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72号建议的答复意见(A类)
方国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辅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东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心与关爱,对东城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加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辅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对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特别是您认真研读《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了解东城教育现状,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敏锐思考值得我们学习,也对我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十四五”时期,为全面提升东城区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从根本上改善学生成长质量,结合东城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发展实际情况,东城区启动了青少年“健康·提升2025”工程,把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在心理健康培育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力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提升2025”工程提出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由东城区教委德育科牵头,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德育部统筹,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六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体架构,即“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设施建设、课程建设和活动建设”。在此基础上,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近年来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次研讨相关问题,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折子工程,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为学校提供政策及资金保障,用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和搭建综合应用平台。
一、搭建心理健康大数据平台,提供科学精准数据
我们认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学生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出现,是心理健康建设工作的重点。为此,东城区教委不断创新,尝试借助心理健康平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多样化的数据分析,通过探索实践,率先推出独具特色的“六个一”工作体系,即:一项搭载于云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建档平台;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心理大数据监控及预警服务系统;一系列全面、精准的综合报告及专业解读;一项针对不同岗位教师开展的心理骨干专业培训;一项着眼于学校和学生差异,有效提升预警准确性的区域模型校正机制;一间理念先进、满足数据互联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教室。我区在校园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加入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优化心理教育管理工作,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支撑数据。
在此基础上,东城区教育系统启动了东城区中小学心理管理系统云平台建设暨起始年级学生心理档案创建工作,利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以及网络平台形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规范的测评服务和数据分析,补充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存缺口,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个性、学习认知、心理素质等量表测试,学校可以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个性品质,积极做好心理培训、预警研判、干预辅导等工作。为了统筹区域管理,区教委德育科带领研修学院德育部通过下校调研、筛选合作单位,专家评议并审核合作单位资质及软件证书认定,组织学校主管领导、心理教师前往机构实地体验考察等流程,与阳光易德心理平台,智为心理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
目前,我区绝大部分中小学均可结合学校情况选用适当的心理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专业资源支持。学校可通过测评数据及时了解并记录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能力、个性特长、同伴关系等多个维度和多级指标,全面客观地采集、积累和沉淀学生的成长数据,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问题过程、测试反馈等整个学习链条,以及在各个年级阶段的心理成长轨迹,形成系统化记录,促进学生信息管理的精细化、结构化、模型化。通过大数据模型的构建,找到需要帮助的学生,既包括学业上遇到困难的学生,也包括身心健康存在风险的学生。依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在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中匹配适当的学生服务方案,通过学生援助中心做好帮扶或防治工作。心理健康大数据工作案例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国际智慧教育展组委会评选的“2018智慧校园优秀示范校”称号,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为“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我区多所学校被评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二、建立学生援助中心,优化区域资源配置
学生的心理问题经常与学生不良行为伴生存在,为了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对学生心理现状进行干预,我区积极发挥专门教育学校工作职能,与学区化管理相适应,组织成立了学生援助中心,完成援助中心实施指导意见、工作制度等机制建设。为全面覆盖、统筹管理,援助中心在八个学区对应设置了分中心,掌握全区学困生、特需生情况,对学生行为偏差进行提前干预和有效矫治,通过每学期的特需生工作研讨会,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支持和管理,保证学生完成各教育阶段学习生活。援助中心积极对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心理辅导和不良行为矫治,2019年以来累计帮助、辅导学生千余名。
三、开展特色专题活动,改善学生心理状况
我区将“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心理健康活动日”“心理教师基本功展示”等内容打造成东城心理健康教育品牌活动。在今年的5月25日我区针对学生居家学习的特殊情况,邀请专家,分家长、教师、学生三个群体,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学生、家长、老师顺利渡过居家学习时期。全区开展心理健康基础性课题研究项目,针对学生开展特色团体心理拓展活动,针对教师开展团体拓展活动,28个学校开设有心理课或校本心理课程,各学校通过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排演心理剧,部分学校利用广播、电视台、公众号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等等;特别是在每年的入学季、毕业季,各学校都通过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缓解焦虑,迎接新的环境。
四、形成多部门联动态势
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专业化很强,需要广泛参与的工作,区教委与区卫健委、区妇联等多家单位联动,助力我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区卫健委组织相关医疗机构,聘请北医六院、安定医院的专家在东交民巷小学、培新小学、前门小学、史家小学分校、汇文中学等中小学校为家长和教师开展“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如何提高儿童专注力”“与多动症面对面”等多个方面科普讲座。
五、今后工作安排
东城区将持续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创设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东城区教委将积极促进学校和专科医院、心理专业机构的沟通对接,在青少年出现严重心理疾患需要转诊和专业治疗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干预,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后续治疗不断规范化。目前,东城区教委与安定医院联系,计划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由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中心专家团队协助,对我区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和网络咨询邮箱中家长提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解答,针对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超出教师进行心理干预的能力范畴,与医院协商拟开设绿色就诊通道,优化就诊流程。
以上是我委对“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辅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