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综合治理王府井商业街环境”的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王府井地区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关心和关爱。该建议对王府井地区转型升级、环境提升和进一步增强管理职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办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及时召开机关办公会研究建议内容,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并监督落实。
一、基本情况
(一)管理范围
王府井商业区东起东单北大街、东四南大街,西至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南起长安街,北到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南北长1.7公里,东西宽0.95公里,占地面积1.65平方公里。2000年9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第61号令《北京市王府井步行街地区管理规定》,王府井建管办负责维护王府井步行街地区的良好秩序,加强对王府井步行街地区的综合管理,王府井步行街地区指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灯市口大街的路段,以及金鱼胡同和东安门大街,即“金十字”范围。
(二)王府建管办“四部一室”组织机构
下设5个职能部门,即行政办公室、组织人事部(监察室)和三个业务部门,项目工程部、综合管理部和商业发展部。项目工程部,负责统筹协调地区开发建设,市政工程立项实施以及维修维护,建筑物外部装饰装修,户外广告规划管理等工作。综合管理部,负责地区安全维稳、社会面防控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包括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玉河公园管理)。商业发展部,负责制定商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地区经济监测、户外活动管理以及指导商会运行。
(三)王府井地区“十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
地区现有十个职能部门(包含王府井派出所、王府井城管执法队、王府井工商所、王府井消防中队、东单交通队、市交通执法一大队、东华门食药所、丽佳物业、燕鸿洲非机动车管理处、王府井保安队),其中,丽佳物业、燕鸿洲非机动车管理处和王府井保安队为政府购买服务,其余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受分局、支队垂直管理,同时接受属地建管办协调管理,表现在由建管办牵头,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共同参与日常监督执法,既要各司其职,也要相互配合,联合执法,发挥合力。
二、主要做法
按照东城区“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计划,通过“拆、堵、关、清、查、治、管”等综合手段,实现街巷内突出城市环境问题的“动态清零”和经营秩序乱象的有效治理,王府井地区5条大街和41条背街小巷力争年底前实现“十无”,即:无违法建设、无违规开墙打洞、无违法违规经营、无车辆乱停乱放、无凌乱架空线(主次干道无架空线)、无违规广告牌匾标识、无乱堆物料及暴露垃圾、无私设地桩地锁、无乱贴乱挂乱画、无违规出租转租。
您在建议中提到王府井步行街存在“噪音扰民、北京饭店附近步行街入口处交通混乱”等问题,我办结合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突出重点,条块结合,开展了以下工作:
1、市区联动治理交通乱象
一是步行街南、北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在市交通委、市政市容委、市交管局等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王府井建管办协同东城交通支队、区城管委、区城管局等部门,制定步行街南口交通优化方案并于4月18日实施,通过实施单行、取消路侧停车位、增加机非护栏、施划公交专用道、拓宽人行横道,减少机非交叉,通行效率提高88%。通过劝退献血车、非机动车停车场、拆出临时施工占地围挡等,还路于民。在王府井步行街北口至灯市西口路段双向施划黄色禁停线实施全面禁停,路面违法停车问题基本杜绝。协调区交通支队和东单交通队增派警力和协管员,加大日常交通执法检查,增加技防设施,有效遏制了乱停车现象。
二是街区非机动车管理规范有序。结合区域特点、路面条件及车辆存放和使用需求,我办协调燕鸿洲非机动车管理处,在王府井大街周边区域设置18个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可停放非机动车4600辆。与共享单车运营商签署单车共治协议,增加志愿者疏导和人力看护摆放,引导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遏制非机动车乱象。
