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医疗机构一线工作人员关心关爱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持以及对医疗人员关爱。受区政府委托,我单位负责办理您的提案,在关心关爱医疗机构一线工作人员方面,东城区持续从完善制度、政策保障、培训落实、过程监管、文化建设等方面发力,系统化推进东城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完善感控制度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的当下,东城区卫健委强化院感防控工作,从急诊、发热门诊接诊、治疗、职业暴露防护、医疗废物处置、交叉感染预防等全流程制定各类院感防控工作方案和措施,并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落实。
(一)借助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组织线上桌面推演。借助东城区院感质控中心专家力量,组织院感专家对阳性病例或疑似病例到访医院院感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和专业指导,邀请东城区院感质控中心专家对5家新冠隔离点的环境布局、接诊流程等进行现场指导和验收,并在全区推广。
(二)推进分层管理、网格化管理和专项管理常态化。成立网格化院感专家队伍,按照医疗机构区域化、分层管理的原则,院感专家手拉手对驻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至2022年底,对驻区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检查450余次,共计4000余户次。2022年5月起,每月组织院感、护理专家对160个街道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进行全覆盖督导检和现场指导。
(三)重点区域重点管理。对发热门诊、急诊、重症监护、理化检验等职业暴露风险高、负荷重的科室及区域重点管理。从区域环境布局、基础设施配置、基本防护物资保障到医护力量配置、合理排班以及规范操作、技能培训、精准诊疗等方面,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优化流程,提高科室间信息联动和数据共享,降低接触频次。强化重点区域的风险控制,增强重点区域人员管理和提高防范意识,特别是对患者家属、陪护等人员,制定管理办法和线上、线下培训方案,并进行管理,通过信息化监测,即提高诊疗效率又降低暴露风险。借助专家力量,保障重点区域正常运营。
同时,注重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益,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做好当前发热门诊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截止到2022年12月,辖区二级及以上共18家医院均及时建设发热门诊,同时区卫生健康委及时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网站公示了各医院发热门诊开诊时间、地址、服务对象及联系电话等内容。
二、夯实政策保障
(一)统筹落实财政政策保障。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区财政高度关注区属医疗机构的运行发展及人员经费保障,积极统筹各级财力,全面主动落实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工作,同时对医疗机构一线工作人员给予一定比例的经费倾斜支持。
1.落实对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有效运转,区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经费实行全额保障。
2.根据《北京市东城区财政局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东城区区属公立医院财政分类补助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东财发〔2019〕684号)文件精神,根据区属公立医院的类型及运行情况,实行运行经费差异化补助,用于支持区属公立医院运行发展,并由各医院根据自身发展特点统筹管理使用。
3.对于政府绩效及平安建设奖励资金等一次性奖励,原则上由各医院自行承担。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区属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部分医院出现亏损,个别医院甚至存在资金流断裂的情况,为保持医务人员队伍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区财政加大激励保障力度,积极给予区属公立医院特殊时期一次性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并根据医院类型、功能定位、运行情况等给予不同比例的倾斜负担。
4.根据中央、市级有关文件要求,区财政及时落实对医务人员的临时性工作补助、慰问补助经费等相关经费补助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医疗机构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
下一步,区财政将按照市有关财政卫生健康投入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实施完善《东城区区属公立医院财政分类补助预算管理办法(试行)》(东财发〔2019〕684号),并继续落实对医疗机构一线工作人员的各项补助政策。
(二)优化人才发展政策。遵循卫生行业特点和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律,以健康北京建设为主线,落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与医疗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职称评聘机制,实施分类评聘,重视业绩和贡献,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完善分级分类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给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政策倾斜,并探索对表现突出的编外人员在招录进编时予以重点考虑。
(三)提供工资待遇政策保障。横向对标,目前我区卫健委体系绩效工资人均总额为73118元/年,经对比,我区卫健委体系绩效工资水平与其他城区基本持平。2022年3月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为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的相关人员一次性核增绩效工资2万元及其他相关津补贴均已审批并发放到位。对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人员除按要求发放上级给予的补助,医院也给予相应的补贴,对职工进行激励。
