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五届二次会议第96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3-07-18 14:54    来源:东城区卫生健康委

字号:        

乐拯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东城区卫健委卫生工作的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为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的提案已收悉,我委对提案高度重视,并组织各有关部门和科室就提议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因时因势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应对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进入2023年各地新冠疫情呈现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自1月8日实施“乙类乙管”以来,面对新的疫情防控要求,多地及时优化调整防控措施。针对您提案中提出的“为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的建议,巩固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东城区按照国家及北京市要求,坚决落实细化“乙类乙管”的各项措施,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重点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强疫情常态化监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工作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细化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新冠病毒聚集性疫情风险,我区防控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株输入监测与防范聚集性疫情工作的通知》(东防办发〔2023〕7号)。文件强调,要强化境外输入新型变异株监测,强化阳性人员报告流程及聚集性疫情处置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疫情防控行业监管责任,指导行业内各集体单位积极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开展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

按照市级要求开展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开展阳性率和变异株构成监测,监控疫情发展态势、疫情高峰及波及范围,及时探测异常信号。

2.强化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

对区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培训,指导辖区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做好发热病例排查检测和信息登记,加强督导落实,强化质量控制,切实提高新冠病毒传染病相关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好监测预警工作。

3.做好个案调查

按照国家及市级要求,在新冠病毒变异株检测中如发现首次报告的、重点关注的国际流行毒株,都会进行感染个案调查、核心密接调查,并开展风险研判,一旦发现传播力、致病力或毒力增强的新型变异株,将及时按照相关方案采取措施,谨防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二、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坚持因时因势、优化调整,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所在,是扎实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实践。我们必须坚持科学防控疫情,把握病毒传播的客观规律,做好精准防控,发展经济保驾护航

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和市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根据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和新的阶段特点,按照“乙类乙管”防控要求,进一步优化指挥体系,重点强化平急转换机制,坚持科学防控的同时,确保应急状态下第一时间激活指挥体系,为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打好坚实基础。

三、动员社区各方力量参与基层社区治理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区民政局指导各街道迅速调整工作方向结合实际情况,一手抓参与主体培育,一手抓动员体系搭建,广泛动员社区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助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培育参与主体方面,用好民情日记和五民工法,深入发掘培育政治素质过硬、组织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带头人;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等方式,将各类社会主体和居民群众有效组织起来,将分散在社会各层面的资源和力量有效凝聚起来,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在动员体系搭建方面,不断建设和发挥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议事厅等平台作用。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组织专题会议,以解决社区重点难点问题为抓手,研究资源共享和社区共建等。依托社区议事厅、小院议事厅等协商平台,开“月月有协商、人人会协商”社区协商活动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物业管理、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民生“关键小事”,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关注和参与社区事务。通过开展示范创建,不断健全完善“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搭平台、建机制、给方法、育能力等手段,解决了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区协商治理的成功案例。

四、发挥媒体舆论宣传作用,多渠道加强健康教育

区健康教育所作为辖区健康教育业务指导单位,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及微信公众号、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作用。

一是积极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撰写不同行业针对性疫情防控手册,开展健康素养提升及首都市民卫生健康公约的推广,协调二级网络开展互动,形成共振,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公众科学预防传染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卫生防病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通过健康东城公众号、新浪官微“健康伴您同行”栏目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满足公众对健康科普知识的需求,有效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

二是会同卫生系统各单位积极推动健康科普媒体矩阵,把握宣传的舆论导向,及时对谣言进行辟谣。对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各类人群的心理调适、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信息公告等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转载,用科学方法提醒公众理性应对,克服焦虑、恐慌情绪的产生。

五、弘扬中医文化,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科学把握突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特征、演变特点与防治规律,是我们医疗卫生行业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呼吸道病毒,奥密克戎病毒株传染性强,重症发病率与病死率降低,抗疫三年来,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疫情的防控救治,在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作用,有效降低冠状病毒感染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是防控病毒感染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多措并举,为疫情防控贡献中医智慧与力量

一是强化中医药预防性投药。东城区认真落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中医药预防性投药各项工作要求,制定并下发了《东城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性投药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投放主体、投放方式、经费来源、工作要求,及时、规范开展集中隔离点等重点人群中药预防性投药工作。

二是乙类甲管过渡期间,辖区中医医疗机构发挥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优势,研发应对新冠病毒中药防治方,内服外调,中医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充分发挥优势,研制相关协定处方12种,按照就诊患者不同症状调配中成药16种,不断满足辖区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社区卫生发挥网底作用,充分发挥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补充作用,为居民提供相关中成药的饮片处方,制定中药饮片协定处方,缓解药品供应不足问题。

(二)以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东城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认真贯彻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和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

一是制订了《东城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了24项工作任务,细化梳理了50项工作项目,明确具体分工和时间节点,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和保障措施。

二是充分发挥辖区中医药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召开了东城区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紫金健康”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

三是高度重视委属中医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建设。2021年和平里医院儿科、隆福医院康复科、鼓楼中医医院康复科、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获评北京市“中医特色科室”。2022年和平里医院儿科;鼓楼中医医院骨伤科、皮肤科、肿瘤科;隆福医院心血管科等五个科室进入首批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名单。

六、下一步工作

今后我委继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同相关部门统筹兼顾各方资源,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坚持疫情监测预警,深化舆论宣传力量,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区域中医药发展政策和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等手段,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为疫情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最后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23日   

 

 

 

主要领导签发:曾文军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张晓枫  64068351 

委员意见:非常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