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十五届第一次会议第29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2-06-27 17:28    来源:

字号:        

肖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立足东城区定位 增强区财源建设势能的提案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东城区上市企业培育情况

(一)上市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东城区在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合计87家次。其中境内外主要板块上市企业27家,包括A股上市企业26家(主板20家,创业板5家,科创板1家),美股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0家(创新层13户,精选层1户)。上市企业数量全市排名第四,上市挂牌企业总数全市排名第五。

(二)东城区支持上市企业发展情况

一是加大政策保障力度。2014年我区首次发布《东城区关于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的若干意见》,从政策、服务和资金等方面助力企业登录资本市场。随着为更贴切上市服务发展的需要,2021年2月重新修订更符合新时期企业上市服务的措施和政策,基本涵盖企业上市服务的全流程,企业可最高申请600万元奖励。2011年-2021年期间,针对企业不同上市进程开展政策扶持,累计奖励企业111家次,奖励资金共计1.4亿元。

二是建立综合服务体系。以市场发展、政策保障、企业需求为标准,逐年制定东城区上市企业服务工作计划,主动对接跟踪企业服务事项和措施;从跟踪上市企业进展、经营状况和企业上市后存在的风险问题,逐步建立东城区上市企业跟踪监测机制;组建由政府、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机构等上市挂牌服务机构组成的沟通辅导服务平台,从政策解读、公司改制、中介服务、券商辅导等方面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2020-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东城区仍有6家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6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达60.72亿元,同比增长7%。

三是加大政务保障力度。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区金融办牵头,协调区属、市属单位为企业合规证明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同时主动上门与市金融局、市证监局、上交所北京基地、深交所北京中心和北交所组委会沟通企业上市进展,为企业冲击资本市场争取宝贵时间。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区金融办联合中介机构,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帮助企业解决在上市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四是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库。经过努力,目前我们的上市储备库企业已达201家。根据预估的上市时间等要素,将其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共21家,主要包括9家已申报材料企业和8家基础层、创新层基本满足北交所标准企业,有可能在3年内登陆各交易所的重点企业。第二梯队共35家,主要为财务数据接近北交所上市条件的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企业和融资轮次为C轮左右的企业,有较大概率在5年内登陆各交易所。第三梯队共145家,主要为专精特新企业和融资轮次为A、B轮的企业,有潜力用5年以上的时间内快速成长并上市的企业。目前第一梯队21家重点后备企业,已经全部实地走访和上门服务完毕。下一步我们将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和特点,开展资源对接、政策指导等服务,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全面落实蔡奇书记到东城调研指示精神,以首善标准做好十四五时期东城区上市工作,充分利用北交所新建的优势,支持和培育更多的区内优秀企业挂牌上市,为资本市场持续输送优质企业资源。树立近、中、远期企业上市目标,建立第一、第二、第三梯队上市企业后备库,建设东城区企业上市服务平台,完善金融办、科信局、文促中心等行业主管部门跟进服务机制,根据企业所处不同阶段,进行分层次企业培育和精准服务。

一是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培育。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拟上市培育服务机制,实现对拟上市企业的动态管理,确定近、中、远期培育对象,实施集中入库、批量改制、统一培育,重点支持后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财务制度、加快上市进程。特别是对拟上市企业重点开展融资服务、监管对接、政策指导等专项服务,推动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力争每年推动3家企业在各主要交易所上市,到十四五末,我区上市挂牌企业总数突破100家。

二是做好已上市跟踪服务。对于已成功上市的企业,发挥紫金服务优势,从税务、营收、公开数据、交易所服务等角度跟踪企业发展状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完善企业风险评估机制,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和专业、优质的资本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为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是做好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准备。针对今年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状况,按照市金融局的有关要求,主动对接辖区注册在境外的上市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评估风险状况、沟通回归境内上市的意愿,做到关口前移,努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确保企业回归境内上市落户北京东城。

