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
第45号建议的答复意见(A类)
杨立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学龄前儿童入托难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适龄幼儿入园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东城区共有幼儿园(社区办园点)7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3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30所、单位办园和街道办园13所)、民办幼儿园26所(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所)、社区办园点8所。
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期间,东城区建立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益普惠、主体多元、灵活多样、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有效盘活并整合利用多种资源,通过置换职业教育及小学教育部分资源用于学前教育、租赁社会资源举办公办园分园、接收教育服务配套设施开办公办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园、落实专项补助扶持政策,支持非教育部门公办园扩班扩招等方式拓宽办园路径,共增加学位8799个,极大缓解了永外、东四、交道口、和平里、龙潭等地区入园压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及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了北京市的要求,基本满足常住户籍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
(二)东花市南里社区相关情况
东花市南里社区属东花市街道,目前本街道共有6所幼儿园(东城区第二幼儿园、崇文回民幼儿园、大地实验幼儿园、优肯幼儿园、爱加倍幼儿园、伊顿社区办园点),办园形式多样,公办民办并举。其中,东城区第二幼儿园(本园)位于东花市南里社区。近年来,东城区第二幼儿园通过充分挖掘、整合现有房舍空间和使用功能,将原多功能教室改建为班级,最大限度接收幼儿;区教委通过改造花市小学部分教室,建立幼小衔接班,承接东城区第二幼儿园大班幼儿,接受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育,将大班转移后腾出的空间合理利用,增加东城区第二幼儿园小班学位供给。截至6月中旬,东花市南里社区有入园需求的适龄幼儿共有127名(东花市南里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东区共122人,中国强胡同3人,下唐刀胡同2人),其中符合幼儿园优先招生条件的幼儿共有98人(东花市南里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东区共93人,中国强胡同3人,下唐刀胡同2人),已全部被录取;不符合优先招生条件的幼儿29人(东花市南里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东区共29人),本街道其他幼儿园可为其提供充足学位。
为进一步满足此地区幼儿入园需求,东城区将继续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学位供给。一是积极推进大地实验幼儿园转为公办园,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目前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中。二是综合施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园,北京市东城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体育幼儿园办园手续正在办理中,届时可为3-6岁幼儿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三是积极统筹周边资源,进行跨区域联动。东城区崇文回民幼儿园也招收了此社区部分报名幼儿。另外,未被普惠性幼儿园录取的幼儿,还可参加二次补录,届时,东城区天坛南里幼儿园(公办园)、东城区春江幼儿园可为此地区幼儿提供公办学位。
根据东城区公安分局提供的数据,2020年东城区户籍适龄入园幼儿11876人,2021年9204人,2022年8652人,呈下降趋势。在“东城区适龄幼儿入园信息采集服务平台”报名的东城区户籍幼儿人数也呈下降趋势,2020年6732人,2021年5421人,2022年4757人。目前,东城区幼儿园学位仍然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区域存在学位缺口,也有一些区域学位富余,近两年部分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园出现招生不满的情况,非普惠性民办园及社区办园点更突出,部分幼儿园难以生存。今后,东城区将结合人口周期性变化和幼儿入园需求的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坚持公办民办并举,采取多种形式,保持存量、加大增量,做好资源统筹,加快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适龄幼儿入托问题
(一)东城区托育服务现状
截至2021年底,东城区提供托育服务机构15家(含4家市级示范托育机构),提供托位600个。
(二)构建东城特色托育服务体系
1.将托育服务纳入东城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东城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2016年,国家卫健委在十个城市开展了“城市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1万多名受访者中,1/3有托育需求。东城区2020年出生6533人,2021年出生6275人。据此测算,全区托育服务建设目标为构建2300个普惠托位,能基本满足辖区婴幼儿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
2.促进多元发展的服务供给。一是鼓励支持辖区市级示范托育机构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二是鼓励支持辖区内有意愿、有条件的民办和单位幼儿园率先开办托班。经实地调研,拟在东城区卫生健康委第三幼儿园挂牌设立东城区综合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提供50—55个全日托位,招收2至3岁幼儿。同时,鼓励幼儿园在满足3至6岁幼儿入园需求后,积极拓展教室资源开展托育服务;三是鼓励支持辖区内有条件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提供托育服务;四是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规范开展家庭托育服务;五是大力发展社区托育服务。
3.依法履行监管责任。完善托育综合监管体系,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健全行业自律规约,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
以上是我委对“关于学龄前儿童入托难问题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2年6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