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开放校园健身场所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背景介绍
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自2000年开始尝试向社会开放,在10个街道部分中小学校进行试点,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情况下,对社区的群众及周边学生和单位进行定时开放。2010年区划调整后,开放学校的数量逐年递增。2011年,出台《东城区学校(单位)体育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东政办发〔2011〕18号),从开放条件和办法、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开放工作的管理、开放工作的评估、资金的补贴和标准及补贴资金的监督等七个方面对学校、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长效化、常态化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我区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实现面向本校学生、学区内学生、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等有组织地进行定时定段与预约开放。
二、永外现状
目前,永外街道辖区内有6所学校(一师附小、宝华里小学、革新里小学、定安里小学、11中实验校、50中分校),其中4所学校(定安里小学、宝华里小学、一师附小、五十中分校)都与街道、社区建立体育设施共建共用机制,免费提供体育场地设施,支持有组织的街道、社区活动。革新里小学目前借用11中实验校周转,本校处于抗震加固阶段,无法对外开放;11中实验校今后的归属还有待研究,暂时无法对外开放。
三、对外开放的困难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依据东政办发〔2011〕18号文的要求,我区具备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能够满足街道、社区和单位有组织预约的体育锻炼、活动。但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要达到像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的无条件对外开放,涉及医疗卫生、应急救护、安全保障、秩序维护等方方面面,目前还缺乏一套完善的后续保障制度。
(二)开放条件不成熟。对学校而言,校园安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开放校园意味着增加风险,要保障学生、锻炼人群安全,这是学校最大的顾虑。大多数学校没有额外的人力物力来应对,也无法保证防止社会群众进入校园后发生冲突或意外。参考北京市及其他省市,学校有序对外开放的一个必备条件,通过完善监控设施,分区隔离保证安全。但我区绝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与教学场所连在一起,没有相对独立、隔离的空间。在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期间,增大了非学校人员进入校园的监控与管理难度。
(三)场使用地时间受限。东城地处首都核心区,95%以上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面积不达标。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市级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增加学生体育课与校内体育锻炼时间,且我区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很紧张,总体而言开放时间和资源并不富裕。
(四)管理维护经费不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维护、水电、安保管理、人员配备及补助等费用还存有缺口。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形成有效管理机制。建议在区政府主导下,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险、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统筹保障机制,多部门联动,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合理有序开放,保障校园安全,切实有效缓解学校的后顾之忧。
(二)细化对外开放标准。建议区政府在原有对外开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细化学校对外开放的标准。学校条件决定学校对外开放程度。如,学校体育场馆区域与学校教学区域实现物理隔离,对外开放不影响学校其他区域的正常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学校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是对外开放最理想的状态。同时,还要考虑学校场地容量、体育场馆面积、适用范围和开放服务承受能力,以及应急疏散、救护能力、后勤人员配备等,合理确定对外开放对象、范围和容量。
(三)推进学校操场建设。根据2018年11月北京市发布的《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管理意见》,按照“市级统筹、区级主责,先行试点、有序可控”的原则,2019年项目以复工、足球特色校操场项目为主,逐渐使因场地建设未竣工的学校具备向社会开放条件。在市区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委2021年修缮建设操场24块,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进一步创造条件。
(四)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专项资金,并出台配套经费管理办法,确保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和持续服务。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专项奖励资金的使用范围,其中,部分资金可用于开放学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务报酬,提升参与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探索社会管理运营模式。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如依托社会优质体育俱乐部,充分发挥俱乐部专业管理团队的优势,并且俱乐部具备收费资质,有条件聘请员工对场地、场馆、体育设施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聘请专业教练为锻炼群体提供科学指导,还可以解决绩效工资制度下无法为老师发放劳务费的问题,有效盘活学校体育资源,极大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以上是我委“关于加快开放校园健身场所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1年6月15日
陈卫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开放校园健身场所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背景介绍
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自2000年开始尝试向社会开放,在10个街道部分中小学校进行试点,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情况下,对社区的群众及周边学生和单位进行定时开放。2010年区划调整后,开放学校的数量逐年递增。2011年,出台《东城区学校(单位)体育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东政办发〔2011〕18号),从开放条件和办法、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开放工作的管理、开放工作的评估、资金的补贴和标准及补贴资金的监督等七个方面对学校、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东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长效化、常态化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我区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实现面向本校学生、学区内学生、学校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等有组织地进行定时定段与预约开放。
二、永外现状
目前,永外街道辖区内有6所学校(一师附小、宝华里小学、革新里小学、定安里小学、11中实验校、50中分校),其中4所学校(定安里小学、宝华里小学、一师附小、五十中分校)都与街道、社区建立体育设施共建共用机制,免费提供体育场地设施,支持有组织的街道、社区活动。革新里小学目前借用11中实验校周转,本校处于抗震加固阶段,无法对外开放;11中实验校今后的归属还有待研究,暂时无法对外开放。
三、对外开放的困难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依据东政办发〔2011〕18号文的要求,我区具备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能够满足街道、社区和单位有组织预约的体育锻炼、活动。但是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要达到像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的无条件对外开放,涉及医疗卫生、应急救护、安全保障、秩序维护等方方面面,目前还缺乏一套完善的后续保障制度。
(二)开放条件不成熟。对学校而言,校园安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开放校园意味着增加风险,要保障学生、锻炼人群安全,这是学校最大的顾虑。大多数学校没有额外的人力物力来应对,也无法保证防止社会群众进入校园后发生冲突或意外。参考北京市及其他省市,学校有序对外开放的一个必备条件,通过完善监控设施,分区隔离保证安全。但我区绝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与教学场所连在一起,没有相对独立、隔离的空间。在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期间,增大了非学校人员进入校园的监控与管理难度。
(三)场使用地时间受限。东城地处首都核心区,95%以上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面积不达标。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国家、市级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增加学生体育课与校内体育锻炼时间,且我区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使用很紧张,总体而言开放时间和资源并不富裕。
(四)管理维护经费不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维护、水电、安保管理、人员配备及补助等费用还存有缺口。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形成有效管理机制。建议在区政府主导下,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险、经费投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统筹保障机制,多部门联动,促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合理有序开放,保障校园安全,切实有效缓解学校的后顾之忧。
(二)细化对外开放标准。建议区政府在原有对外开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细化学校对外开放的标准。学校条件决定学校对外开放程度。如,学校体育场馆区域与学校教学区域实现物理隔离,对外开放不影响学校其他区域的正常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学校和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是对外开放最理想的状态。同时,还要考虑学校场地容量、体育场馆面积、适用范围和开放服务承受能力,以及应急疏散、救护能力、后勤人员配备等,合理确定对外开放对象、范围和容量。
(三)推进学校操场建设。根据2018年11月北京市发布的《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管理意见》,按照“市级统筹、区级主责,先行试点、有序可控”的原则,2019年项目以复工、足球特色校操场项目为主,逐渐使因场地建设未竣工的学校具备向社会开放条件。在市区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委2021年修缮建设操场24块,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进一步创造条件。
(四)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专项资金,并出台配套经费管理办法,确保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和持续服务。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专项奖励资金的使用范围,其中,部分资金可用于开放学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务报酬,提升参与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探索社会管理运营模式。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如依托社会优质体育俱乐部,充分发挥俱乐部专业管理团队的优势,并且俱乐部具备收费资质,有条件聘请员工对场地、场馆、体育设施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管理,聘请专业教练为锻炼群体提供科学指导,还可以解决绩效工资制度下无法为老师发放劳务费的问题,有效盘活学校体育资源,极大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
以上是我委“关于加快开放校园健身场所打造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1年6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