早治”对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特别是您提出的充分利用本地区医疗资源,聘请辖区内相关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科室医务人员作为兼职讲师,进行线上、线下专项讲座,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活动等建议,也是我区一直在开展和持续推动的重要工作。

“十四五”时期,为全面提升东城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学生成长质量,结合东城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东城区启动了青少年“健康·提升2025”工程,把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在心理健康培育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力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提升2025”工程提出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由东城区教委德育科牵头,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德育部统筹,与东城区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心密切配合,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六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体架构,即“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设施建设、课程建设和活动建设”。在此基础上,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近年来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进行相关问题的研讨工作,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折子工程,为学校提供政策及资金保障,用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搭建综合应用平台。

一、启动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打造全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一)搭建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提供科学精准数据

我们认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学生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出现,是心理健康建设工作的重点。为此,东城区教委不断创新,尝试借助心理健康平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多样化的数据分析,通过探索与实践,率先推出独具特色的“六个一”工作体系,即:一项搭载于云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建档平台;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心理大数据监控及预警服务系统;一系列全面、精准的综合报告及专业解读;一项针对不同岗位教师开展的心理骨干专业培训;一项着眼于学校和学生差异,有效提升预警准确性的区域模型校正机制;一间理念先进、满足数据互联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教室。我区在校园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加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优化心理教育管理工作,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支撑数据。

在此基础上,东城区教育系统启动了东城区中小学心理管理系统云平台建设暨起始年级学生心理档案创建工作,利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以及网络平台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测评服务和数据分析,补充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存缺口,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个性、学习认知、心理素质等量表测试,学校可以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个性品质,积极做好心理培训、预警研判、干预辅导等工作。为了统筹区域管理,区教委德育科带领研修学院德育部通过下校调研、筛选合作单位,专家评议并审核合作单位资质及软件证书认定,组织学校主管领导、心理教师前往机构实地体验考察等流程,与阳光易德心理平台,智为心理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

目前,我区绝大部分中小学均可结合学校情况选用适当的心理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专业资源支持。学校可通过测评数据及时了解并记录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能力、个性特长、同伴关系等多个维度和多级指标,全面客观地采集、积累和沉淀学生的成长数据,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问题过程、测试反馈等整个学习链条,以及在各个年级阶段的心理成长轨迹,形成系统化记录,促进学生信息管理的精细化、结构化、模型化。通过大数据模型的构建,找到需要帮助的学生,既包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也包括身心健康存在风险。依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在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中匹配适当的学生服务方案,通过学生援助中心做好帮扶或防治工作。心理健康大数据工作案例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国际智慧教育展组委会评选的“2018智慧校园优秀示范校”称号,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为“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我区多所学校被评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二)建立学生援助中心,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与学生不良行为伴生存在,为了通过改正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现状进行干预,我区积极发挥专门教育学校工作职能,与学区化管理相适应,组织成立了学生援助中心,完成援助中心实施指导意见、工作制度等机制建设。为全面覆盖、统筹管理,援助中心在八个学区对应设置了分中心,通过掌握全区学困生、特需生情况,对学生行为偏差进行提前干预和有效矫治,保证学生完成各教育阶段学习生活。援助中心积极对学生提供法治咨询、心理辅导和不良行为矫治,2019年以来累计帮助、辅导学生千余名。

(三)形成多部门联动态势,借力专家资源解决问题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专业化很强,需要广泛参与的工作,区教委与区卫健委、区妇联等多家单位联动,助力我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区卫健委组织相关医疗机构,聘请北医六院、安定医院的专家在东交民巷小学、培新小学、前门小学、史家小学分校、汇文中学等中小学校为家长和教师开展“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如何提高儿童专注力”“与多动症面对面”等多个方面科普讲座。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有着很大影响,为更加有效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2019年东城区教委召开家校社共育工作推进会,会上改选了东城区家长教师协会,并聘请北师大、首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成为“东城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顾问”。家庭教育服务指导顾问定期为我区教师、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提升面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见心理问题的甄别与疏导能力。2020年以来,我区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培训中也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壮大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力量,提升我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二、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一)发动学校专业力量,开展特色专题活动

我区将“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心理健康活动日”“心理教师基本功展示”等内容打造成东城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在今年5月25日我区针对学生居家学习的特殊情况,邀请专家,分家长、教师、学生三个群体,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家长、老师顺利渡过居家学习时期。全区开展心理健康基础性课题研究项目,针对学生开展特色团体心理拓展活动和针对教师发展的团体拓展活动,28个学校开设有心理课或校本心理课程,特别是一六六中学编写了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全区各中小学进行交流使用,得到了各校的一致好评。各学校通过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排演心理剧,部分学校利用广播、电视台、公众号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等等;特别是在每年的入学季、毕业季,各学校都通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缓解焦虑,迎接新的环境。

(二)加强区域统筹指导,开展特殊时期针对性心理疏导

面对近几年抗击疫情、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东城区教委积极主动作为,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减少居家学习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我委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线上平台、邀请区心理骨干教师讲授针对亲子沟通、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专题课程。与此同时,各学校积极开展各类线上教育活动,加强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疏导学生的紧张情绪,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了我区平稳渡过居家学习时期,保证了学生成长不停步,教师发展不间断。

(三)加强专业理论引领,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东城区长期坚持以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我区依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通识性培训,面向全区中小幼教师举办《教师心理成长的六堂课》等主题课程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教师心育能力。各学校每学年会分别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等进行心理主题学习和研讨活动,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部以引介专家资源、提供优质课程或提供前沿培训信息、资料等方式支持校本培训。区教科院德育部面向全区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专业化、规范化研修活动,搭建学习提高、研讨交流平台,支持教师在校内多形式开展校本培训,促进学校整体心育水平提高。

三、今后工作安排

(一)加强各方协作,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体

东城区将持续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创设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东城区教委在积极促进学校和专科医院、心理专业机构的沟通对接,在青少年出现严重心理疾患需要转诊和专业治疗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干预,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后续治疗不断规范化。

(二)深化家校协同,从小建立宽松的家庭心理氛围

与此同时,东城区启动“家校社·共育 2035”工程,加强学校、社会与家庭的联动,不断帮助核心家庭优化功能,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沟通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父母的基本人格特质纳入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中,进行引导转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拓展线上资源,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状态

东城区教委将继续依托东城区数字德育网,配合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专栏,邀请专家撰写相关科普文章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针对学期伊始、复习备考、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学习习惯养成、缓解身心压力、合理分配时间等相关专题内容,帮助学生、家长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生活。

以上是我委“关于青少年抑郁症早防、早筛、早治的提案”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