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澜代表:
您关于东城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的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积极办理,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主体与客体统筹推进
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构建“一办十组”工作构架,成员单位包括全区45个部门及街道、管委会,凝聚“全区一盘棋”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市级和区级任务落地落实。构建“1+5”工作推进体系,出台1个《实施方案》,制定项目、任务、政策、企业、活动五个清单,明确主责单位与配合部门,坚持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22年的5个重点项目、21项重点任务启动率100%;开展全媒体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工作成果影响力。
二、细化年度指标任务,绘制“工程创新蓝图”
召开东城区第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进展,部署2022年工作任务,审议通过《东城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组建方案》《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年度任务,并形成任务分解表,细化到部门,定期督促任务进展。高标准推进全区重点商圈建设及品质提升工作,由区商务局牵头研究制定了《东城区2022年商圈建设发展工作方案》,制定了各商圈“一圈一策”工作方案,王府井商圈推动文商旅科赋能消费升级;前门商圈打造“老字号+国潮”传统文化消费区;崇外商圈着力打造体现首都文化风貌、展现中国发展成就、衔接国际高端资源的新型消费地标;隆福寺商圈隆福寺项目二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东直门商圈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枢纽商业新标杆的工作定位,推进交通枢纽项目,五大商圈美好蓝图加快绘制。
三、聚力资源配置,升级创新举措
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积极对接科技创新企业,探索布局元宇宙王府井赛道,完成重点楼宇孪生空间扫图,落实大数据对接和5G交互应用落地。发展楼宇经济,集聚产业资源。编制王府井地区招商手册,通过信息共享、政策宣传,吸纳优质资源,促进招优引强,推动东方广场打造特色楼宇。坚持稳存量、扩增量,稳发展、提效能,紧抓财源建设,精准留企护税。建设国际时尚消费品牌矩阵。2022年一季度新引入实体首店38家,其中时尚消费类品牌14家,主要分布在王府井商圈。其中119岁的百年老店东安市场于1月19日重新试营业,这是东安市场近23年来最大规模的转型提升。改造后的东安市场从传统百货商场变身沉浸式买手制百货,引入了超600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独立设计师品牌和高街潮牌,其中近半数品牌首次进驻中国大陆市场。首店成为东安市场改造之后的独特之处。其中,NANUSHKA等11个品牌为北京首家独立门店。
四、发展国潮国风,去同质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前门大街引入国潮大白兔奶糖体验店、宇飞牛肉面、京东便利店等一批具有良好品质、文化特色突出、具有体验式消费引领作用的国潮主力品牌。其中,双合盛精酿啤酒吧及中茶无人茶室的入驻,实现街区全国首店及老字号业态创新场景打造,下一步还将吸引更多首店、旗舰店、沉浸式场景体验店入驻。
老字号守正创新方面,一是“东来顺”、“御食园”、“亿兆百货”、“长春堂”等一批老字号店面通过装修改造完成升级亮相,不断增强消费者进店体验感;二是宫宴在原沉浸式餐饮体验基础上,新增“须尽欢”、“艺术馆”等互动光影艺术展示;故宫文创通过智能显示屏动态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原景重现“三希堂”等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新消费年轻客群;拥有15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全聚德前门店全新推出品味光影主题餐厅,通过光影技术构建顾客沉浸式体验氛围,展现老字号、新北京文化脉络。三是打造“四联美发博物馆”、盛锡福帽子博物馆、广誉远中药博物馆、二锅头博物馆、天乐园京剧博物馆、荣宝斋沉浸式体验研学馆等一批老字号新场景空间。同时扶持韩美林、朱炳仁、杨菲等一批技艺精良的非遗传承匠人在前门创立文创工作室、艺术体验店,使传统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