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改造,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的建议 ”的议案转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 优化布局,加强社区卫生标准化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
东城区是首都中心城区,区域面积41.84平方公里,辖17个街道177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82.2万人,常住人口持续下降,2018年同比降幅达到3.4%。
根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街道控规》规划意见(简称《控规》),结合东城区区情,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及规划原则,结合中心城区人口疏解,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东城区规划建立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步行15分钟可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
目前东城区已经运行7个中心,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实现实现步行15分钟可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
东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区财政局每年设立专项经费1500万-3000万支持社区卫生标准化建设。
2018年东城区已完成魏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841.1平米)、景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筑面积:685.22平米)、圆恩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375.85平米)的标准化建设并投入使用。
2019年我区正在对外交部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538平米)、和平里中街社区卫生服务站(增加建筑面积750.8平方米)、苏州社区卫生站(增加建筑面积229平方米)、东四三条社区站(建筑面积452平方米)进行标准化建设,年内能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你在议案中提到的安定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永恒胡同6号,面积2300余平米、目前正在进行装修改造建设,今年年内能完成工程建设,建成后投入运行。
此外,和平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 2018年11月22日已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启动运行,目前按照紧密型医联体运行模式,与和平里医院形成紧密型医联体。
交道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在府学胡同37号院完成选址,正在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推进,预计2019年完成建设,建成后投入运行,满足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聘用人才,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在补充社区服务站人员方面,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编制到位率为75%,全科医生和预防保健医生比较缺乏,且人才(特别是高级职人才)引进困难,因此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2018年我们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聘用人才,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全区共接收各类应届毕业生26名,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45名,包含了临床医学、中医学、妇科、护理、西药、中药、检验、财务会计、后勤管理、行政文秘、行政管理、康复等专业,但是人员缺乏的压力依然存在。2019年继续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完成应届生招聘及社会公开招聘工作,加强社区人才培养工作。另外,通过人才派遣、劳务派遣的方式,逐步为社区站增加药学及专职收费人员,同时充分利用市级返聘专家和二、三级医院下社区的方式,弥补用人不足,满足缺编需求,从而更好的为百姓服务。
三、采取多种渠道,保证药品供应
在调整药品供应上,一是每周两次进行药物计划和采购,遇有紧急情况可电话申请采购。二是制定患者需求服务制度,保障个性化患者用药需求。每个药房窗口均建立患者需求登记本,在符合社区用药范围内我们实行特殊采购。尽管社区卫生服务站药房面积有限,但药品储备与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始终保持一致。特别是社区慢性病和常见病用药,如降压药中的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断药的每个类别均有包含。
我们还不断探索创新药品储备与供应路径,建立了药品供应药店补充模式、医联体资源共享模式、中心、站服务共享模式、虚拟药库模式、中药配送到家模式,最大限度满足签约居民用药需求。截至2018年12月,完成代抓代煎中药饮片25000余剂。通过建立社区药品配送“虚拟药库”,开展社区药房零库存管理的药品配送到站、配送到家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用药需求,截至2018年12月,共计配送处方300余张,为患者提供“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2019年完成试点药房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发药的信息化建设,在天坛中心、建国门中心、永定门外中心、吉祥站、王家园站实现了智能发药的功能。随着医改工作的持续推进,东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随着不断增长的社区就诊患者需求继续做好药品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并不断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东城区卫生健康委
2019年5 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