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区商务委按照统筹规划、系统整合、创新提升、规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同步疏解整治、同步保障民生的原则,努力构建业态齐备、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体现“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体系。2017年,东城区共建设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103个,其中,蔬菜零售网点38个,便民商业网点连锁化率提升7.97个百分点,巩固发展了“一刻钟生活服务圈”。
一、2017年完成的重点工作
(一) 制定配置规划,确保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
加快推进东城区“疏解整治促提升”、“百街千巷”环境整治工作中便民商业设施建设,制定了《东城区关于“疏解整治促提升”、“百街千巷”环境整治工作中完善便民商业设施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区商务委开展了蔬菜零售、餐饮(早餐)、社区超市(便利店)、末端配送、美容美发、洗染、家政等服务业态的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率先全市制订了《北京市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规划》。
(二) 着力资源整合,创新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模式
制定《东城区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方案》,以规范化社区菜市场、生鲜超市、综合超市为搭载主体,促进各类优质生活服务资源、老字号品牌在有限空间内整合利用、集约发展,着力打造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2017年牵头各街道大力建设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实现了综合体街道全覆盖。在信息化方面,推进“互联网+”与生活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悠惠生活馆”线上品牌,优化智慧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全区蔬菜信息监测系统,掌握蔬菜价格走势,及时调控供应量。
(三)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依据《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东城区开展了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高行动项目征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新建或改造的生活性服务业项目进行资金补助,对持续经营的生活性服务业项目进行考评并予以一次性政府奖励。2017年共计支持蔬菜、早餐、便利店超市、家政、洗染、美容美发等18个项目近800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结合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委关于推进社区商业便民服务设施建设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
(一) 完成疏解整治促提升目标责任书任务
完成2018年东城区疏解整治促提升目标责任书任务,全年新建或规范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110个,其中蔬菜零售网点50个。截至目前,我区已新建或规范提升各类便民商业网点42个, 其中蔬菜网点13个。
(二) 落实《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规划》
按照《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设施规划》,各街道将优先填补蔬菜零售网点空白的社区,2018年底前实现各街道平均每个社区2个蔬菜零售功能网点的配置。2018年4月13日,成立了由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共同组成的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区领导牵头召开了无证无照经营、“开墙打洞”整治和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要求各街道抓住北京市新总规提出的机遇,科学研究功能布局,按照设施规划,把蔬菜、早餐等网点建设任务落实到社区。区商务委也对2018年各街道网点建设任务进行了相关部署,并制定了《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工作考评实施细则》,年底将对17个街道2018年度各类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建设情况进行考核。
(三) 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企业利用市级、区级财政资金建设、优化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支持企业申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市商务委商务发展项目和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高行动项目。
二是针对东城区房屋租金水平逐年上升、企业各项成本投入增加的问题,区商务委将继续把握好生活性服务业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双重属性,结合北京市商务委资金支持政策,调研调整《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房屋租金纳入政府资金支持范围,减轻企业房屋租金负担;此外还将在去年1000万区级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总规模,扩大支持企业覆盖面及支持力度。
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模式,利用政策性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生活性服务业。2015年底,北京市商务委设立了10亿元规模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主要以股权、债权等参股支持方式引导和带动各类社会资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科学发展。截至2017年12月31日,基金已完成11个项目的投资决策,储备项目已达87个。2016年东城区企业大道信通成功申报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投资项目,以定向增发方式获得2500万元现金投资。2018年区商务委将继续鼓励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申报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投资项目。
(四) 持续推进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建设
在2017年实现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街道全覆盖的基础上,2018年底前进一步新增13家综合体,截至目前,已建及在建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5个。例如,2018年春节前夕,永外街道完成新建综合体——甘其食超市永外店,位于东城区革新南路2号院北门,经营面积1700平米,设置名优特展销专区,集合了百度、京东、饿了么、菜鸟驿站等平台服务,有效解决了革新南路地区居民在疏解整治后购物不便的问题。
(五)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办理行政审批事项
配合区工商分局、区食药局开展生活性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经营主体注册登记审批试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连锁企业“一区一照”的工商注册登记工作。
(六) 鼓励企业申报品牌连锁企业资源库
鼓励企业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经营,全面支持东城区国有及民营各类企业申报入选市商务委《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品牌连锁企业资源库》。2017年全市共有253家企业成功入选品牌连锁企业资源库,其中东城区53家,2018年品牌连锁企业资源库申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对于入选企业,东城区将从政策、资金、审批等多方面大力支持其发展,推进服务网点更好更快地落地运营。
(七) 深入实施“互联网+智慧民生”行动
做大做强“悠惠万家”线上线下服务品牌;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鼓励发展生鲜超市与居民餐饮相融合、线下消费与线上服务相融合、基础服务与各类可搭载服务相融合的创新企业。推进消费环境、消费商品与消费者需求的最优匹配,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服务全覆盖,提升东城区生活性服务创新示范性。优化升级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电子地图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搭建东城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信息数据监控平台,实现“社区-街道-区”三级数据平台共建、共享、共管,提升信息资源使用效率。
(八)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生活性服务业建设中的作用
在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建设和综合体的便民服务业态配置方面,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通过社区居委会,认真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满足百姓点单式生活服务需求。
(九)加强对家政、养老、护理等相关人员的培训
继续积极搭建优质培训平台,择优确定承担补贴性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加强对家政、养老、护理等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依托定点培训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培训方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大力支持。
东城区商务委员会
2018年6月5日
委员意见: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