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街巷图书馆建设,让阅读成为中国风气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东城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注、关心!您的提案对进一步完善东城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优化公共图书馆布局,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效能将会起到积极的催进作用。
长期以来,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均非常重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会商讨相关工作,协调有关方面推动相关项目。
3月30日,主管文化工作的刘俊彩副区长专程与区文化和旅游局领导走进东城区第一图书馆,听取东城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情况汇报,要求切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效能为导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基层图书馆建设步伐,建设书香东城。
关于您提案中提到的优化现有图书馆布局。
东城区政府正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领导、加快建设东城区第二图书馆新馆。目前新馆建设已进入到内部装修、设备采集调研、运行服务模式改革调研阶段,预计明年将以崭新的面貌亮相京城,服务读者。新馆位于幸福大街38号,建筑面积6000平米,阅览座位600个,可借阅文献40万册以上。
东华门街道图书馆新馆也在建设之中,新馆位于华龙街C段二层,面积500平米,藏书可达2万册,座位60个以上。设有成人借阅区、少儿借阅区、数字阅读区、少儿活动区。
新的景山街道文体中心也已进入内部二次装修设计阶段,预计今年底投入运行。届时其位黄化门的原文体中心内的图书馆馆舍条件有望得到改善。
区图书馆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建设合作分馆。
2018年,在王府井书店六层建立了100余平米的图书馆,该馆开放时间长(到晚上8点),活动内容丰富。服务内容中最突出的特色是请读者参与文献建设,其服务效能相当于4个街道级别的图书馆。2019年底,该馆又增加了10个数字阅览座位,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能力,延伸了服务内容。
2019年,区图书馆还与化工书店、隆福寺更读书社合作建设分馆。
其中隆福寺更读书社分馆是一个集咖啡厅、书店、图书馆三者结合的新型的、开放的、优雅的阅读空间。馆内总座位量在120个以上,原则上均可用于读者阅览之用,藏书近万册,读者可现场自助办理借书证,自助借还图书。试运行2个月,办证量超过大多数街道级图书馆。
化工书店分馆本在装修之中。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处于停工状态。4月初图书馆与书店分馆负责人联系,预计10月份开放。该馆100余平米,藏书6000余册,座位20余个,相当于一个街道级别的图书馆,拟增加夜间开放时间。
上述提到的区第二图书馆、东华门街道馆、化工书店分馆、王府井书店分馆、隆福寺更读书社分馆均是新馆址,且均设立于人流密度大的繁华地段。从王府井书店图书馆运行的数据情况看,该馆填补了东城区最繁华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空白,丰富了图书馆读者成份构成,使许多白领、青年人走进图书馆,亲近传统阅读。
下一步,随着区第二图书馆新馆、东华门街道图书馆新馆、化工书店图书馆的开放,及隆福寺更读书社图书馆的持续运行,相信会对现有图书馆需求紧张的状态起到缓解的作用。
关于您反映的图书馆图书陈旧问题上。
区第一图书馆已从2019年10月至12月利用2个月的时间集中下架3万余册,为新书上架腾出空间。由于图书属固定资产,且下架图书仍有读者借阅需求,但因图书馆空间有限,很难发挥作用。目前区文化和旅游局领导正在协调有关方面,拟解决图书馆书库小等相关问题。
关于您提案中提到的在街道图书馆设立二手书专区的建议。
目前绝大多数街道图书馆面积极为有限,书库严重饱和,区馆配备新书同时,常常要下架旧书。同区馆一样,旧书属于固定资产,且大部分仍有读者需求,故只有进一步扩大街道级图书馆空间才有可能做到。读者以书易书活动的开展,需要对图书进行鉴别,以避免不良图书在其中,涉及到意识形态安全。而疫情的出现,读者与相关部门又要求图书馆应对图书进行消杀处理,但街道馆目前没有消杀设备,场地又狭小,综合街道馆目前的人力水平、空间与设备,故不建议采用。当然对有条件、有意愿开展此项工作的街道图书馆,我们会建议其应在保证意识形态安全、达到卫生条件的前提下以举办读者活动的方式开展以书易书工作。
关于您提案中提到的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建议。
区第一图书馆主要借阅部门每周的开放时间已达到70小时,其直属分馆----东总馆胡同38号院图书馆则达到了每周76小时,已经超过文化部地市级评估标准的开放时间。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街道图书馆的每周开放时间为56小时,现在绝大多数街道图书馆已达到要求,或者超过了56小时,如东直门、建国门、永外等街道馆。如果继教延长开放时间,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资金。
为此,我们建议有条件的街道图书馆增加投入,延长开放时间。同时,我们向区政府、及各街道建议对延长开放时间的图书馆适当给予经费补贴
关于您提案中提到的增加志愿者服务建议。
区第一图书馆每周六均有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相关工作。如在“书海听涛”品牌活动中协助签到、导引、会场服务等。在部分周六,志愿者还协助区一馆地方文献室、创意文献室录入数据,协助借阅部门整理文献,指导读者使用设备等工作。
各街道图书馆推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主要听从于街道文体中心的统一安排。
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志愿者服务工作,在加大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工作内容与形式,扩大影响力,以推动事业发展。
关于您提案中提到的举办读者活动的建议。
区第一、第二图书馆每年的各类读者活动总量高达1000场次,涉及老年人、少儿、低幼、视障等多种群体,主题则有书画、故事会、绘本讲读、作家见面会、科普剧比赛、书香生日、摄影、诵读、电脑讲座、科普讲座、非遗讲座(互动)、古都历史、考古等20余种类型。
近几年,各街道图书馆的读者活动亦增长较快。2019年,17家街道图书馆共举办活动1000余场次,惠及3万余读者。
下一步,区图书馆将引导街道图书馆增强活动与阅读的紧密度。
尊敬的郑欣委员,再一次感谢您对东城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关注、关心。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今后会更多的听取您的意见与建议,保持与您的联系。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5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