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49号建议的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19-11-19 10:27    来源:

字号:        

 

李冬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二级医院、社区卫生站药品配送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的建议”的议案转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采取多种渠道,保证药品供应

201748日医改实施以来,社区药品与三级、二级医院药品同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同城同价,基本药物全部纳入社区用药范围,非基本药物也做为基药的补充在社区使用,我区社区用药从改革前2000余个品规增加到3000余个品规,涉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符合条件的四种慢性病患者提供长处方服务。同时,社区与辖区内医联体医院的慢病药品对接,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基本医疗需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服务功能与定位做好药品储备,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2018年通过药事组又增加了近六十种,如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孟鲁司特钠等临床有需求的品种。

在保证药品供应上,一是每周两次进行药物计划和采购,遇有紧急情况可电话申请采购。二是制定患者需求服务制度,保障个性化患者用药需求。每个药房窗口均建立患者需求登记本,对有特殊用药需求的患者与医生沟通后到药房进行药品需求登记,在符合社区用药范围内实行特殊采购,药品到货后通知患者来中心、站取药。

尽管社区卫生服务站药房面积有限,但药品储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始终保持一致。特别是社区慢性病和常见病用药,如降压药中的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断药的每个类别均有包含。

我们还积极探索药品调剂配送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实现多模式、多渠道药品配送机制,最大限度满足签约居民用药需求建立了药品供应药店补充模式、医联体资源共享模式、中心、站服务共享模式、虚拟药库模式、中药配送到家模式,满足不同患者用药需求,做好与二三级医院用药衔接。

截至201812月,完成代抓代煎中药饮片25000余剂。通过建立社区药品配送“虚拟药库”,开展社区药房零库存管理的药品配送到站、配送到家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用药需求,截至201812月,共计配送处方300余张,为患者提供“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

随着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东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随着不断增长的社区就诊患者需求继续做好药品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并不断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二、新增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改善社区卫生站诊疗系统网络功能

您的建议中提到的小黄庄社区卫生站诊疗系统网络不畅的问题,经核实,居民就诊过程中确实发生过网络偶有中断或运行慢的现象,经过排查,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使用区政务专网登录信息系统开展工作,网络链路较为复杂,且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存在硬件资源不足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网络建设,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社管中心在20191月至4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整改,投入100余万元新增了4台数据库服务器、新增了数据存储设备和负载均衡设备,并对查询功能的程序进行了优化,以上工作已于2019425日全部完成,经过近一个月的应用观察和分析,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硬件资源不足导致的使用慢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改观。东城区社管中心将继续与区科信局协作做好网络维护服务。

三、优化布局,加快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街道控规》规划意见(简称《控规》),结合东城区区情,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及规划原则,结合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东城区规划建立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步行15分钟可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

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建设完成,分为东西两址,东址位于东城区安外小黄庄小区19-1号,西址位于东城区黄寺大街甲8号,面积为2856 ㎡。 目前已启动运行并按照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模式,与和平里医院形成紧密型医联体。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心运行后今年内将实现通过建立社区药品配送“虚拟药库”,开展社区药房零库存管理的药品配送到站、配送到家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用药需求。同时通过与和平里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以及人员配备,增加诊疗科目等措施、将有效缓解医务人员及药品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增加服务项目,为辖区百姓提供更优质、更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

                                                        2019520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