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第七次会议第020号议案转建议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1-08-20 17:18    来源:

字号:        

刘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加强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需求的议案转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开展的工作

(一)推进群众文化团队扶持

以示范区复核为契机,区文旅局拟出台《东城区群众文化团队扶持办法》,目前相关撰写工作正在进行中,该《扶持办法》对群众文化团队在资金扶持、宣传推广、场馆使用、专业培训及项目支持方面均有涉及,强化群众文化团队的专业评审,促进群众文化团队提高活动质量和整体水平,引领群众广泛开展文娱活动,每年对群众文化团队开展一次认定评级工作,认定评级结果作为提供扶持资助、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的依据和参考条件。该《扶持办法》有望于年内发布。

(二)文化志愿服务屡创佳绩

2020年10月,东城文化志愿服务五年行动计划项目“爱心文化种社区”荣获2020年全国文化系统最高奖项、文旅部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同时该项目从12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委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全国大赛铜奖。项目从2014年开始启动,在全区17个街道成立街道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形成市、区、街道的三级文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模式第一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与北京人艺签订人才培养长战略合作协议人艺艺术家每年为各街道戏剧项目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几年来志愿者们下社区为百姓演出话剧百余场次

(三)十四五期间推动多片区文化展示

一是前门会馆历史文化展示区:前门地区是我区会馆类文物较为集中的区域。计划在前期已实施开放利用的临汾会馆、贵州会馆、吉州会馆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福建汀州会馆北馆等前门地区会馆类文物利用工作。与天街集团等区属企业配合,进一步加强空置会馆的利用力度,增加该地区文物开放率。

二是东四胡同历史文化展示片区:东四地区是我区传统民居类文物较为集中的区域,保留了较多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考虑到该地区文物建筑以居民居住为主的使用形态,为避免打扰居民正常生活,近期计划通过现场设立说明牌、网络云等手段进行外观展示和线上展示,待以后条件成熟进行腾退后,再推动文物建筑的内部开放。

三是东交民巷近现代历史文化展示片区:东交民巷地区是我区近现代西式建筑文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大多建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清晚期,是天然的爱国主义教育地。结合我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和在东交民巷地区打造近现代城市博物馆型街区的建议,计划在立足国家博物馆、法院博物馆、警察博物馆三处现有开放文物单位的基础上,通过探访路线设计,将东交民巷地区各文物建筑和历史事件有机串联起来。考虑到东交民巷地区各文物建筑以中央和市级单位办公为主的使用形态,近期暂不在该地区推动更多文物建筑的内部开放,游客参观时,以参观街区风貌和了解历史事件为主,以建筑物内参观为辅。

四是北大红楼革命历史文化展示片区:东城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发源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大批革命先辈,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高君宇、瞿秋白、何孟雄、王荷波、陈毅等都曾在东城这片热土上留下过深深足迹。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红色文化探访线路设计,以北京大学红楼为核心,串联起陈独秀旧居等众多革命文化遗址遗存,打造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展示区。

(四)聚合多种文化资源,打造“星链集群”产业

2018年以来,东城区以“故宫以东”文旅品牌为抓手,一方面着力推进产品融合,如立足资源禀赋,梳理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寻迹”“跃动”“腔调”“骑迹”四大系列 ,22个主题的“故宫以东”系列主题产品包,并不断更新中;另一方面,着力推进文商旅业态融合,在系列主题产品包基础上,“故宫以东”文商旅联盟应运而生,它鼓励辖区文商旅资源、企业、品牌实现跨行业、跨产业、跨企业、跨专业合作,实现全行业合作升级,从而实现“故宫以东”品牌联动价值。2020年品牌发展方向多元,力主向年轻人渗透,使品牌年轻化,破冰Z世代。联合“腾讯动漫”的头部IP《一人之下3》打造以“传承经典,寻找北京”为主题的线上推广活动,作品在腾讯视频的总播放量破7亿, #故宫以东#话题量增长1200万;与哔哩哔哩共同发起“在‘故宫以东’20小时寻找北京”视频征集赛,讲好有温度的“故宫以东”故事;在中央网信办网评局指导下,与区委宣传部共同发起“故宫以东·指尖阳光”36小时极限短视频创作大赛,36支创作队伍在极限36 小时内,以东城区人文风貌为北京,创作5-8分钟短视频,并同时启动“百亿流量”扶持计划。