2、综合施策整治街巷环境
一是平稳拆除临建水吧。2017年5月2日,王府井建管办联合区城管执法局、公安分局治安支队以及地区城管、派出所、工商、食药、物业等十余个部门,通过对水吧经营者的耐心细致工作,经营了17年的10个水吧全部拆除,王府井大街恢复了原有街面秩序,为街区整体提升创造了空间。
二是圆满完成东华门夜市撤市工作。2016年6月24日,配合街道等多部门对存续32年的占道经营市场—东华门夜市平稳撤市,清退经营户90个,东安门大街变得整洁宽阔,通行顺畅。
三是顺利拆除大甜水井胡同临建。2017年2月24日,在区住建委、建管办、街道以及地区职能部门等近20家单位的共同配合协调下,全面完成大甜水井胡同临建商户清退工作,23户临街低端业态经营门店被清除,拆除临建1700平方米,为地铁8号线的顺利实施提供场地保障。
四是完成王府井大街周边胡同整治。协调城管、工商等部门完成协和医院周边帅府园胡同、煤渣胡同、王府井东街综合整治,封堵违规开墙打洞10处,清理违规户外广告牌匾12块、揽客雕塑3个、售货商亭4个、废弃无主自行车50余辆和电动车7辆,敦促商家落实门前三包,杜绝占道经营、倚门售货、揽客叫卖等扰序行为;改善首都剧场周边胡同环境,整治开墙打洞22户、26个门、23个窗、违法建设9处。完成王府井大街北段、大鹁鸽胡同、多福巷胡同架空线梳理。全面完成华侨大厦南侧拆迁滞留区环境秩序整治。
3、升级改造实现景观提升
完成了两处喷泉广场的改造升级。百货大楼门前广场升级改造后,共计8个曲目、25分钟、最高13米的音乐喷泉深受游客欢迎;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对花钵进行设计和制作,共计220个古朴雅致的花钵分布大街两侧,时尚花卉欧洲绣球与小丽花清新雅致,为大街增加靓丽风景;完成3000平方米步道砖更换,完成帅府园胡同、大阮府胡同共计3314平方米沥青路面铺装。
4、全面落实“街巷长”制
由处级、科级干部等组成的57名街巷长全部上岗到位。启动党员干部每日巡街制度,建立高频多发点位管控机制,持续打压环境扰序现象。
三、下一步完善措施
今年我办将按照市、区领导关于“王府井要建设全国最好的商业街,要以主要大街提升带动背街小巷整治”的要求,采取规划拉动、项目带动、整治推动、政策驱动、机制联动的“五动”工作法,全面推动王府井商业区转型升级,推进政府,商会、商户、居民全面参与街区治理,构建居商和谐、共建共享的管理格局。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着重探索和推动以下四项工作:
1、着力探索综合执法新常态
一是试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每周接待一名消防重点单位的安全主管领导,专门听取企业落实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听取并研讨重点、难点问题,监督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作业。二是建立健全台账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三次“十位一体”综合执法行动,随时更新检查台账;同时将执法检查的动态过程形成文字影像资料进行归档,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预防管理、决策研讨、隐患整改监督工作提供依据。形成日日有监督,周周有检查,月月有销账的管理局面。
2、着力探索商家安全管理考核激励制度
建立商家安全生产和门前三包考核制度,根据各管理部门职责要求,结合商家工作责任制,全面设置考核指标,包含隐患自查自纠,整改通知单下发数量,罚款情况,群众投诉情况等,综合考量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量化数据和标准,对排名靠后的企业采取重点督察,高限处罚标准,并定期在商家工作群内通报考核结果,对排名靠前的商家给予表扬,发放王府井地区安全生产优秀单位和门前三包示范单位牌匾以资鼓励,并在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期间为优秀企业提供保障用品,包括防霾口罩、饮用水等,对积极参与保障工作和表现突出的商家治安志愿者按照区有关志愿者奖励规则申报资金奖励。
3、着力推动商家诚信体系建设
做大做强王府井商会,年底前实现商会会员200家目标,不断提升商会在街区发展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指导地区商家主动升级、错位经营,推动诚信经营、行业自律,开展业态准入审核、举办营销推广活动,构建政府—商会—商家的街区共建共治体系。
4、着力推动文明街区创建
全面开展“首都文明示范街”创建暨“文明商户”评选。我们已于4月13日在全市率先举行启动仪式,制定“王府井商会诚信经营公约”,启动“文明商户”评选工作,年底前计划评选出100家“文明商户”。通过创建活动,全面推动街区诚信经营、文明经营。
北京是王府井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
2017年5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