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慰祖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建设曹雪芹与《红楼梦》纪念馆,开发红学旅游线路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历史文化传承、名人故居利用方面的关注。
一、 曹雪芹故居与《红楼梦》的文化背景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原广内大街207号院)是由中国红学会专家认可的有史料可查的曹雪芹在北京有确切记录的居住地。学者冯其庸先生曾讲,“曹家在蒜市口的十七半旧宅,是有清史档案文献为根据的。可以说红学界都认为把蒜市口十七间半旧宅定为曹雪芹旧居是实事求是的,这一点没什么争议。”周汝昌先生曾讲,“这个小院非同小可——中华文化文学史上的一位特别伟大的奇才巨匠,却是在这个环境中成长、阅历和体验人生滋味,积存了文采与哲思。这处小院应该随而不朽。”
二、项目背景及已开展的工作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项目,一直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恢复建设此故居并辟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工作有数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长达10余年奔走呼吁。
根据原崇文区人民政府区长办公会崇政区字〔2003〕7号文件的批示,曹雪芹纪念馆正式名称定为“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其位置在崇外大街磁器口东北角。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由新世界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出资建设;建成后产权归属区政府部门,区文化委负责展陈设计。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复建由新世界集团负责土木工程建设,故居复建充分保持了故居建筑形制,体现了康乾时期崇文门外普通民居的建筑风格,原计划于2020年7月完工,但受制于疫情管控影响,工期有所延长,现正在办理复工手续,预计于年内完成项目施工建设。
2017年我区正式发布《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作为既有红学研究价值又有历史名人效应的曹雪芹回到北京的第一故居的修复重现很有必要,也非常符合我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战略部署。
我局已多次组织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专家研讨会,深入探讨展陈规划及后期运营,收获了委员代表、专家学者的众多珍贵建议。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下步工作为深入阐释曹雪芹故居作为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的重大意义,发掘其文物价值。东城区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先期运作曹雪芹故居展陈设计项目,由我局组织实施,项目将组建专家团队全程把关,委托展陈公司完成曹雪芹故居陈列展览设计,展陈面积为500平方米,将对院落公共空间统筹,进行文化艺术性布展。
我局将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与提升北京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结合。以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为基点,通过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内外空间展陈设计制作项目的实施,引入丰富公共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公益性,文旅融合,多层次、全方位打造一个建构性、知识性、智慧性和心灵性的展览,传播红学历史知识的课堂、开展文化旅游的胜地,打造成为我区文物活化利用的典范。
广泛收集、加大宣传红学研究成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老北京文化与红学文化相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红学研究基地。以本项目为契机,策划与红学、曹雪芹研究相关的展览,将红楼梦不同版本、曹氏风筝、红楼梦插图等文化信息串联,成为东城区文化旅游崭新和闪亮的品牌和名片;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将磁器口曹雪芹十七间半故居和黄叶村、张家湾、大观园等京城曹雪芹与红学纪念地点,延展至京津冀,沟通正定荣国府,承德避暑山庄形成三地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历史文化传承、名人故居利用工作的关注,在未来我区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工作中,希望进一步得到您的关注与支持。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5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