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63号提案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20-06-30 16:28    来源:

字号:        

徐建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行智慧居家社区养老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会办单位区卫健委的相关意见,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智能设备便利生活

       加大对托底保障、困境保障、重点保障群体中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支持力度。2018年,为全区有适老化改造需求的268户老人实施了适老化改造。在第三方专业机构入户评估基础上,制定个性化居室改造方案,完成居室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设施配置等服务。今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市民政局《关于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任务部署,我们已开展适老化改造对象摸底调查,全区共上报58户有需求的家庭。下一步,我们将委托招标公司后公开招标,确定为本区提供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与方案设计的专业评估服务组织和改造服务商。在充分考虑老年人及其家庭环境的可行性、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结合政策要求与个人意愿形成改造项目,交由评估组织形成评估结果与设计方案报告。根据老年人需求评估与方案设计结果,组织服务商严格按照方案设计结果实施改造。

       二、探索实施家庭床位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年,我区将探索建设家庭照护床位,丰富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融合发展。按照家庭照护床位纳入养老服务机构床位统一管理的思路,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将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家中,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体系建设,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积极发挥区级养老服务智慧平台作用,推广移动端应用,增强大数据分析功能,为政府出台养老政策、产业指引、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结合家庭床位建设,探索“互联网+”智能养老管家模式,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主体、信息化为手段、专业化服务为支撑,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全方位、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四、初步建立医养结合信息平台,形成多元互通养老机制

       整合区域内政府信息管理平台资源,实现区属医院、社区间,医联体机构间互联互通机制,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确保分级诊疗高效运作、达到连续性医疗服务的理想模式,实现信息互通互享。依托大数据等技术,逐步实现老人健康档案数据共享、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打造“一中一西、一南一北”两个养老精品特色驿站即白桥驿站和新中街养老驿站,切实将医养结合带到老人的身边。白桥驿站通过二级医院增址,实现医保实时结算,打造老人家门口的健康港湾;新中街养老驿站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身边工程,组建中医健康养老联合体。为社区驿站提升居家护理服务和面对突发情况实现快速反应、应急支援等能力。

       五、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打造全新护理模式

       为满足老年人等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加快推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东城区6家区属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试点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对248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技能、制度及职业安全培训与考核;线下摸底调查,确定了线下护理服务项目;打造“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护理服务模式,真正发挥互联网+健康平台与业务信息系统的线上线下互动,同时继续完善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平台功能,打造智慧健康小屋,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医院同质化的护理服务。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关注。希望您今后持续关注全区养老事业,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把老年人的事情办得更好。

   

                                                                                                                                                       2020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