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30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0-09-10 14:24    来源:

字号:        

 

民革东城区委: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建设‘戏剧城区’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戏剧东城”经过十三年的持续打造,已经成为“文化东城”的一张亮丽名片。原创剧目扶持、戏剧普及教育、戏剧人才集聚、戏剧市场培育成效显著;东城戏剧演出场次、观众、票房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小剧场演出生态链特色鲜明,得到行业内外普遍肯定。

戏剧东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品牌活动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全国影响力还有待提高、戏剧资源还未充分发挥和利用等瓶颈问题。围绕贵党派提出六点的建议,做出以下答复。

一、资源整合、优化升级,重点打造一个在全国有知名度的东城戏剧品牌

2020年戏剧东城计划与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依托专业团队,以市场化手段打造戏剧品牌。发挥北演作为北京市国资企业的背景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抓定位、抓机制、抓模式、抓精品、抓影响力、抓传播、抓产业链,整合优势文化资源,拓展国际交流的合作窗口和展示平台,推动“戏剧东城”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北演公司和文旅局、宣传部已就“戏剧东城”战略合作设想进行了反复磋商,得到了相关区领导的认可。

其中,“戏剧东城”五大活动将实行统一管理、各有侧重。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主打原创牌,强化东城原创,凸显百姓参与度;中国儿童戏剧节专注儿童戏剧,北京青年戏剧节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平台,北京喜剧节主打喜剧演出。同时,大力度推进资源整合、品牌优化升级,高水平策划全国话剧展演季,致力于通过开门办节,汇聚全国优秀话剧作品,吸收借鉴国内外顶级戏剧节的先进经验,打造集创作、演出、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国家级文化平台。活动期间在戏剧街区举办戏剧东城年度活动发布,发布戏剧东城发展指数,举行戏剧东城品牌推介;开展戏剧界高端论坛,邀请世界顶级城市戏剧节组委会代表、国内外戏剧界领军人物进行主题演讲、高端对话,推动戏剧文化国际交流;举办全国话剧年度盛典,与卫视节目合作,扩大品牌影响力。

二、“戏剧城区”的建设,事业产业两手抓,加大文商旅融合,促进戏剧东城多元发展

2010年东城区戏剧建设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戏促会)正式成立,戏促会主任由区长担任,副主任由区委宣传部部长、主管副区长担任,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文联、区财政局等近10家成员单位。区文旅局主要负责原创剧目的扶持、戏剧普及、品牌活动的开展、戏剧东城宣传等工作,戏剧专项资金多用于扶持戏剧公益事业;区委宣传部文促中心通过戏剧产业资金扶持精品剧目创作、戏剧项目开展等工作,戏剧产业资金多用于扶持戏剧企业对戏剧产业的发展。由于戏剧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事业和产业很难真正分开,下一步文旅局的戏剧专项资金和宣传部文促中心的产业资金将进行有效的挂钩,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戏剧东城”品牌将与 “故宫以东”的旅游品牌充分融合,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利用戏剧节庆活动,联动周边餐饮、商业、文化体验等业态,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文化旅游圈,将戏剧资源纳入企业的产品体系,以戏剧体验为主题,使传统戏剧文化可探、可观、可扮,打造研学旅行产品。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加大戏剧普及与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结合,鼓励社区文艺团队创作表演反映社区人文风情戏剧短剧,参加戏剧东城一帮一普及活动;支持有条件的街道活动中心开展戏剧活动,支持文化馆、文化中心的业务干部创作戏剧作品,鼓励其搬上舞台。与文创产业相融合,开发戏剧主题衍生品、举办戏剧主题市集,如七七文创生活节,将戏剧元素融合活动中。

三、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以企业为戏剧品牌活动和戏剧项目的运营主体

“戏剧东城”注重发挥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主办中国儿童戏剧节,多年来支持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和北京喜剧节的举办。积极支持区内戏剧企业七幕人生、央华时代等引进优秀剧目、举办高端论坛。下一步,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和全国话剧展演季也将更加注重政府搭台、市场主导、企业唱戏。