(四)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北京市东城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两个允许”。2018年已在普仁医院进行试点,并取得良好开端,在总结普仁医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区属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综合考察德、能、勤、绩、廉,与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绩效等情况相结合,探索分类分级绩效制度,向高风险、高强度、高层次人才和有突出成绩的医务工作人员特别是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倾斜,向人民群众急需、专业人才短缺的岗位倾斜,科学适当拉开差距,激发工作热情。完善内部绩效分配,树立正确办医导向,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探索员额制管理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合理保障,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营造关爱文化
(一)借助新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健康东城”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宣传专刊,积极推进与中国青年报、学习强国、新东城报等各大媒体开展深度合作,为做好医务人员特色采访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完成青年故事、百年荣光——青心向党、每月一星等系列典型人物宣传专刊百余期,在疫情期间发布“与病毒赛跑,凸显白衣战士‘硬核’力量”、“冬奥保障背后的故事”、“白衣天使助力冬奥”、“致敬可敬又可爱的东城疾控人”、“征尘未洗再出发”、“奋战在一线”等致敬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宣传报道,持续有力树立白衣天使形象,营造尊医重卫、共享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借助重大庆典,表彰先进。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始终坚持做好对医疗机构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关爱。每年东城区卫生健康委都组织辖区医疗机构开展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医师节表彰活动,颂扬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组织各医疗机构开展优秀个人和优秀团体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表彰优秀,为获奖的医务人员、团队制作并颁发精美奖杯,爱心奖牌、获奖证书,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报道。每年在“5.12”国际护士、医师节期间,东城区政府、东城区卫生健康委领导班子分别到各医疗机构对医务工作者进行慰问,为他们送上祝福,感谢医务工作者和家人们为东城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三)开展新时代多彩活动。为提高医护人员幸福感,定期组织开展“护士节高尔夫文化及高尔夫运动体验活动”、“医师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表彰大会”等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
(四)保障心理健康服务。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不断推进健全东城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探索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的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多维度的服务通道。
1.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建立并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010-64617332),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成立了“心理援助热线专家组”,为来电人员提供及时、有效地帮助。
2.建立健全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推出集心理科普、训练、测评、热线援助等功能为一体的心理服务公众号“东城心理健康”,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网络,为医务人员增添更加丰富的心理科普知识。
3.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体检与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暖翼微信小程序),东城区心理健康体检平台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和评估。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执业医师组成专业工作团队,通过“暖心驿站”心理健康服务现场对医务人员提供心理咨询、疏导等心理援助工作。
4.开展主题课程讲座。区精保院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分别开展了主题为“疫情背景下的职场减压”和“压力应对和情绪管理”的课程,维护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保障抗疫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筑牢首都公共卫生安全的坚固屏障。
(五)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2022年,工会多批次、多层次、全覆盖开展系统职工慰问工作,切实让职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设立疫情专项经费,在突发疫情期间,以流调人员、隔离点、大规模核酸采集及重点单位防控一线人员,进行多轮慰问,同时,以组织解压拓展、线上心理课程等方式,加强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全年共计支出近140万元。持续做好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难送帮扶等慰问工作,为系统近7000名职工办理职工互助保险,最大限度保障了职工身心健康。
四、下一步工作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关心关爱医护人员,营造尊医重卫、共享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医护人员幸福感,才能留住人才,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东城区卫健委将常态化开展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各项工作,把常规工作标准化,特色工作亮点化,协调各单位,号召全社会,持续推进医疗健康事业发展。以党建为引领,统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根据新形势下疫情发展和国家统一部署,动态调整和优化相应制度和应急预防,规划前置,借助大数据和信息化,主动识别和应对风险;二是全面落实各级文件精神,以清单式推进,确保各项关爱尽快落实到细处;三是注重挖掘典型和树立榜样,凝聚榜样的力量,形成以点带面的积极势头;四是定期开展调研,准确把握医护人员需要,精准施策。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3年5月29日
主要领导签发:曾文军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刘琼 64000107
委员意见:非常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