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东城区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探索符合东城区情的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之路提升“文化东城”品质的建议》我局已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区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关注。现将有关事项汇报如下:
一、大力推进老城保护工作,努力解决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
北京老城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是中国悠久城市建设历史的伟大实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我区贯彻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保护理念,完成中轴线申遗相关任务,做好文物腾退修缮工作,探索“共生院”模式,努力解决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扎实推进中轴线申遗各项任务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轴线申遗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并研究中轴线相关工作。我区参照市级工作体系,在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下,增设区中轴线申遗专项工作组,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建立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积极协调督促各项任务完成。目前,我区精心组织完成了中轴线上社稷坛、天坛公园、太庙、皇史宬4处重点文物的腾退、永定门公园古御道的展示、贯通现代酒店前门店外立面整治、公交110场站腾退后绿地建设等与中轴线申遗相关的环境整治和综合治理工作。在市级逐年下达的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任务中, 2018年涉及我区的8项任务和2019年涉及我区的17项任务均已按计划完成。今年涉及我区的10项任务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二)认真做好文物腾退修缮工作
在文物腾退方面,我区结合中轴线申遗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共启动了33处文物的腾退,其中按文物保护级别划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皇史宬、社稷坛、太庙、天坛公园、法国兵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普查登记文物28处;按产权划分,央属产权1处(皇史宬),市属产权3处(社稷坛、太庙、天坛公园),区属产权29处。目前,除3处区产文物正在进行腾退收尾外(分别是区级文保单位东堂子4、6号、普查登记文物湖南宝庆会馆和湖南长沙会馆),其余30处文物全部完成腾退。
特别是皇史宬的腾退,为了解决与中央单位协调的问题,成立了由皇史宬产权及管理使用单位(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市文物局、东城区政府组成的央、市、区三级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成立文物腾退小组,落实资金和调剂房源等工作。该项目于2019年12月7日正式启动签约,并于当年12月9日签约完成全部居民的签约工作,签约率达100%。皇史宬文物腾退是继社稷坛、天坛、太庙后,我区顺利实施完成的第四处中轴线重点文物腾退,也是我区完成的首个央产文物腾退项目。
在文物修缮方面,我区开展了对前门地区,特别是鲜鱼口一带的以会馆类文物为主的修缮工程,创造条件改善文物保护现状,积累利于文史资源发掘展示的载体数量,为下一步的展示利用打好基础。目前已完成旌德会馆、贵州会馆、吉州会馆等20余处文物修缮工作,正在支持广东韶州会馆、关帝高庙的修缮项目;同时,根据2017年王宁副市长做出将奋章胡同53号院——即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辰的故居——列入重点修缮计划的批示,我区启动了奋章胡同53号四合院的修缮工作,目前,产权单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报送的奋章胡同53号四合院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已由区文旅局核准。现区文旅局正在进行该文物修缮工程的资金评审工作,待完成资金评审后推进修缮工作。
(三)试点“共生院”模式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我区为解决老城保护和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深入贯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锣鼓巷地区视察时的指示要求,决定以南锣鼓巷地区福祥、蓑衣、雨儿、帽儿4条胡同为试点,实施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修缮整治项目。在此过程中,我区创新性的推出申请式腾退政策,坚持居民自愿原则,鼓励居民通过申请腾退改善居住条件;对于希望留住的居民,我区对其居住院落进行适度修缮,按照“政策统一、标准统一、一院一设计、居民自愿参与”的工作标准,完善“储、厨、卫、浴、光、晾、停、绿”八大功能要求,在切实改善留住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达到传统院落居住文化与现代居住文化共生的目的。
二、探索有东城特色的文旅资源融合发展新思路
东城区作为老城区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局作为东城区文化、文物、旅游的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挖掘有东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分类推进文化资源的深化发展,探索打造以文兴旅、以旅荣商、以商彰文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分类推进全区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化发展
一是深挖皇城文化,深耕“故宫以东”文旅品牌。我区通过与寺库、中青旅、凯撒等旅游平台机构和区内五星级酒店、品牌餐饮合作,推出30条“时间设计师”深度旅游项目和“故宫以东”下午茶旅游餐饮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故宫以东”品牌的内涵;
二是推广绿色文化,开展“骑迹东城”低碳骑行主题旅游品牌活动。自2011年起推出的“骑迹东城”低碳骑行主题旅游,包括了5条低碳骑行路线并不断更新升级,服务于有深度体验需求的游客及市民,适合深度感受北京古今交融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是发展演艺文化,打造“戏剧东城”项目。近年来,以“戏剧东城”为引领,通过创新合作方式,推出并深化了中国儿童戏剧节、北京青年戏剧节、北京喜剧节、全国话剧展演季、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等系列品牌活动,提升了国内外品牌影响力。形成了“看戏来东城、好戏在东城、原创数东城”的文化氛围,构建了良好的区域戏剧生态;
