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弘扬国粹,丰富戏剧东城品牌”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戏剧东城”建设10余年以来,市、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3亿余元,用于推动剧场改造升级,扶持原创剧目创作,搭建戏剧创作、演出和交流平台,吸引了大批演出团体和创作人才集聚东城。特别是近年来,既从布局上谋规划,差异性发展品牌活动,全方面彰显首都文化中心区的魅力;又从细节处下功夫,深入扎根群众,聚焦戏剧普及、戏剧欣赏、戏剧学习、戏剧创作,形成了浓郁戏剧文化氛围,培育戏剧消费。
近年来,东城区扎实推进戏剧普及工作。举办“戏剧开讲”,邀请罗锦鳞、濮存昕、郭宝昌、王芳等艺术家以及备受欢迎的戏剧主创团队为主讲嘉宾,讲述戏剧创作演出台前幕后的故事,连续举办三年,每年近4000余人次现场聆听;举办“戏剧体验课”,为戏剧表演爱好者提供场地和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连续举办三年,每年覆盖2000余人次;做好“戏剧培训”,组织专业院团与辖区单位结成“帮学对子”,共有46部剧目400余名群众演员在菊隐剧场进行过戏剧普及成果展演;推出“近景短剧”活动,活动期间在青年湖公园,地坛公园、77文创园、角楼图书馆,鼓励戏剧爱好者在剧场外空间进行原创作品表演,开设“亲子剧场”、“环境短剧”、“台词漂流”等活动覆盖近3000人次。
2019年戏剧东城更是在戏剧普及上加大力度,举办“戏剧大课堂”项目,该项目是由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总工会共同发起,区东四工人文化宫承办,邀请戏剧行业专家、专业团队、优秀从业人员走进隆福剧场,将讲座融入戏剧场景,让观众零距离探访剧目,身临其境地感受戏剧的魅力。进一步升级“戏剧体验”服务场地,由排练教室升级到东城区第一文化馆一层舞蹈排练厅,在以往“戏剧零基础表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以互动教学的形式进行台词、肢体、表现力等方面的训练,加入创作和剧本朗读环节,让群众有机会体验戏剧生产的各个环节。为更多戏剧爱好者实现戏剧舞台梦,有机会实现“学戏剧、创戏剧、演戏剧”的梦想。
为使驻区干部群众共享戏剧文化发展成果,让戏剧走进百姓生活,培育戏剧生态,品味戏剧东城,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戏剧东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戏剧东城每年10月底举办戏剧进基层活动,并且在活动中特设戏曲板块,支持民营院团的京剧、曲剧、越剧、评剧参加进基层活动。
为更好地传播戏剧教育的新理念、新成果,坚持用艺术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启蒙心灵。区政府连续推动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儿艺、北京人艺、北京儿艺等四大院团,与区内20所中小学建立起了大手拉小手的“戏剧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演员、编剧进校园开展戏剧讲座、活动,组织与指导学校组建戏剧社团,免费向学校开放剧场、排练厅,积极培育学生“看戏剧、学戏剧”的兴趣。文化委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主办了“戏剧伴我成长—2017青少年戏剧教育成果展演”,历时13天,近30所学校参与剧目展演和观摩,为促进校园戏剧教育打造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深入推进东城区青少年戏剧教育,挖掘、利用、整合区域内优质文化场馆和专家资源,服务于学校戏剧教育及实践活动。通过建立“戏剧教育实践基地”“戏剧教育共同体”“戏剧联盟”,组建“戏剧教育专家导师团”等,不断创新戏剧教育模式,提高戏剧教育品质,形成校校有剧社、班班有剧组、人人演剧目的良好校园戏剧氛围,促进国际戏剧交流合作,全面提升青少年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区文促中心出台的《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对于戏剧衍生品开发、营销推广、艺术品牌IP孵化等多个环节有具体扶持的细则,戏剧东城将协调区内各部门,积极做好戏剧产业的发展。
下一步,戏剧东城将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增加戏剧体验的元素,鼓励演出团体与大型旅行社开发设计主题鲜明的戏剧体验路线和研学产品,提供更大的戏剧展示体验平台,进一步扩大戏剧东城影响力。
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19 年5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