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办理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0-11-02 14:34    来源:

字号:        

余晓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食育’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教委、卫健委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摸底调研学校现状

在收到提案后,区教委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及实地查看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学校“食育”教育相关内容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据调查,目前我区全学段覆盖涉及10个年级,近百本教材涉及食育教育7个板块(包括食物营养教育、健康习惯教育、农事惜食教育、环保意识教育、中华传统食文化教育、基础烹饪教育、艺术审美教育)38个基本教育内容。其中,小学1-6年级6个学段均有开展食育教育,涉及科目有语文、科学、美术、道德与法制、体育与健康、劳动技术,共计35课时。内容主要在农业惜食教育较集中(11节课、约14.5课时),其次为中华传统食文化教育(8节课、约7.5课时);中学7-9年级和高一这4个学段,涉及科目有生物学、化学,共计33课时。主要在健康习惯教育(7节课、约7课时)。

二、开展“营”在校园活动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东城区教委联合卫生部门在全区中小学校,以“营”在校园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宣教、探索研究等食育教育,2016~2019年我区连续获得北京市“营”在校园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16年开展以“掌握营养知识,争做营养达人”为主题的活动,全区共有57所校址参与,征集学生作品5类747件。

2017年开展以“吃动平衡促健康”“我和妈妈一起做早餐”“食品安全宣传周”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共有64所校址参与,收集绘画作品及征集照片、视频近千余件,同期开展专家进校园、主题班会、“小手拉大手”选择安全食品等活动,学校覆盖率达100%。

2018年与卫生部门联合召开“健康饮食从减盐减油开始”学生营养餐质量改善工作推进会。开展“校园大厨教做营养餐”活动,有36所食堂的厨师参与,录制视频48件。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板巡展”等主题活动,覆盖87所中小学。 组织开始“爱粮节粮、科学食粮、节粮与营养”主题宣传周活动,共惠及学生66754人。

2019年东城区全面发力,多部门协同认真组织各学校学习贯彻三部委局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在食品安全纳入“平安校园”创建的同时,倡导学校将文明用餐与礼仪教育相结合,平衡膳食与健康成长相结合,节约粮食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深层次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家—校—社会和谐共进的食育教育氛围。按照东城区2019年“营”在校园活动方案及分工,收集42所学校47个“营”在校园课件,为全区小学制作了《营养早餐 伴我成长》光盘,为学校开展“食育”教育活动提供素材。

三、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我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区中小学指导推广“学生电子营养师”软件的使用,做到科学评价。通过创建学校健康食堂,示范性引领学校营养和安全工作。开展校医培训和厨师配餐培训,每年培训2次以上,提供科学配餐、合理膳食指导。每年组织专家进校园活动,进行科学膳食知识的宣传、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平衡膳食宣传。利用全民营养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教育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尽管我区对中小学食育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会认真研究筹划,努力推动食育教育,使之成为推动全民健康的利器。

(一)以东城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契机,以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校园平衡膳食行动为主线,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

(二)紧密联系区卫健委、区疾控中心,充分利用卫生部门的专业优势,在营养知识,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大力合作。继续组织专家进校园活动,开展食育教育。大力培训校园营养师、营养志愿者队伍,在学校开展日常的教育和宣传。      

(三)开展食育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活动,组织专家开发符合学生特点、标准化的食育教育课程、课件、教材,在全区推广。

(四)加大对校园营养师的培训力度,明确岗位职责,与学校签订食品安全与营养责任书,充分发挥其作用。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20年6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