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五届一次会议第20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2-07-12 10:26    来源:

字号:        

董杰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划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积极推动《东城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落实,坚持务实创新、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紧紧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战略定位,积极适应核心区城市总规调整及卫生需求状况变化的新形势,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卫生健康资源,把握“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借势发展、错位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辖区资源,建立以区级医疗中心和区属公立医院为重点,辖区内优质大型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专科、康复、护理等机构为补充的完整有序、公平可及的诊疗体系。加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在重点领域的配置,建设高水平的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主体,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整合、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二、持续推进分级诊疗

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重要载体,对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体系服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东城区卫生健康委积极落实国家及北京市相关工作部署,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将驻区所有三级医院、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东城区医联体建设体系内,在完成综合医疗医联体全覆盖的同时,建立专科医联体作为优势互补。目前,东城区共建有6家综合医联体、6家专科医联体。同时积极探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建立了以东直门医院为核心、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为主体、东城区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紧密型医联体。2021年,东城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被确定为十三五期间分级诊疗典型案例。各医联体在工作中形成以专家下沉、培训进修、双向转诊、学术科研为主要途径的合作模式,以科室为合作单元,全方面满足居民看病就医需求,推动东城区分级诊疗工作。

2018年8月,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现状,探索建立东城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医学检验(病理)中心,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助推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两个区域医学共享中心通过三年建设,已初步成型。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放射拍片、心电图检查、抽血检验等,可通过网络、物流等将图像、标本传到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区医学检验中心,由医院完成诊断,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即可打印诊断报告,使患者就近享受高质量、同质化的医疗服务。目前,区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已覆盖辖区54个基层医疗机构,完成1331例远程诊断。区医学检验中心已覆盖辖区16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放133项检测,完成54904例样本检测。

2021年7月,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统一工作部署,东城区加快推进基层预约转诊工作,督促综合医联体内的核心医院和其他三级医院保留一定比例的号源向基层倾斜,引导居民基层首诊。目前,东城区5家综合医联体核心医院(除部队医院)及3家区属三级医院全部与北京市“基层卫生预约转诊服务平台”完成对接,满足号源投放条件,并开始投放转诊号源,各医院在平台上投放的号源比例均不低于总号源量的30%,其中专家号源均不低于50%。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将根据市级部署安排,持续推进东城区基层预约转诊工作,使群众切身体会基层预约转诊的好处与便利,促进有序就医格局形成。

三、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东城区已初步建成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在全区已有卫生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托东城区资源中心云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联通全部区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家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健康档案、电子病历、PACS、心电信息采集以及医疗业务协同(诊间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电子病历调阅)和决策支持功能,消除了机构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互联互通。

依托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北京医院医联体,实现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北京医院三级架构互联互通,开通预约挂号功能;在东城区医联体成员单位协同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连接东城区医联体成员单位,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整合就诊信息、健康体检结果、检验检查结果等数据,为更好地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并实施精准化管理提供保障。

四、推进医保政策完善

按照《关于发挥医保调节作用推进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6〕219号)文件明确,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好转诊、转院医保报销政策,促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北京市现行政策:一是参保人员在门诊就医时,因病情需要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转诊的,由医师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院)单》,经定点医疗机构核准并将转诊信息写入社保卡内后,在转诊期限内转往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均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二是参保人员在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之间转院治疗的,由主管医师填写《北京市医疗保险转诊(院)单》,经定点医疗机构核准,转出后24小时内在转往的定点医疗机构按“转入院”办理入院手续,发生的医疗费用按连续住院计算,在一个结算周期内只收取一次起付线。三是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机构建立的治疗性家庭病床,发生的医疗费用均可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起付线减半,进一步降低参保人员的个人医药费负担。因病情需要,由治疗性家庭病床转往社区卫生机构或大医院住院,以及由大医院转往社区卫生机构建立治疗性家庭病床的,可执行住院转院相关规定。四是为进一步方便百姓就医,对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居家上门医疗服务有关问题的批复的通知》(京卫医字〔2016〕126号)等文件要求,通过巡诊等方式开展居家上门医疗服务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由医保基金予以支付。定点医疗机构应为参保人员做好医疗费用结算服务。