四是传承非遗文化,举办的“心手相传”系列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技艺展示,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让人们亲手体验非遗制作,感受非遗、了解非遗,进而喜爱非遗。2019年举办活动112场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一致好评;
五是发扬红色文化,推进全区革命文物资源整合和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和展示利用。我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发祥地,2017年,我区在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举办了“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主题展览,重点展现了革命先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所做准备和努力。另外,我区开展了关于“红色”革命文化、革命文史遗存的盘整、保护、利用专题调研,梳理了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的相关遗址清单,力求摸清全区革命文物家底,发挥相关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
(二)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为深入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统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我区设立了东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深入挖掘北京皇城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等资源,提供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和特色文创商品的研发设计项目。
近年来我区对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燕京八绝之金漆镶嵌薄胎漆器旅游产品设计研发项目、得意典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故宫珍藏文物的特色文创旅游商品项目、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紫禁书院——“故宫文创馆”研发及推广运营项目以及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传统工艺类艺术品项目等10余家企业和项目累计提供支持金额近500万元。
2018年我区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故宫艺术馆、故宫文创馆、故宫大讲堂、冰窖餐厅落户前门地区。目前故宫文创馆和冰窖餐厅项目正在进行后期装修,力争年底实现对外营业;王府井品牌节期间,我区在王府中环举办“山水映月——故宫文化主题文创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实现互惠共赢。
三、积极研究文物合理利用工作,发挥文博资源的社会价值
(一)积极推进文物展示利用工作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编制辖区文物资源合理利用建议。我区聘请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调查全区不可移动文物情况并研究制定了具有东城特色的保护利用策略,明确主要任务,指导具体决策。
二是启动北京鼓楼展陈提升工作,积极研究福建汀州会馆北馆和永定门城楼合理利用方案。2019年我区根据国家文旅部雒树刚部长的指示,启动了北京鼓楼展陈提升工作。目前已确定由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鼓楼展陈提升方案的深化设计,力争年内项目完成落地并运行,将其打造成中轴线上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展陈。同时,区文旅局也在积极研究福建汀州会馆北馆和永定门城楼的合理利用方案:永定门城楼的利用将结合中轴申遗工作推进,福建汀州会馆北馆将结合鲜鱼口地区的历史文化来确定其利用方案。
三是推动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展陈布置工作。2019年1月23日,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修复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区文旅局已与复建工程建设单位新世界集团接洽相应展馆的打造规划,目前处于资料收集整理阶段,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展陈设计方案,使纪念馆的展陈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文物展览展示、教育作用。
四是建设“三祠”官德文化教育基地。我局依托文天祥祠、于谦祠、袁崇焕墓和祠建成了“三祠官德文化教育基地”。自2017年5月运营至今,“三祠”所承载的官德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忧患意识、节俭意识,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一切唯实、一身正气、对党忠诚,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积极支持我区单位办、社区办的小“博物馆”资源发展
我区博物馆资源丰富,规格较高,故宫、国博、孔庙国子监等大型博物馆较为集中。《博物馆条例》规定设置博物馆需要在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在资金、馆舍面积、藏品数量、专业人员方面满足一定要求。
近年来,我区出现了一些单位办、社区办的“博物馆”,虽然规模较小,也缺乏专业人员,但是部分藏品有一定的自身特色。例如:朝阳门街道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天街集团的会馆博物馆、东四街道的东四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虽暂未满足《博物馆条例》中对博物馆设置的规定,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色,对传统的大型博物馆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我局积极支持上述小“博物馆”的健康发展,今年将启动《东城区文物保护及博物馆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力求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引导和帮助上述单位办、社区办小“博物馆”的发展步入正轨。
我局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指示精神,“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打造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的“金名片”。再次衷心感谢贵委对东城区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关心,在未来文物保护工作中,希望进一步得到贵委的关注与支持。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6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