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85号建议的答复意见(A类)
任素永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学校设置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2020年9月28日,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科学设置教育教学的整体架构和主要内容,提出各学段具体的教育内容要求,贯彻落实宪法和国家安全法的精神和原则。2021年12月23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发布《北京市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进一步从安全教育课程的课时、专题活动开展方式和次数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做了细化和要求。全面增强大中小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是教育的重要工作,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您在建议中指出:学校安全教育不深入、不系统、不统一的安全教育现状,希望加强公安、交通、司法等部门联动,落实安全教育的建议,为我们今后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拓展了工作思路,对我委进行青少年安全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东城区教委德育科对青少年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工作梳理,我们从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两个方面着手,参照您提出的建议进行答复:
一、东城区青少年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全区大中小学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区教委德育科统筹安排,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有序落实东城区中小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
(一)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为保障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区教委德育科依据《纲要》和《细则》指示精神,详细制定了《东城区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提升爱党爱国情怀”教育主题,明确了各阶段活动内容,提出了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要求,完善了活动相关保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活动实际成效。结合“八五”普法工作,持续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活动,加强对全体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的法律意识培养,强化教师国家安全意识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推动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
4月15日,区教委以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示范校为契机,统筹部署全区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区教育系统评选出了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示范校,工美附中作为区示范校,向全区各中小学介绍了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经验,重点解读了如何将国家安全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文化课程体系相融合的工作模式,为全区各中小学开展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区教委主任向全区布置了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内容,重点强调了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网络安全为保障、以校园安全为基础的东城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区委相关领导充分肯定了教育系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成绩和做法,并就东城区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二)党政牵头挂帅,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安全保护体系
依据《方案》的相关要求,区教委成立了未成年人安全保护领导小组。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担任组长,主管主任担任副组长。教工委宣传部,教委法规科、德育科、中教科、小教科、学前科、职成社科、体卫科、保卫科、人事科等相关科室科长任组员。全面协调未成年人校园安全保护工作,并指导各学校园所建立校长负总责的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有效提升了未成年保护工作水平。结合相关安全教育的法律文件,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先学先做,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结合反恐教育,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召开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的专门会议传达学习“关于做好学生安全反恐除黑主题教育活动的文件”;结合网络安全,东城区和平里第九小学党总支书记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从“意识形态”与“网络安全”两大板块,深入学习信息化时代“安全”的重要性,对“三微一端”提出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要求,确保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三)明确量化要求,确保安全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为保障安全教育课程落实的系统性、实效性,进一步提升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效,区教委定于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日前夕和当日开展相关活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施安全教育内容进课堂;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安全教育的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发、设立校本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各学段、多方面、多层次的安全教育内容安排原则上不少于32课时,每学期应开展一次师生安全教育培训。
(四)强化安全教育宣传,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
充分运用校内宣传条幅、各类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采用动漫科普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易于关注和接受的形式,宣传普及安全常识和常见意外伤害处理等知识,提高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应急避险和自防互救能力。同时依托东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利用家庭教育周末大讲堂、东城区数字德育网等平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督促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对未成年人进行防火、防雷、防电、防溺水、防意外事故等针对性安全教育;大力开展禁毒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禁毒知识竞赛,开展珍爱生命的主题教育;科学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和排查,精准定位,加强关注,及时处理,切实解决。对暑期有外出旅游安排的家庭,做好未成年人安全保护事项的专门提示和提醒,避免前往新冠肺炎疫情风险较高的地区。充分利用班队会、旗下讲话等专题活动,让学生自己讲安全、自己说防护,切实把安全保护意识深入到每名同学心中。
(五)“一校一品 一校一策”,借助国家安全日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各显光彩。利用多种方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教工团支部青年教师为全校师生录制《安全教育--保密故事大家讲》教育视频;东城区前门小学组织152名学生参与“治安处罚法市级主题普法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由团员教师代表向全体师生发出“主动了解国家安全的定义、认识国家安全标识、知道国家安全包含的内容、清楚公民和组织应当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参加国家安全宣传”倡议;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邀请学校“青心草”法治教育工作室法律顾问、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冯丽荣检察官,为同学们带来主题教育微课堂《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能做什么》,组织各班召开“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主题微班会;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反恐怖宣传教育竞答,学习观看《扫黑除恶,我们在路上》《生命重于泰山》等安全教育宣传片。东城区特教学校德育处邀请律师志愿团队的唐向前律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国家安全知识法律课,着力培育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东城区培智学校带领师生开展反恐应急疏散演练和防爆器材的使用讲解及体验活动。
(六)严查严防,强化演练,切实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围绕《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一是管控好管制刀具,坚决杜绝管制刀具进校园,要宣讲管制刀具的危害及要求。二是管控好涉意识形态、不健康内容的图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发现类似图书,一律收缴,追源。三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不游野泳,不打黑车,不闯红灯等,从自我意识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组织一次全体师生演练,积极应对暴恐及自然灾害的伤害,提高师生的逃生自救能力。依靠属地街道、公安、消防、交通、城管、市场监管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清理整治校园周边存在的顽症痼疾,指导学校的消防工作,清理学校周边的无证游商及路边摊贩,落实高峰勤务和护学岗位,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帮助疏解人群,确保学校门前安全。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结合任素永代表关于加强青少年安全教育体系化建设和加强与相关法治部门联动的提升建议,区教委将在以后工作中做如下推进。
(一)完善制度,健全体系,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一是结合我区青少年安全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建设,加强安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结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征,多形式、多角度适时开展安全知识检查;二是加强与市、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联动,依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有序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安全教育读本》(1-9年级)和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涵盖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使用,加强学科融合渗透;三是结合平安校园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拓展学生实践,让安全防范意识入脑入心。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升级青少年安全教育模式
一是依据《纲要》《细则》和《方案》要求,继续加强与公安、交通、消防支队、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联动,结合部门特色和优势,针对性地对安全教育课程、主题活动、师生培训、实践活动、模拟演练等进行设计指导;二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继续打造“一校一品 一校一策”的安全教育特色项目,积累经验,形成案例,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和体验,互通有无,以点成面,创新安全教育课程新模式,做实做细相关工作。
2016年4月15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按照总书记指示,区教委将持续加强全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提升防范意识,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上是我委对“关于在学校设置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