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8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B类)

日期:2019-11-19 10:51    来源:

字号:        

 

韩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东城区中医药资源宣传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十分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支持与关注。委领导非常重视,经过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积极推进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东城区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中医药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宗旨,发挥中医药文化引领优势,发挥中医药资源集聚优势、发挥中医药科技创新优势,发挥中医药服务品牌优势,中医药工作全面融合发展。

(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有声有色

东城区在打造“文化强区”发展战略背景下,注重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20工程”》和《“文化传承2030工程”实施意见》,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次走进东城进行实地调研,东城区有效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京华时报等多家平面媒体,搜狐、新浪、网易等多家网络媒体,对我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项目成果进行了宣传报道。

1、顶层设计、政策引领,奠定扎实基础

2010年,东城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等七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与原东城区卫生局联手抓住这一契机,在东城区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设立宏志中学、史家小学、东城区科技馆、第一幼儿园等11个实验园所,截至目前设立实验单位40个,为中医药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深入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多点突破、东城品牌,实现区域特色

我区不断探索区域推进模式,构建独具特色的“六个一”工程,即:一经(《中医启蒙三字经》)、一书(《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读本》)、一园(校园“百草园”)、一操(中华传统养生健身操)、一网(东城区数字德育网)、一班(杏林实验班)。“六个一”工程已经成为东城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品牌。

3、纵深推进、贯通培养,创新活动课程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中医药文化分层教育目标,形成用全方位浸润、全过程融入,呈现纵深推进,贯通培养的局面。学龄前儿童:通过图片、讲述、游戏等互动方式,让学儿童知道中医;小学生:通过多学科联动,推出中医药文化综合实践课程,走进中医;中学生:通过中医药讲堂、社团实践、小课题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医。依据阶段目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中医药文化渗透于校园教育,使目标有效实施。

一是用丰富活动浸润让中医药之花盛开。各个实验学校、园所,利用旗前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内橱窗等宣传阵地,开展中医文化普及教育;推出班会、校会、知识竞赛、征文、演讲、辩论赛、养身操评比、清明诗会、经典诵读等多种活动,使学生从了解中医,到对祖国辉煌的中医药文化充满自豪,并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二是用校本课程融入让中医药之美绽放。各实验单位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将中医药文化渗透于美术、体育、语文等各个学科,逐渐实现多元、深度认知与体验课程。今天,史家小学的展示,直观可见,成果显著。

三是用专项实践让中医药之芬芳沁人心脾。东城区科技馆牵头,带领全区实验单位,编写《东城区“中医药活动进校园”科学实践指导丛书》,此外研发中草药种植箱、中医药文化研学项目行动,带领学生深度走进中医。学生所做的中医类研学课题“金银花和菊花有效成分及其应用情况分析研究”、“绿茶盐水漱口预防龋齿的实验研究”等课题研究,分别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

四是用专业培训科研引领传本草精华。各学校高度注重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组织教师去中医药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开展不同形式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指导能力。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融合发展

1、积极扶持中医药文化旅游企业发展

    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中医药资源单位、旅游企业及社会单位联手打造中医药旅游融合项目,重点培育健康旅游服务业态,整合优化中医药旅游资源,推出更多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项目和产品。

近几年,原区旅游委积极扶持中医药项目企业共获市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共计349.9万元。2017年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涉及旅游方向整合开发体育、修学、科技、中医健康养生等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项目,包括中医药体验园区、医养健康、中医药博物馆、相关中医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创产品研发、中医药推动个性化、定制化旅游服务产品的市场培育及推广。积极争取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力争积极扶持辖区内中医药企业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2、加大中医旅游产品的整合挖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面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快速发展,深入指导中医药企业结合旅游市场需求,细分旅游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加快开发中医药特色、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产品,并结合“故宫以东”旅游品牌,挖掘区内特色健康旅游产品,并尝试与故宫以东产品的嫁接,使之成为故宫以东落实产品的内容,并通过官方旅游营销给予推广,以提升我区中医药旅游的对外影响力。

