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第十六届人大第六次会议
第23号建议的答复意见(A类)
范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东华门街道智德社区腾退迁出工作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按照“老城不能再拆了”的要求,北京老城内房屋不再沿用原有棚改拆迁形式实现城市更新。
针对建议提出的智德社区内居民居住面积小,生活配套设施有待改善等问题,依据《关于做好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恢复性修建和经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京建发〔2019〕18号)的文件精神,采取有序引导院落内居民自愿通过申请式退租的方式改善居住环境,逐步开展恢复性修建,恢复院落格局和院落风貌,实现老胡同现代生活的居住环境提升目标。
一、“申请式退租”政策解读
2019年1月,北京市住建委联合东、西城政府发布《关于做好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恢复性修建和经营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核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平房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相关政策。申请式退租不同于以往的征收或棚改政策,政策主要目的是鼓励老城内直管公房承租人通过自愿申请退租的方式改善居住环境,通过疏解整治和留住改善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居民生活居住水平。
《通知》中规定申请式退租以划定项目片区的模式有序开展推进,片区内直管公房承租人自愿向项目实施主体提出退租申请。退租补偿形式为货币补偿,补偿标准原则上按照退租房屋市场价值总额扣除房屋重置成新价款后进行计算。交回使用权后,符合相关资格的承租人可选择购买对接的共有产权房或租赁对接公租房。
申请式退租后院落遵循老城传统建筑风貌开展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拆除院内退租违建房屋,排除清理各类安全隐患,适度完善院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补齐短板,恢复胡同四合院原有格局。
申请式退租政策意义在于探索街区更新新路径,适度改善老城内居民居住环境,让老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无论是对于选择退租居民或是继续留住的居民,均在居住条件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申请式退租项目试点开展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2019年东城区先行启动雍和宫大街周边院落、东直门外北二里庄两个申请式退租试点项目,共涉及居民108户,院落23个,总建筑面积约4660.75平方米,以试点先行的模式探索申请式退租政策实施路径。2020年4月20日两项目正式启动签约工作。截至目前,两项目退租签约共42户,签约比例约38.9%。其中东直门北二里庄项目已签约17户,签约比例约23.6%;雍和宫大申请式退租项目已签约25户,签约比例约占69.4%。
申请式退租试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依托东城区街区更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城市建设组”架构,成立区级申请式退租工作专班,由项目所属街道办事处成立项目指挥部,并同步成立项目临时党委。由区政府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实施主体负责受理片区内直管公房承租人退租申请,开展具体实施工作。
两项目退租政策采取货币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原则上按照退租房屋市场价值总额扣除退租房屋重置成新价款后进行补偿。按照“保障对保障”的原则,符合购买共有产权住房或承租公租房资格的家庭,购买一套共有产权住房或承租一套公租房。
三、智德社区相关规划情况
(一)分步实施,推进北大红楼周边院落调研工作
开展实地踏勘、调查摸底、方案研究等前期工作。通过入院入户调查居民户籍情况,了解现居住人及家庭成员居住情况、居住需求,组织该区域直管公房院落内房屋进行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核查登记,并完善图、表、册等基础资料。属地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召集相关单位开展直管公房试点院落内综合整治工作,清理院内各类安全隐患。
(二)合理规划,开展街区更新政策落实路径研究
结合街区更新规划,属地街区研究更新工作路径,疏堵结合,提升街区整体风貌。采用街区更新手段研究适度改善居住条件,提升院内公共环境品质。研究对该地区进行交通疏导,增设执法处置点,用于疏散人流及秩序维护。研究补齐公共停车、养老助残、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短板。提高东城区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氛围。并适度发展以文化、历史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助力东城区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复兴。
北京市东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委员会
2020年6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