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东城区继续加大控烟力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十分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关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自《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施行以来,东城区高度重视控烟工作,全面落实“政府管理、单位负责、个人守法、社会监督”的工作原则,重点开展了无烟环境推进行动,全区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通过宣传、培训、指导、专项执法检查及处罚等措施,控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控烟执法力度
(一)管理与稽查
区卫生监督所每年修定《控烟执法工作方案》,确保控烟监督执法工作有序开展,并将控烟执法工作纳入各执法科室绩效考核,每月对控烟执法工作数据进行稽查并通报稽查结果,对处罚量靠后的科室进行约谈。
(二)加强监督执法力量
区卫生监督所积极整合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一是将各专业执法科室全部纳入控烟执法队伍,努力克服控烟执法“增职责,不增编制”的困难,实现了专业执法与控烟执法的有机结合。二是与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合作开展《控烟一张图与社区志愿者控烟服务网格化管理》项目,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卫生计生协管员作为志愿者,覆盖全区每个街道开展控烟检查,检查结果生成社区控烟指数面向社会公示,实现社区志愿者控烟网格化管理一体化,用以促进街道等各级部门及时发现控烟工作死角,协助监督所对违法吸烟实现精准执法。三是大力推进控烟志愿者队伍建设,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培训会,明确控烟志愿者工作职责,通报工作开展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员与控烟志愿服务队信息互通共享,把控烟巡视打造成东城区控烟工作的新常态。
(三)加大处罚力度
2015年6月1日至2019年4月20日,监督检查各类场所54462户次,处罚违法吸烟个人1096人,罚款63600元;处罚违法单位146户,罚款414000元;对2227户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责令改正。
违法行为主要为:在禁止吸烟场所中吸烟,在禁止吸烟场所提供烟具,未开展禁止吸烟检查工作,未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且拒不改正,未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明显的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且拒不改正等。
检查中,确保每个执法人员配备1台执法记录仪,提升现场执法取证手段,解决控烟执法取证难题,同时规范卫生监督员执法行为,确保依法行政。完善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电子监管系统,将电子监管设备应用于控烟监督执法,逐步督促指导有条件的场所,利用烟雾报警器、浓度监测、视频影像回放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
(四)做好重点场所的控烟督导
全国两会、重大活动及每年冬季,区爱卫办都联合区教委、区商务委、工商分局、旅游委、食药监局、卫生监督所对学校、酒店、两会驻地等重点场所控烟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五)处理投诉举报事项
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受理控烟投诉举报事项,实行“谁办理谁反馈”的原则,在接到投诉举报工单后的7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投诉举报人。2015年6月1日至2019年4月20日,共受理、审核群众控烟专业投诉举报4507件。
二、开展控烟宣传
积极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开展控烟宣传,提高社会控烟意识,推动控烟工作顺利展开。
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短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控烟执法主题文章、控烟法规宣传信息、控烟核心知识等,引导公众不吸烟,科学戒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结合每年“世界无烟日”开展控烟主题宣传活动,围绕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通过举办健康大课堂、宣传品发放和推广控烟手势舞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吸烟及二手烟危害的认识,警示烟草带来的健康风险,倡导无烟健康生活方式。在2018年“世界无烟日”开展的控烟问卷调查中显示:98%的参与者明确知道哪些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绝大部分参与者对于不合规的吸烟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并有主动劝阻的意识。
三是利用北京市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北京晨报》、《新东城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东城区控烟执法、宣传、执法成果等工作,共33次。
