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一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2-06-28 11:26    来源:东城区教委

字号:        

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五届第一次会议

4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焦世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学生体育兴趣,增强体魄与竞技精神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答复如下:  

东城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高度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启动青少年“健康·提升2025工程”,多方联动,科学谋划,形成《东城区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各相关委办局为成员的东城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区之力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强大保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目前工作情况

坚持问题导向、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少、运动种类少等问题,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课堂增时提质,体锻协同推进

率先落实北京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小学每周5节,中学4节,高中3节体育课。在增加课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向体育课要质量,拒绝不出汗的体育课。科学监测体育课运动负荷,为每个学区配备2套运动负荷监测设备,全课练习密度30%~60%,靶心率达到120~180次/分。

结合“双减”工作,利用“课后330”时间,重点保障学生体育锻炼。利用信息化平台,翻转课堂,把体育作业带回家。推出抖音版体育项目锻炼指导小视频,开展家庭体育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家庭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实现家校社共育,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锻炼各1小时。

(二)贯通体能训练,推进破零计划

体能是发展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利用适宜的办法,进行体能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一生的健康有促进效果。我区设立体能专项办公室,创建东体能微信公众号,推送体能锻炼方法,实施体能素质“课课练”。

推出“引体破零计划”。引体向上是我区男生测试最差的项目。学生得分低,且选取该项目考试的男生较少。为从根本上突破我区青少年上肢力量薄弱的短板2021年起,从五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开展上肢力量练习,力争在初一年级时学生实现引体向上“零的突破”

(三)开展健康教育,引导自主锻炼

    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家校协同,不断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课程,引入高尔夫、保龄球、滑雪等运动项目,丰富的体育课程内容。开展假期体育作业,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安排假期生活,坚持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通过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奖励与约谈并重,指导学校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2021年东城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8.25%,优秀率达39.98%,位居全市第四,比去年有较大提升。

    (四)优化资源共享,拓展运动场地

利用顺义区后沙峪的古城职高,建成东城区青少年体育综合项目活动中心;加强与东城区“三中心一场馆”、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等优质体育资源合作,挂牌成立青少年“健康·提升2025”工程体育活动基地,为举办区级《标准》测试、阳光体育赛事活动、体育项目体验活动等提供场地支持。开展操场、足球场地修缮工作,2018-2020年修缮操场39块,足球场31块;2021年修缮铺设操场24块。连续四年建设校园季节性冰场,让冰场来到孩子们的身边。

(五)突出特色引领,注入内生动力

发展校园足球。坚持足球从娃娃抓起,与中赫国安男足深度合作,开展足球小比赛项目。连续9年面向幼儿园大班、小学低年级学生举办“快乐少年足球节”。开展网点校超级联赛、联盟校联赛、高中足球邀请赛、八大学区校园足球总决赛等多项赛事,激发学生热爱足球的内生动力。组织足球精英训练营,进一步推进足球后备人才储备和可持续发展。

普及冰雪运动。制定《东城区校园冰雪运动五年行动计划》,推进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整体布局,实现冬奥教育、冰雪运动在全区中小学校全覆盖。2018年在全国及北京市率先将季节性真冰场搬进学校。启动教师冰雪项目专项培训。以旱地冰球为日常抓手,实现冰雪运动的四季体验与常态化全力推动我区青少年冰球的强势发展,重点推进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高山滑雪等竞技体育项目。16万人次青少年上冰上雪,22所学校获评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市级冰雪运动比赛中多次获奖。

(六)赛事多元多层次,全员常态化

竞赛是以体育人和体育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依托体育传统校、特色校,充分发挥第一梯队的示范作用,繁荣校园体育文化。每年开展20余项区级阳光体育赛事,覆盖全区90%以上学校的万余人次学生。2021年起,要求各学校必须参加不少于5次区级阳光赛事活动,纳入学校综合考核指标。建立校级、年级、班级联赛机制,形成“班班赛,人人赛”,让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享受胜利,承担失败,缓解学生心理问题。

二、下一阶段工作措施

 (一)开展运动员和教练员进校园活动

加强体教融合,组织邀请我区培养输送的奥运冠军、优秀运动员进校园活动,传播体育文化、普及项目规则,充分发挥奥运冠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发挥区业余体校和体育俱乐部教练员的专业优势,深入各学校开展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和指导,帮助学校体育老师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竞技体育精神。

(二)持续开展丰富的体育赛事活动

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与区体育局共同举办更多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培养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不断丰富比赛内容和形式,发挥比赛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促进各学校更加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实施面向人人的智慧体育

推出以东城区学生健康管理平台和学生健康成长档案为标志的新型体育模式,加强对学校体育、学生健康的管理,提高体育课质量,突出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在坚持“健康第一,面向全体”的同时,更加精准个体,助力人人提升。

以上是我委对关于提升学生体育兴趣,增强体魄与竞技精神的提案”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6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