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片区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东城区是北京市博物馆资源最丰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截至2021年末,东城区有备案博物馆37家,占全市备案博物馆近五分之一。每10万人平均拥有4.4家博物馆,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居于全市之首。同时,东城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祥地,红色文化是东城区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辖区有17处文物保护单位进入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与载体,面向公众展陈文物之余,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尤其重要,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校外补充阵地。
近年来,东城区在挖掘红色文物价值、推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深挖文物价值,拓展红色资源
2021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革命文物名录公布为契机,北大红楼、陈独秀故居、中法大学、京师大学堂都深挖革命文物价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进行展陈提升。在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院,举办“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创建过程;在《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原景重现《觉醒年代》,以“小而精”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依托“党史e起学”微信小程序“党史游学地图”版块,可以开展寻访活动,完成各条线路的答题闯关、上传合影照片等趣味游戏活动,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参与感。2022年3月,北大红楼保护展示工程、“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专题展览,在获得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二、利用社会资源,丰富美育内涵
东城区坚持“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增强师生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为抓手,努力建立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美育工作体系、美育网络和实践活动平台。
2017年东城区教委就建立了社会资源的评审考核机制,建立了资源台账,对社会资源单位实施动态管理,每年聘请市区两级校内、校外业务专家、法律顾问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教育资质、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办公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审核,确保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截至目前,“东城区中小学课外活动计划资源库”内有艺术类资源单位38家,今年又引入了8家专业院团进入到东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中,其中就包括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和艺术院团。
三、促进馆校联合,开展实践教学
近年来,东城区还推动学校与博物馆加强联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灯市口小学、府学胡同小学、东城区少年宫以及崇文少年宫都积极联动,通过参观馆藏作品、学生作品馆内展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展公益活动、师资培训等形式,实现中国美术馆与学校美育工作的有机融合。特别是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和灯市口小学,积极与中国美术馆互动互联,效果良好,被授予“中国美术馆美育基地”。史家教育集团还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日常课程教学,带领青少年走近博物馆进行探究学习。国家博物馆与特教学校通过云端召开了“甲骨文中的动植物——国博与特教学校手拉手”活动,共同探秘甲骨文中的动植物。在国博社会教育部专业教师的讲解与耐心指导下,同学们了解了甲骨文的知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还有袁崇焕祠、于谦祠、文天祥祠、老舍故居、茅盾故居等文保单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青少年通过对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的了解,感受到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变的是人民对人的高贵品德和“正能量”价值观的景仰,起到了很好的实践教学作用。
四、发挥资源优势,赓续红色基因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工作方案精神,加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思想宣传教育,配合北京市教委“四个一”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纪念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开发了《走进北大红楼》等中小学生课程、学案,使“七个一”教育活动更加真实有效有趣,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参与感,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同时,配合“双减”工作,与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等学校建立了志愿服务协同机制,发挥党史资源优势,进行志愿讲解服务,让同学们能够在课堂与实践活动中学习党史、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五、制作线上节目,云上学习党史
在当前全社会对线上资源普遍需求度更高的情况下,东城区各博物馆也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教宣传方式,制作了看、听、学全方位云上学文化学党史节目。
例如,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发了“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线上云展,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发布,全景式展现北大红楼红色资源。该展览依托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陈列,观众可通过“北大红楼”微信公众号,以全景式展现、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进行线上云观展。
针对青少年群体,还推出“北大红楼读书会”系列活动项目。利用北大红楼旧址特有的红色革命资源优势,与北京广播电视台“听听FM”开展深化合作,策划推出“北大红楼读书会”系列活动项目,主要针对青少年群体。节目围绕采取参观讲解、名师授课品读原著、学生朗读相结合的形式,每一期都会邀请不同学校的同学,把党史学习教育“搬”进旧址,强化“沉浸式”体验和现场教学,为青少年读书了解党史创造更好的环境。
同时,纪念馆也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例如:
在国际博物馆日,纪念馆联合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场馆9处旧址,开展“信仰的力量”——“云”游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专题活动,采取“云”游的方式带领观众参观主题展。
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纪念馆参加了东城区妇联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的“少年儿童心向党 博物馆里看东城”——庆“六一”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直播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厚植广大少年儿童知党爱党的家国情怀。
除此之外还通过“红色星期三——百家馆校革命文物周周讲”系列专栏第4期网络课程活动、北京市文汇中学“百年峥嵘学团史 五四奋进新征程” 线上直播主题教育活动等等,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党史,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下一步东城区还将继续深入挖掘区内红色资源内涵、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进一步拓展主题展览线上呈现内容,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教宣传方式,优化公众体验,推动中小学与博物馆积极对接加强互动,持续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