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59号提案的办理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19-10-09 12:26    来源:区教委

字号:        

 

韩宁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建设我区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东城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我委领导十分重视您的建议,责成校外教育科对书法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提案所述,书法既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工作,并把书法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因些,强化和优化书法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道德水平及专业素养,是提高书法教育质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视程度,教育部、市教委先后多次下发文件,提出了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意见和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要分年龄、分阶段学习硬笔和软笔书法。东城区把书法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融入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在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加大建设力度,扩大师资规模

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我区有一批毕业于央美书法系、首师大研究生、北师大专科生的中青年书法教师,这批教师为东城区书法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到目前为止,小学有近70余名书法教师,中学共有专职书法教师10余人。书法、美术、中文、文科教育等相关学科毕业的约占教师总数的70%左右,这些都是书法文化修养与书写能力比较合格的教师,此外,还有30%左右的老师为兼职书法教师和外聘书法教师,他们均为学校精挑细选的具有一定书法专业水准且热爱书法教育事业的教师,这些师资力量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学校书法课的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另外,随着各级部门对书法教育教学的重视,学校成立的学生书法社团和开设的书法兴趣小组越来越多,校内的师资已满足不了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学习书法的需要,为了让更多的从事书法教育的机构进入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书法教学,区教委制定了社会书法从业人员进校园辅导的“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并于每年的6月份公开向社会进行招募、遴选,对进入学校开展书法教学的单位或人员三年考核一次,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素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校书法教育教学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东城区教委也不断加大了对书法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区研修中心、进修学院、东城区金帆书画院秘书处均有主管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教研员,负责对书法进行具体培训。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了解其纲领性指导地位和书法学科教学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义,科学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行为。一方面,挖掘社会资源,坚持共享共赢,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与故宫博物院联合长年举办“三希讲堂”培训,利用“书法教师人才库工程”“中小学书法教育基地”“书法名人工作室”等,建立零距离接触书法名家的机会;另一方面,加强技法训练,提高技能水平,在强化书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时,教研员们根据各年龄段的教材特点,从楷书基础开始,坚持将培训活动系列化、系统化的培训思路,讲座、临帖评比、创作作品、展览等形式成为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的规定动作。

三、建立评价机制,确保教育质量

东城区是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区,也是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的实验区,从2015开始,区教委牵头利用两年的时间,制定了《东城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生音乐、戏剧、舞蹈等5大项目之一,编写了四级测评指标体系,包含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围绕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结合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将年级与学段相结合,实行分层分类,既保持了各学科之间的系统性、一致性,也保持了学段间的适用性、贯通性;力求使指标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多层次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书法的需求,学生的书法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挂钩。

今后,我区还将针对书法教师的职称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进一步扩大专业书法教师的规模,并根据专家建议和学校书法教学需求,加大培训力度,由东城区金帆书画院秘书处牵头,成立“东城区学校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东城区学校书法教育专家导师团”,开发书法教育应用软件,构建青少年书法教育平台,提升书法教育质量,以书法教育为载体,促进东城文化生态健康发展,普及、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上是我委对“关于加强建设我区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19年6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