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从培养青少年国防意识和技能入手,持续解决征兵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东城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正如您所建议的,近年来每到征兵季节城区各街道武装部长都能感觉到征兵难的问题,一方面家长对当兵存在偏见,怕孩子到部队受苦,另一方面青年人对军队生活没有概念,国防意识薄弱,还有些愿意去部队的青年却是身体素质低不够征兵条件。随着世界局势变化莫测,提高全民国防意识、从学校开始抓学生的国防教育,让青少年尽早接受与国防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引发他们对现代国防的兴趣,以便造就一代年富力强,学有专长的国防建设人才。同时,军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学生时代的培养对一个人未来的成长也是非常必要的。
东城区教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国防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军事训练管理工作的通知》,在东城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据《教育法》《兵役法》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把国防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开展学生军训、国防教育课为载体,全面推进我区中小学国防教育。
一、依托未思德小组,加强学生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按照市教委体美处和市军训办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东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德育干部走进国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座谈。成立学生军训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武装部和教委主任、主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区财政、卫生、物价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任组员。与此同时,各中学的党政一把手对军训工作也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学校专门的军训领导小组,教育、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教导员、卫生教师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区域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
二、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在东城区教委德育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我区“互联网+”教育优势,利用东城区数字德育网开设国防教育专题版块,里面有国防教育、国防论坛、兵器知识、军训天地等版块,每天都会有上百次访问量,将我区的军训工作和国防教育工作从实体延伸至网络,进一步推进我区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抓实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国防教育活动系列化
每年结合“国防教育月”活动,组织全区各学校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召开国防教育主题校会、开展国防教育校园广播、参加国防教育军事知识讲座;每年组织中学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小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把军营生活与学校的常规教育工作相结合,有针对性的磨练学生的意志,开阔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通过军事训练、参观实践等形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每年都会以汇报展演的形式向全区各中小学进行辐射;每年组织完成北京市教委的“学生海洋意识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围绕“海洋、海权、海军”开展包含海洋知识竞赛、海洋知识征文、海洋大讲堂活动及海洋知识巡展、主题绘画摄影比赛、海洋意识教育基地评选、海洋主题日宣传活动、海洋拓展训练营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不断激发广大学生认识海洋、重视海权、关注海军的热情和动力。
四、以课程建设为主线,将国防教育与学科有机融合
将国防教育作为区、校两级的重点工作,纳入学生德、智、体考核和创先活动的内容,注重国防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之中、课外活动之中、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在国防教育中,认真贯彻落实《兵役法》、宣传普及《国防教育法》,举办国防教育知识讲座和全民国防教育网络知识竞赛,增强学校的国防意识。为加强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知识教育,增强学生在未来战争的自我防护、自我救助、自我生存能力,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开设国防教育课,大力开展国防教育。
五、借助国防教育示范校评选,推动我区国防教育水平
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相关文件要求,认真推进我区国防教育示范校评选工作。深化学校国防教育改革,提高青少年综合国防素质,指导学校完善制度建设,在相关课程中有机融入学校国防教育内容,利用学校所在自然人文环境、历史传统以及驻地部队等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鼓励创新发展,探索典型经验,加快国防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融合,带动全区整体国防教育工作水平。
六、相关学校情况介绍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把课堂教学作为国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学校学期(学年)计划中充分体现国防教育的内容。如地理、历史课主要渗透祖国的疆土、国界线、边界线,让学生初步了解“三防”知识。组织学生走进生活中的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名城重温历史,地理学科带领学生走进秦岭研究地容地貌,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祖国的强大。音乐课通过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等军歌,歌唱人民军队,讴歌英雄人物。体育课要进行基本的军事技能教育和训练、培养。国防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为了考查学生的国防知识,有效地提高我校学生的国防意识,检验我校的国防教育成果。
北京景山学校:在校园图书馆里,国防教育书架格外醒目,几千本不同时期、不同内容的军事书籍,成为广大学生借阅频率最高的课外读物;阅览室里,悬挂着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张思德、苏宁、李向群七位英模画像,军事题材的杂志占据三排阅览架;设有《小兵张嗄》《上甘岭》《南征北战》《大阅兵》、《横空出世》等100余部革命题材的国防教育影视库。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手段,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宣传教育。如:在我校宣传橱窗里,定期展出学生自制的国防小报等宣传材料;在“数字景山”的校园网站中专门设有国防教育网站。
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与北京空军司令部长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了“板厂小学少年军校”,北京空军司令部、93656部队等军队成为板厂小学的国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学生代表前去慰问、学习、参观;二年级学生走进军营举行入队仪式,请战士为他们佩戴领巾;北空还定期派战士为五年级的学生进行军体拳的训练,磨练意志,同时每年的开学典礼、六一庆祝会、运动会都邀请战士参加,给学生带来强大的震撼,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军队的爱戴;国旗下讲话都会请优秀战士来到学校进行军旗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军队和伟大祖国的热爱!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国防教育篇,其中结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心中的革命榜样》校本教材开始使用,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知道祖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经就,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表达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的决心。
七、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面对新的形势,东城区教育系统将进一步探索将国防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综合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不断推动我区各中学年满十八周岁男性公民对《兵役法》的认知和对兵役登记义务的履行。今后,我们将:
(一)强化课堂育人主渠道,增强《兵役法》宣教工作
进一步指导各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联合教研部门,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军事训练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内容和要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好国防教育课,针对《兵役法》进行重点宣传和讲解,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
(二)建立国防教育专家资源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与区武装部、区文明办、各街道等部门深度合作,建立国防教育专家资源库,定期为中学、小学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普及讲座,通过政策讲解,使未成年人和广大家长了解兵役登记的意义和登记程序,强化未成年人对服兵役义务的认识。
(三)借助成人仪式,推动适龄男青年履行兵役登记
结合每年高三成人仪式,要求各校将《兵役法》登记宣讲纳入到成人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校可邀请相关国防教育专家对现场家长和学生进行《兵役法》宣讲,从而推动我区适龄男青年履行兵役登记。
以上是我委关于“从培养青少年国防意识和技能入手,持续解决征兵难问题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19年5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