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性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构建东城慢病研究社区 促进健康联合体建设的提案 ”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提案中提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慢性病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2021年末东城区常住人口70.9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19%。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4.16岁,总死亡率为7.97‰,比2020年上升了5.09%。2021年东城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占全部死亡的70.83%。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四类主要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早死概率为8.87%。慢性病防控需要政府领导下集中资源、整合各界力量、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我区自2014年底被国家授予“第三批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调动社会和个人参与防治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东城区贯穿“关爱生命、促进健康”这条主线,深挖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资源优势,探索打造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在传统的健康教育、慢病防控、健康管理、健身行动中融入中医药元素,凸显中医药在慢性病综合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将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健康发展作为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的重要补充,实现了健康城市建设框架下的大融合、大发展,创建了以“以呵护生命全周期健康为目标,以社区为基础、政策为引导、信息化为支撑,将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传统的慢性病防控手段相结合,以实施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十年规划为引领,全面推动政府、部门、社会、个人围绕健康开展工作,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和谐发展”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探索,创新机制、完善模式、优化流程,落实“一调整、二固定、三协同、四拓展、五智慧”服务措施,促进家医签约精准服务。共组建249个家医团队,累计签约27.2万人,签约率38.35%,重点人群签约15.77万人,签约率99.5%,实现了应签尽签、愿签尽签。在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方面,不断完善“三级五方联动、分类精准供给”的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形成以“居家老年人为中心、医养结合为重点、专业运营为突破、标准体系为保障”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二级医院为支撑、三级医院为技术引领、社会力量为补充、信息化为手段,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保健、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区”和“国家失能失智干预试点区”建设,推进老年友善医院全覆盖,构建以北京市隆福医院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区域医疗机构为骨干、社会医疗机构为补充,建立“友善精准”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截止2021年底,东城区共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72家,惠及约18.9万人。
此外,为深入推进“健康东城”建设,践行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探索深化医改贯通路径,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健康服务综合能力,我区于2021年开始尝试性以0-18岁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服务为切入点,开展东城区特色健康联合体试点工作。该项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分析利用现有健康监测系统和健康白皮书有关数据,抓住“一小”疾病预防、救治和康复的重大问题、关键领域深入研究对策,推动解决“一小”健康成长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健康联合体试点建设,畅通“一小”疾病诊疗防治渠道,使视力不良、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心理健康问题达到有效干预。建立“一小”常见病救治标准化门诊、健康监测筛查、重大疾病救治、康复、心理干预等中心。通过“区域联动”提高区域内外健康资源利用度、参与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一小”提供连续、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以区域医联体建设为基础,兼顾医联体建设体系功能,紧密围绕“一小”人群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核心任务,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建立共享机制,提升健康管理与服务效率。
下一步,东城区要继续深入贯彻《“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要求,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从健康影响因素入手,聚焦重点人群和责任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持续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东城区将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思想,围绕“一小”全区域、全成长周期、全链条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核心,整合优质健康资源,搭建共建、共享平台,探索健康联合体建设有效途径;以“医防融合、体医融合、医教融合”模式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模式转变;实施以功能定机构、以服务定责权、以考核定绩效的制度改革,提升“一小”人群健康水平。增强区域居民幸福感,有力推动“幸福东城”建设。
以上回复,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感谢您的建议,期待多方共同努力推动东城区居民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联合体”管理新模式,推进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
2022年6月16日
主要领导签发:曾文军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戴颖 13122821267
委员意见:非常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