四是宣传控烟典型案例。控烟普法宣传摄影作品《控烟行动 有你有我》获得北京市卫生计生系统第12届“春雨榜”优秀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新闻纪实类三等奖。对控烟工作的典型执法案例进行深度加工,创作宣讲作品《写字楼控烟实录:监督员的半天儿》,参加东城区委宣传部百姓宣讲,赢得广泛赞誉。卫生监督员制作的微课作品《对吸烟个人进行一般程序处罚的执法经验和技巧介绍》,荣获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举办的2017年度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微课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二等奖。
三、加强控烟培训
为使辖区各经营单位明确禁烟场所经营者责任,区卫生监督所每年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等共1000余家经营管理单位开展控烟培训。重点培训《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强化经营者卫生责任意识,提高经营者控烟管理水平。截至2019年4月24日,共培训40余班次,累计培训5200余人次。
区疾控中心邀请市级专家举办“简短戒烟干预技术和临床实施”讲座,提高医务人员在临床中开展简短戒烟干预技术的能力。
四、创建控烟示范单位
为更好地发挥控烟示范单位典型作用,东城区爱卫会、东城区健促办在全区范围开展控烟示范单位创建工作,2015年我区创建了31家控烟示范单位。今年,又有35家单位申请创建,爱卫办聘请戒烟门诊专家为创建单位讲解戒烟的益处及戒烟干预的方法,为示范单位发放宣传海报、戒烟手册、戒烟宣传单等宣传品,指导创建单位从组织机构、控烟管理制度、无烟环境布置、控烟宣传等全方位进行规范化管理,增强职业人群积极主动参与戒烟活动,努力创造无烟、健康的生活环境的行为意识及能力。目前创建工作进入市级评估阶段。
五、志愿者积极参与控烟工作
2015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施行。东城控烟志愿服务分队成立于2015年8月,现全体队员共有300余人。
东城控烟志愿服务分队成立几年来,队员走上街头、公
园、火车站广场、公交站台等开展控烟宣传及劝阻工作。共发放宣传画册3万余张,灭烟盒1200个,劝阻违法吸烟5万余人,巡查无烟餐厅69家,处理投诉269家,巡查大厦232家。
2018年,队员们积极参加北京市控烟宣传活动。在东直门东方银座、新世界广场、龙潭湖公园、天坛公园、地坛公园、百荣世贸商城、歌华大厦、万豪酒店大厦等公共场所及文保区劝阻吸烟人员在域禁止吸烟。8月2日,派出25人进入工体,在足球场的现场进行宣传,劝阻吸烟,得到了朝阳监督所、球迷协会工作人员和广大球迷的认可和赞扬。9月20日,接待张建枢会长和刘辉大队长带领的世贸组织人员到东四十条桥西站台进行经验交流。这些活动已经深受中外宾客和广大市民的称赞。
2018年,部分会员坚持每周三的控烟宣传活动。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全年的目标。6名队员共处理了352件的控烟投诉处理,20多名队员对50多家大厦进行每个月巡查和6家大厦的入驻,25名队员走进工人体育场进行实地宣传劝阻。这些队员还对公园、广场、火车站等场所进行了巡查。
2019年,除了日常工作外,东城分队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冬季控烟工作督查,二是春节庙会的宣传、劝阻吸烟,三是两会期间、70周年大庆的巡查、宣传,四是力争把东直门交通枢纽打造成无烟的大型站台。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继续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发现在禁止吸烟场所中吸烟,在禁止吸烟场所提供烟具,未开展禁止吸烟检查工作等个人或组织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规进行查处。重点加强对各写字楼、商场和居民区等禁烟场所的物业的监督管理,形成控烟单位台账,提高物业的控烟法律意识及控烟管理水平,督促物业加强对场所内部的控烟管理。
二是将继续加强在控烟宣传的投入,通过打造新媒体平台、占领传统媒体阵地、利用网站公示处罚惩戒、联合社区现场宣传等这些措施继续完善构建我们的控烟立体宣传模式。
三是加强培训。分别举办针对各单位主管领导、控烟负责人,社区健康教育专干,控烟志愿者,禁烟场所的负责人进行控烟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集中培训。加强对禁烟场所负责人的管理,增强其对《北京市控制吸烟管理条例》的理解。并通过督促各负责人在单位内部开展控烟培训,形成“以点带面”的宣传带动作用。
四是通过与辖区街道、区控烟协会、区文委等单位的联合行动,在辖区内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控烟“重灾区”和个人进行重点监督。推广“政府-志愿者-物业”三方联动控烟执法模式,物业提供必要的工作保障,控烟志愿分队常驻巡视,并及时向执法科室反馈巡视的情况,帮助执法部门进行精准执法。同时配合法律宣传,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特点,围绕法律法规对控制吸烟工作的规定、禁烟标志的张贴方法等进行宣传,增强市民对控烟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五是继续发挥控烟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和控烟志愿者的作用,宣传控烟模范典型,促进企业、行业自律,努力创造无烟环境。
控烟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委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地控烟的各项工作,确保《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顺利实施,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
2019年5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