目前北京医保政策由北京市医保局统一制定,区医保局不具备政策制定权限。下一步,区医保局将注重加强与政策制定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此类工作的关注力度,协助推动北京市医疗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五、探索建设健康联合体

2021年确定东城区等四个区为北京市健康联合体建设试点,东城区高度重视,坚持高位统筹,区委书记孙新军主持召开的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东城区建设方案,并以区政府办名义印发《东城区健康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东政办发〔2021〕13号),明确建设主要任务、明确责任时限,推动建成具有东城特色的健康联合体。

坚持政府主导,成立东城区健康联合体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卫生、医保、教育、体育等十一个委办局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协调议事机制,定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以北京市普仁医院为核心,成立“一小”健康联合体理事会,健康联合体各参与单位为成员单位;北京市普仁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设立办公室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落实领导小组和理事会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健康联合体日常工作。建设方案印发后,各单位积极落实,六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焦健康问题积极实施干预、健康共治共管模式建设取得成效等。试点推进同时,发现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健康管理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进迟缓、院内制剂流通使用需政策支持等。

六、加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

医疗机构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城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设有疾控处(科),综合协调医疗机构落实公共卫生任务。辖区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门诊等,发挥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履行传染病、慢性病、食源性疾病、死因监测、精神疾病等疾病防治。区卫生健康委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卫健系统千分制考核,并组织区疾控中心定期对属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和指导,重点检查公共卫生管理职责、运行机制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防融合培训方案(2020年-2022年)》工作安排,区卫健委积极组织有关单位参加2021年、2022年医防融合培训。各单位踊跃报名:其中委属6家二、三级医疗机构21名临床医务人员、区疾控中心10名公卫医师被录取。1名临床医务人员及6名公卫人员已完成培训,其他被录取学员将按基地教学安排陆续参加培训。截至目前,东城区已完成公共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间医防融合交叉培训的三年工作目标。

加强传染病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创新“1+40+3”监督执法工作机制,破解“哨点”疫情防控难点,狠抓小型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薄弱环节,通过约谈、通报、行政处罚等手段,强化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将监督检查情况定期点名通报各医疗机构,加强自查整改,引以为戒。同时,与委医政部门共享信息,协同监管,形成闭环,不留死角。合力督促各医疗机构树立疫情防控的底线意识和红线思维,及时发现和弥补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方面的隐患漏洞,切实提高各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能力,保护就诊患者健康安全。

七、促进医教研协调发展

医教研协同发展能够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东城区借助丰富的医疗资源、依托已建立的医联体,以重点专科建设为主线、以横向合作为手段,在学科临床诊疗能力、专项人才培养、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科研合作与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间医教研协同发展模式。通过理论授课、实际手术操作培训、定期轮转培训、疑难危重病人会诊等方式,加强临床带教工作;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成为北京医院安宁疗护实践基地;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医院合作完成的一实验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隆福医院正与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开展一科技部项目;北京市第六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建立医联体神经医学中心及神经调控程控中心;北京市普仁医院成为北京医院医联体胆石症微创诊疗中心、肾脏疾病诊治中心等中心的成员单位;各医院加强与社区合作,定期派专家下社区培训或出诊,把健康送到社区居民身边。我委将进一步利用辖区优质资源,在做好单位自身医教研共同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医疗机构间医教研合作,努力做到专家共享、临床共享、教学共享、科研共享,实现医联体合作医院间的同质化管理,医教研协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规范的诊疗,促进群众获得连续的健康服务。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完善和改进不足。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6月16日

                     

主要领导签发:曾文军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 彭丽媛 64026707

委员意见: 非常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