    3、积极搭建中医药健康旅游推介平台

一是做好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工作,细分客源市场,通过组织辖区重点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和推介交流、参与北京旅游商品大赛、借助市旅游委相关宣传渠道、旅游杂志以及区旅游委官方微信、微博等,集中宣传推介我区中医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培育和树立东城中医药旅游品牌形象,促进区域经济贡献起到积极效果。

  二是“骑迹东城”作为东城区一张极具代表性的旅游名片已连续宣传多年,20135月,由北京市旅游委和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皇城国际旅游文化系列活动暨皇城低碳骑行游启动仪式在故宫午门前举行,正式推出了覆盖东城区的中轴线世遗游、北线国学游、北线创意游、中线名人游、南线非遗游等五大不同风格主题的自行车骑行游线路。路线中除了贯穿了众人皆知的故宫、天坛、南锣鼓巷、前门大街等景点外,还设置了同仁堂抓药体验环节。骑行者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深入探寻古都风韵,感受皇城文化魅力,体验一种新的城市微旅游方式。2017年为进一步讲好东城旅游故事,升级“骑迹东城”产品形象,策划区域旅游营销事件“17小时寻找北京”引爆全网,通过17小时不间断骑行网络直播,带领广大网友深度感受了东城区的文化旅游魅力。骑行者可以通过最便捷的方式,深入探寻古都风韵,感受皇城文化魅力,体验一种新的城市微旅游方式。

二、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拉开中医药国际化传播新篇章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作为全国首个中医药养生文化主题公园,为海内外的游客提供了健康养生的圣地。园内从民族医药大融合到弘德至善论岐黄,从大医精诚济苍生到博采厚德话养生,展示了精彩丰富的中医药养生知识,可谓凝聚智慧集大成、修心养性于园中、承古拓新于景中。

紫禁之东,杏林春浓,每年五月的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已经成为首都北京向世界展示中医药文化魅力的靓丽风景线。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首都北京举行,我们抢抓机遇,第十一届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将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健康服务-树立中医文化自信,为祖国70周年献礼”为主题,集中展示东城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成果,举行“北京中医药文化自信8分钟”首发启动仪式,通过“国脉千秋”、“杏林圣手”、“民族异彩”、“中医药健康旅游互链”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努力开创东城区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新局面。今年文化节还专门安排了,国际交流展示区,将会有来自美国、新西兰、非洲等国家的知名医学专家共同交流学习,共同推进中医药的多维度发展。

三、工作努力方向

(一)厚植中医药文化,传递中医药文化核心内涵 

积极探索多部门、多资源单位联动的长效机制,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作为东城区德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们将强化在文化传承中立德树人工作。继续把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命态度与认知能力,涵养青少年健康素养;引领学生感悟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植入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实现中医药文化实验校更广泛的覆盖。加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师资队伍建设,成立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团队,设立专项课题和实践基地,力争2020年实现中医药文化进校园70%覆盖率。拓展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延伸。接下来我们将把中医药文化延伸至更多的家庭、社区、社会乃至国际舞台。

(二)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

东城区将以建设“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契机,认真落实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东城区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不断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将中医药健康服务、首都传统文化和皇家医学典藏三方面的优质资源与文化传播和旅游服务深度融合,认真盘点整合区内中医药旅游资源,积极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推出新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积极争取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重点培育健康旅游服务业态,将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项目打出品牌效应,建设具有东城特色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二是结合“故宫以东”产品挖掘及官方旅游营销推广,指导中医药企业与旅游产品融合发展。三是以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发展战略为指导,搭建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服务平台,引导区内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医疗、科研等资源集聚,在中医药文化旅游内容中融入国医文化、皇家养生、皇家药膳、雍和宫藏医等民族医药元素,带动中医药产业和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完善和改进不足。再次感谢您对东城区卫生事业的关注。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

                                                       201958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