南阳剧场、宁郡王府、前门书香世业等戏剧文化空间,联合打造以戏剧为主题的复合型文化空间;多措并举促进戏剧团体、经纪机构、演出场馆等相关演艺资源交流对接,吸引更多的戏剧制作团队在此创作、首演、进行剧目发布,打造成集小剧场演出、戏剧活动排练室、原创戏剧工作室、戏剧咖啡、戏剧周边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戏剧工场”。积极尝试在南锣鼓巷、前门、王府井等特色街区增加戏剧元素,如南锣地区增加环境戏剧元素,前门地区增加沉浸式戏剧元素,王府井地区增加戏剧展示元素,彰显街区的戏剧特色。这些戏剧街区和戏剧工场都将积极与天街集团、东方信达等区内知名文化企业合作进行开发和整体利用。

四、利用大数据,发布“戏剧东城”演出指数,建设东城数字演艺区

2015年开始,戏剧东城每年发布《戏剧东城蓝皮书》,发布戏剧东城演出指数,这些数据是从剧场、演出院团的演出报表中整理分析出来。2020年戏剧东城全面提升品牌展示方式,将与阿里文娱合作,从用户端入手,精准掌握实时演出数据动态,进行大数据有效推送,推动东城演艺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变革,建立东城数字演艺区,数字化赋能产业内驱动力,加速区域演艺机构数字化、智能化经营的步伐,引入智能场馆终端系统,行业信息数据化、运营管理数字化,集合建设东城演艺云数据中心,推动戏剧线上业态的发展,推进文商旅融合。

五、鼓励戏剧东城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国内外交流

连续三年举办全国话剧展演季,邀请国内110家国有院团和知名民营院团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优秀剧目来东城演出。三年来在首都剧场、保利剧院、北京喜剧院、国话先锋剧场等剧场上演了从全国15个省110个院团中评选出的70部优秀剧目,累计演出140场,其中辽宁人艺的《干字碑》、浙江话剧团的《新新旅馆》、重庆话剧团的《红岩魂》、内蒙古自治区话剧团的《大国工匠》等剧目,受到首都市民的热烈欢迎。

2016年至2019年,“戏剧东城”支持《炒肝》、《十年》、《留取丹心》、《生逢灿烂》、《跑吧,儿子》等38部小剧场原创剧目。2019年尝试戏剧东城原创剧目走出去,与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共同举办戏剧东城·2019东城故事原创剧目天津展演,《跑吧,儿子》《男保姆》5部剧目在天津光华剧院、天津大剧院小剧场演出10场。2020年将继续通过“戏剧走出去”,展示戏剧东城的品牌魅力,探索与天津、西安等全国古城开展优秀原创剧目演出交流,扩大东城原创的影响力。

六、落实“文化+”的发展思路,利用现代技术,提升剧场科技含量

支持戏剧演出团体将一些传统剧场进行适度改造,结合现代媒体技术,提升戏剧演出中的科技含量,如区内的红剧场就是根据驻场演出《功夫传奇》进行了声光电技术改造,提升了观众的体验度;天乐园《亮相》驻场演出结合了京剧、话剧和影像技术,打造了新型剧目。下一步,戏剧东城将积极支持东城辖区的剧场和戏剧,进行技术升级,打造沉浸式戏剧空间。利用区内街区文化升级的契机,在前门地区、南锣鼓巷地区、隆福寺地区,支持打造沉浸戏剧艺术空间。

2020年,“戏剧东城”将在原有的基础上,以提升文化力、市场力、品牌力为目标,完善戏剧生态链发展的顶层设计,注重活动的优化整合,以文商旅融合、市场营销的理念精心打造主力板块,力争达到品牌传播的新高度。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0515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