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提升青少年书法教育质量,让东城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东城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我委领导十分重视您的建议,责成校外教育科对书法教师队伍建设、书法教育教学等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提案所述,东城区是北京市最具文化底蕴的行政区,人口高度密集,多元文化高度密集,思想观念高度密集,“东城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北京文化”的文化生态样本,通过加强对青少年书法教育,推动区域内文化建设、文明建设。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视程度,教育部、市教委先后多次下发文件,提出了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意见和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要分年龄、分阶段学习硬笔和软笔书法。东城区把书法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融入学校育人的全过程,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因材施教,提高书法教育质量
(一)因地制宜选择教材,开齐开足书法课程
我区根据北京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和东城区落实《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要求,统筹安排三级课程,保证书法作为市级地方课程开足开齐。小学阶段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2014年审定通过的《2016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中在册的《书法》教材。1—6年级每周1课时。中学阶段使用的教材主要有: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书法》教材、北师大出版社的书法教材以及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书法教材,全区90%以上的初中学校单列学时保证每周开设。
(二)发挥课堂为主渠道,开展书法教育教学活动
我区各中小学校在区研修中心和研修学院的指导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以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多元化的书法教育教学,还以学生艺术节、民族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主题教育为契机,定期举办师生书法作品展览,为教师、学生搭建起了学习、交流、切磋的平台。还有些学校将书法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利用公共文化资源,助力学校书法教育
2017年,东城区教委启动了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突破碎片化的教育内容和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让东城区学生人人写一手好字”的教育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区教委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少年宫、活动中心和学区资源、学院资源的功能,在明城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金帆书画院秘书处”和“东城区翰博书画院”,今年由区金帆书画院牵头制定了《汉字书写指导帖》和汉字书写指导视频,指导学校开展书法教学。目前,区第一文化馆也建立起了数字文化馆标准化自助书法学习系统,通过数字手段达到人与文化间的互动,实现了到馆学生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自助学习书法课程的目的,这种自助书法学习系统为学习书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规范管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一)扩大师资队伍,提升教育质量
一批毕业于央美书法系、首师大研究生、北师大专科生的青年教师,为东城区书法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到目前为止,全区小学有近70余名书法教师,中学有专职书法教师10余人,书法、美术、中文、文科教育等相关学科毕业的教师约占全部书法教师总数的70%左右。这些都是书法文化修养与书写能力比较合格的教师,此外尚有30%左右的教师为兼职书法教师和外聘书法教师,虽为兼职和外聘的教师,但他们均是学校精挑细选的具有一定书法专业水准,且热爱书法教育事业的教师,这些师资力量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学校书法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校书法教育教学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东城区教委也不断加大了对书法教师的培养力度,主要采取了三条途径。一是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区研修中心、进修学院、金帆书画院均有主管中、小学书法教学的教研员,负责对书法教师的培训,并且通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了解其纲领性指导地位和书法学科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义,科学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行为;二是挖掘社会资源,坚持共享共赢。我们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与故宫博物院长年联合举办“三希讲堂”培训,利用“书法教师人才库工程”“赵普工作室—东城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基地”“叶培贵工作室”等,为师生们创造了零距离接触书法名家的机会,促进了师生书写能力、书法审美、书法文化等一系列书法素养的提升,对我区的书法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是加强技法训练,提高技能水平。为强化书法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我们一直坚持将培训活动系列化、系统化的培训思路。专家讲座、临帖评比、创作作品展览等形式的技法研修活动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的规定动作,如《三门记》书写技法培训、硬笔书法讲座、全体教师临帖及创作辅导等等不胜枚举。
三、科研引领,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一)建立书法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东城区是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区,也是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实验区。从2015年开始,区教委牵头利用两年的时间,制定了《东城区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生音乐、戏剧、舞蹈等5大项目之一,编写了四级测评指标体系,包含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围绕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结合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将年级与学段相结合,实行分层分类,既保持了各学科之间的系统性、一致性,也保持了学段间的适用性、贯通性,力求使指标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多层次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书法的需求。
(二)建立对资源单位的考核评价机制
近年来,随着各级部门对书法教育教学的重视,学校成立的学生书法社团和开设的书法兴趣小组越来越多,校内的师资已满足不了学生学习书法的需要,为了把握质量关,区教委制定了社会书法从业人员进校园辅导的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每年6月份向社会进行招募、遴选,对进入学校开展书法教学的单位或人员三年考核一次,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今后,我区将进一步加大书法教师的培训力度,扩大专业书法教师的规模,并根据专家建议和学校书法教学需求,由金帆书画院牵头,成立东城区学校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东城区学校书法教育专家导师团,开发书法教育应用软件,构建青少年书法教育平台,提升书法教育质量,以书法教育为载体,促进东城文化生态健康发展,普及、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上是我委对“关于切实提升青少年书法教育质量,让东城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19年6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