(五)打造“红色东城”,献礼党的百岁华诞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区文旅局联手完美世界,举办“故宫以东全国校园文创设计大赛”,并特别设立“红色梦想”独立赛道。前期通过对区内红色旅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梳理,区文旅局提供了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珍贵的近代革命史馆藏文物,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及遥相对应的地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起点钟鼓楼,北京城垣的标志明城墙,龙文化的集中呈现龙潭公园等八大类别的元素,串联成两条红色旅游线路,供参赛学生创作。全国390多所高校的2228名学生围绕北大红楼、景泰蓝、风筝等文博场所和非遗项目进行创作,共收到1360幅作品,最终评选出34幅获奖作品

62日至7日,东城区举办“唱响中轴——唱支山歌给党听”群众大合唱活动,活动由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指导、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共分为“开创新天地”“建设新世界”“创造新辉煌”“走进新时代”4个篇章,以建党百年以来的重要历史时期或阶段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和东城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活动选择在永定门、前门、钟鼓楼和天安门国旗班训练场等中轴线上的地标性建筑作为活动地点,充分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壮美景观和文化魅力,活动期间,东城区街道群众合唱团、区文化馆馆办团队、中小学生代表、机关单位代表、环卫工人代表、医护人员代表、消防指战员代表、国旗护卫队战士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用歌声唱出了不同岗位群众对党的心声。

(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扶持计划

2019年东城区委组织部组织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联盟由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管理,广泛吸收了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的非遗传承人、非遗管理和研究人员和致力于非遗市场化的发展的企事业高管人员,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发展高地,打造非遗传承与发展领域产、学、研一体化人才成立的综合服务平台。为进一步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综合素质,东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于2020年11月3日-6日举办了2020年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创新发展培训班,88名传承人及非遗相关工作者积极参与,会上中央民族大学田艳教授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天坛文创中心主任王玲详细介绍了非遗进校园课程的设置。

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与个人建立非遗“传习基地”。目前,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三层,成立了“东城非遗传习中心”,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搭建了交流平台;北京首创乾元传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把原北京市的三露厂房改造成全国首个非遗主题文创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11000平米,包含非遗创作、研发、设计、试制、展示、销售、体验、培训等丰富业态,全产业链为非遗赋能。

东城10个非遗项目作为“故宫以东·非遗体验平台”的首批项目上线,这些项目传统技艺类项目美食文化的代表项目音乐类项目茶文化项目等,通过创新转化,打造一批经典非遗转化产品,推动非遗创新发展。区文旅局将努力搭建更多传承、销售的平台,为非遗发展找到更加适合的发展途径。

二、下一步思考

下一步,一是以示范区符合为抓手,出台措施促进草根文化团队的发展壮大,让公共文化更好地服务群众生活、服务社会治理;二是以文商旅联盟为重要抓手,结合暑期、十一、春节等重要节点,多维搭建宣传平台,形成区域文化特质鲜明、活动内容丰富、消费体验优质、票务联动实惠的消费新场景和跨行业融合新模式。三是聚焦红色文化主题,联手完美世界举办“故宫以东红色梦想”全国校园文创大赛,创新表达天坛、珐琅厂、国家博物馆等东城区八大文化元素内涵。四是要大力支持“北京京城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出台相关措施,做好非遗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打造非遗人才高地继续发挥“故宫以东”品牌效应,推出非遗与旅游高度融合线路,做好非遗与市场的结合。

感谢您对我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关注,区文旅局将进一步推进群众文化团队建设,探索文物活化利用及古都风貌保护,加大文商旅融合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把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落到实处。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6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