二、东城区涵养中小微企业工作情况

(一)中小微企业财源总体情况

2022年1-4月,东城区62402户中小微企业共实现税费收入243.44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区级税费收入56.61亿元,同比增长8.91%。

分行业类型看,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收入贡献位居各行业前四位,对收入贡献近八成,收入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1.28%、-0.75%、26.71%和19.97%。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收入增长64.95%,增收趋势明显;民营企业收入下降5.23%,但民营企业收入占比仍达到55.45%,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外资企业增长13.67%,增幅高于全区中小微企业增幅平均值。

分税收规模看,全区中小微企业可划分五个级距,五千万元以上企业共10户,户数占比0.02%;五千万以下二千万以上企业共31户,户数占比0.05%;二千万以下千万以上级别企业共30户,户数占比0.05%;千万以下百万以上企业559户,户数占比0.90%,百万元以下企业共61772户,户数占比98.99%。

(二)东城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一是深入研究制定政策,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东城区围绕中小企业的需求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有效实现激发活力和助企纾困并举。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由北京市东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东城区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并扎实开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工作。为推进落实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工作,区财政部门与金融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东城区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司法部门成立东城区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编写《疫情期间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市场部门成立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印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修订)的通知,全力推动中小企业诚信建设;规自部门编制《中关村东城园构建高精尖产业用地管理办法》,明确产业用地适用范围和土地供应路径;金融部门印发《东城区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东城区关于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的若干措施》(修订版)。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我区中小企业稳中求进、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全面落实服务保障,助力企业渡过难关。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为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制定疫情期间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4项,涉及具体支持政策措施78条。截至2021年底,通过免、缓、奖、补、贷等方式助力企业纾困减负,撬动助企资金超200亿元,惠及企业4万余家,各类主体为企业减免房租超4亿元。缓解中小企业劳动用工成本,发放以训稳岗、以工代训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资金5,516万元,提供用人单位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404家次,拨付资金2,354万元。审核失业保险费返还20856家企业,涉及职工53.8万人,拨付资金1.12亿元。2022年,东城区对照分解市级4方面18项纾困办法,形成具体落地措施34条,结合东城区实际增加7项自选特色动作,形成《东城区关于落实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5月10日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已经北京东城微信公众号发布。

三是积极开展资金支持,提升中小企业经营活力。设立东城区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2021年支持中小企业64家66个项目,拨付兑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991.7万元,科研项目给予13家企业150万元科技资金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研发自主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搭建政金企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中关村园区优势,为东城园企业对接融资需求10亿元;征集股权、债券融资项目10个,融资总金额6.8亿元;协助5家企业获得授信2.3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政策为36家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资金补偿备案,涉及借款金额1.01亿元,动用风险准备金共1,495.1万元,普惠金融户占比100%,最大程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助力企业成长发展。

四是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企业创新动力显著增强。东城区连续三年组织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共征集230个项目,涉及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人工智能、互联网、医药健康、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60个优秀项目从报名海选项目中脱颖而出,48个项目代表东城区参加北京市比赛,14个项目进入全市150强,6个项目获北京市大赛三等奖、1个项目获京津冀大赛三等奖。东城区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市场需求,推进技术、产品、工艺、管理模式、商业模式等创新,5家中小企业获市科委颁发的科技研发机构证书,4家中小企业获市经信局颁发的企业技术中心证书,支持引导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全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我区于2022年5月10日出台《北京市东城区关于落实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同时,成立工作专班,在房屋租金减免、减税降费、阶段性社保优惠等方面,督促政策落地见效,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政策织补。结合中小微企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平稳发展需要,提高中小微企业帮扶政策的普惠性,优化办理流程,加强政策针对性,分行业分情况地进行政策研究和帮扶。持续收集中小微企业的声音,持续出台实实在在的纾困措施,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获得感。

                                      北京市东城区财政局

2022年6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