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城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13号建议的办理答复意见(A类)

日期:2018-10-15 09:44    来源:区教委

字号:        

 

周元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儿童保护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遵循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热爱幼儿,尊重和保护幼儿的人格和权利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针对近期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公共危机事件,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东城区教委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强化对区域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遵照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及要求,高度重视并及时全面部署落实,围绕安全工作管理、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人员资质、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明确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市区会议精神。各幼儿园按照工作部署,展开一系列工作。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承诺”“学习身边的榜样”等专题教育活动;围绕校园安全开展全员宣传教育;围绕整体安全工作、安保设备等情况进行全面方位自查,围绕家园共育强化家长工作。同时注重自查中改进问题,并将排查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实施日报告制度,幼儿园将每天校园整体秩序情况上报教委。

开展培训,提高园长管理水平。邀请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刘金玉园长分批次对公办园、民办园和无证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培训,以“树信心,长本领,提水平,强信任,保稳定”为目标,采取参与式的方式围绕“如何做好家园沟通”“如何加强教师培养”“怎样发现与消除幼儿园隐患”“如何加强监控设施管理”“如何对待个别儿童”等八个方面问题与园长们进行互动交流,园长们用鲜活的案例与大家分享经验,体现出面对公共危机沉着冷静,理性思考,智慧有序地应对。

建立幼儿园责任督学制。制定《东城区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施方案》及《关于做好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府督导室为每一所幼儿园配备一位责任督学,开展挂牌督学工作,建立第三方监管长效机制。责任督学对其负责的幼儿园进行监管,并与各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立联系,听取家长意见,促进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

开展无证园专项工作治理。联合街道等多部门对无证办园情况进行了全面大排查,清晰台账,将无证园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本着安全第一、实事求是、全纳教育的原则,审批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实现无证园的严控增量,优化存量。

利用技术手段,全程监控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东城区现有幼儿园和中小学,全部安装监控系统,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并有专人值守。录像资料保存30天以上(依据《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规范》DB11/ 5282008)。教委职能科室定期调取录像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录像资料调取制度,确保录像资料调取监管严格,为事前监管,事后调查提供有力保障。如有在校(园)疑似虐待事件发生后,区教委将第一时间参与事件调查,协调公安内保支队等部门为事件处理提供安全保障及相关技术支持。

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工资质审核上,区教委严格把关,执行相关文件规定,严审各类人员入职资格。将师德表现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等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东城教委对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坚决不允许出现教师有违师德的现象。在教师培训中,增加教师心理培训课程和心理辅导讲座,为教师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加强教师心理调适的技能,使教师具备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心理问题的自我认识与疏导;同时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东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对于辖区内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开展如下救助工作:一是依托街道社区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机制。发挥社区志愿者、社区治安巡逻队员作用,及时发现并提供线索,劝告、引导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向救助保护机构求助或公安机关报告请求救助;二是将发现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护送到北京市第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护送到北京市第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身体、智力有残疾的未成年人送往丰台区救助管理站;三是依托区接收捐赠办公室、区慈善协会面向社会公开募集救助资金,设立帮扶基金,建立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生活帮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流浪到社会。

以上是我委“关于加强儿童保护的建议”的答复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您指正。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2018427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